全球電動車市競爭白熱化,特斯拉與比亞迪中國交車數量破紀錄,德國將成下一個指標性戰場

全球電動車市競爭白熱化,特斯拉與比亞迪中國交車數量破紀錄,德國將成下一個指標性戰場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經濟前景仍不明朗時,電動車正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特斯拉和中國對手比亞迪,兩者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月交車數量雙雙打破紀錄。

全球通貨膨脹下,電動車(EV)市場打得火熱,競爭相當激烈。電車霸主特斯拉(Tesla)和中國對手比亞迪(Byd)的今(2022)年9月中國交車數量均打破紀錄,而外界直指下一個戰場將落在指標性市場——德國。

美國特斯拉、中國比亞迪的電車銷量創佳績

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無懼疫情封城,於上海工廠擴產成功,交付超過8.3萬輛的Model 3和Model Y汽車。

而其競爭對手比亞迪9月份電動車交付量接近9.5萬輛,創下史上最高紀錄;包括混合動力車在內的總銷量則達到了20.1萬輛,也創下紀錄。

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他並不是一家純做電動車的公司,旗下業務相當廣泛,包含:電池、手機組裝、光伏、城市軌道交通、充電連接器、液晶螢幕模組等業務,目前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和手機代工廠之一。

特斯拉和比亞迪的關係,並非只是競爭關係這麼簡單。比亞迪具有電動車重要零件——電池的研發能力,而它也是繼中國電池大廠寧德時代(CAT)後,第2家供應動力電池給特斯拉的中國業者。

隨著近年比亞迪逐步從電池到整車的產業垂直整合策略成功,擺脫中國長期以來的「蔚小理」(蔚來、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格局,邁向中國電動車第一大廠。

比亞迪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達人民幣1506.07億(新台幣6626.7億元),年成長達年增65.7%,淨利高達人民幣35.95億元(新台幣158.1億元),年成長高達206.35%,它交出的成績單叫好又叫座。

《華爾街日報》以「商業上有著令人難以反駁的智慧」描述比亞迪的崛起。報導還說,比亞迪在今年的中國國內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克服了困擾包括特斯拉在內等其他製造商的問題,像是供應鏈中斷、晶片和電池原材料短缺等。

德國市場成電動車指標性市場

比亞迪在中國國內市場和其他業者鏖戰之際,特斯拉也持續擴展歐洲市場。據德國車輛管理局(DMV)數據,9月特斯拉 Model Y 新註冊數量達到9846輛,遠超在德國大受歡迎的福斯Golf,成為當月的市場銷售冠軍。

特斯拉銷量也是遙遙領先,第3季牢牢占據德國電動車銷量冠、亞軍。此外前10名榜單中,Model Y和Model 3的總銷量比後8名銷量總和還多。

其實,特斯拉在歐洲市場能開疆闢土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一方面歐洲正值能源高漲、經濟下滑之苦,二來歐洲是汽車製造商的大本營。其中歐洲市場以德國最難攻略,被業界視為指標性市場,因其擁有諸多知名汽車品牌環伺,例如:福斯(Volkswagen)、奧迪(Audi)、賓士(Mercedes-Benz)、寶馬(BMW)和保時捷(Porsche)。

分析師告訴《CNBC》特斯拉能有如此強勁表現,可能受惠德國柏林超級工廠的生產率增加。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10月周產能已達到2000輛,供應鏈穩定讓Model Y成為德國汽車市場上的領導者。未來隨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的產能增加,Model Y的銷量還會有進一步突破。

不過,德國市場也將成為比亞迪的重要目標之一。上周德國租車公司Sixt SE表示,比亞迪將在今年年底前為其車隊供應數千輛電動汽車。Sixt稱,這一最初承諾將為Sixt在2028年底前從比亞迪購買總共10萬輛電動車鋪路。預計在比亞迪在中國政府撐腰下,特斯拉將在歐洲市場受到更大的挑戰。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