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不惜與美國作對也要減產200萬桶,背後決策有三大理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OPEC+本次會議一口氣將生產配額調降200萬桶,不僅超乎原先市場預期(50~100萬桶),也創下2020年4月油價崩跌以來最大減產幅度。白宮旋即發布聲明稿指責減產決策「短視近利」,但為何OPEC+不惜跟美國老大哥作對,也要選擇大動作減產?我們認為有三個原因:
上週OPEC+部長級會議敲定減產200萬桶,創疫情以來最大減產幅度,激勵油價重返$90關卡。儘管美國今(2022)年極力遊說中東國家增產,為何OPEC+依舊不領情?回歸基本面,本次減產如何影響2023年全球原油供需格局?拜登政府打壓油價的下一步會是什麼?本文帶您一次解讀。
OPEC+重磅敲定減產200萬桶,不惜與美國作對、背後決策三大理由?
OPEC+部長級會議於上週10月5日晚間召開部長級會議,正式敲定重磅減產協議,重點如下:
- 同意減產200萬桶/日,預計從今年11月起執行至2023年12月。
- 生產配額將從4385.6萬桶調降至4185.6萬桶,前五大產油國:沙國(-52.6萬桶)、俄羅斯(-52.6萬桶)、伊拉克(-22萬桶)、阿聯酋(-16萬桶)、科威特(-13.5萬桶)承擔約8成的減產量。
- 聲明稿特別提及本次決策是有鑒於「全球經濟與油市前景的不確定性」、「強化油市長期指引的必要性」,並且符合OPEC主動積極(proactive)與預防性(preemptive)的手段。
- 下次會議日期訂於今年12月4 日,往後每兩個月召開聯合部長級監督會議(JMMC)、每六個月召開部長級會議(ONOMM),不再逐月舉行會議,但 JMMC 仍有權隨時召開會議以因應市場變化。

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解讀本次減產——「方向」情理之內,「規模」意料之外。M平方在去年4月快報預判,一旦美國原油產量回升、油價高檔拉回後,OPEC+或將重啟減產措施,而Q3以來隨著經濟衰退擔憂加劇、油價一度失守8字頭,也促使OPEC+早在9月就已出現政策轉向,小幅減產10萬桶。
然而本次會議一口氣將生產配額調降200萬桶,不僅超乎原先市場預期(50~100萬桶),也創下2020年4月油價崩跌以來最大減產幅度,反映OPEC+「穩定油價」的強力訊號與決心,激勵布蘭特、WTI原油期貨價格上週突破分別$98/$93,單週漲幅逾10%、重返8月底以來最高點。
會議結束後,白宮旋即發布聲明稿指責減產決策「短視近利」,但為何OPEC+不惜跟美國老大哥作對,也要選擇大動作減產?我們認為有三個原因。
- 理由一:支撐油價
我們在9月投資月報中曾提及,考量到沙國/阿聯酋/伊拉克等海灣產油國財政平衡油價介於$75~$80,假若油價進一步跌破該區間,不排除OPEC+持續採取減產措施的可能性。
而觀察記者會公開發言,奈及利亞石油資源部長(Timipre Sylva)直接表明OPEC希望支撐油價在$90,許多成員國的2023年財政預算都是基於此價格,沙國能源部長(Abdulaziz bin Salman)則強調需要穩定市場才不會抑制實體投資,兩者發言間接驗證我們對於OPEC+捍衛價格的猜想。

- 理由二:維持逆價差結構
儘管油價相較年內高點($139)已經大幅滑落,但$90塊仍處在十年歷史高檔區間,OPEC+有必要減產200萬桶、刺激油價繼續上揚嗎?我們認為OPEC+另一大目標在於維持逆價差(backwardation,近月價格>遠月價格)結構,避免遠近月價差持續收斂、甚至由負翻正,造成市場陷入正價差(contango,近月價格<遠月價格)的惡性循環。
Contango結構下,市場預期未來供需將會改善、遠月價格較高,交易者因此將過剩石油貯存在儲油槽或油輪,導致庫存堆積、現貨價格更加疲弱,形成自我強化的價格下跌趨勢,例如2008年、2014年、2018年、2020年。

- 理由三:拉高閒置產能
根據IEA、彭博9月最新數據,OPEC 10國(扣除伊朗、利比亞、委內瑞拉等減產豁免國)每日石油剩餘產能僅剩250~300萬桶,低於長期歷史均值,且沙國、阿聯酋兩國就掌握約200萬桶,其餘國家所剩無幾。從OPEC+的角度,若要扮演好平衡市場供需的調節者,則必須拉高閒置產能(短期透過減產,長期透過投資),才能緩衝任何突發的外生變數,例如俄烏戰爭升溫、中國提前解封。

OPEC+減產,如何影響2023年油市供需格局?
回歸基本面,本次減產將會如何影響全球原油供需格局?
首先,從帳面上來看,OPEC+確實調降了200萬桶生產配額,但是細看首段的減產表格,可以發現許多國家8月產量數據仍舊低於11月生產配額,例如俄羅斯(生產977萬桶 vs 配額1048萬桶)、奈及利亞、多數非OPEC會員國等,意味著實質上不需要減產。只有沙國、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等海灣產油國才要減少供給,因此我們估算OPEC+實際減產量約為100萬桶,接近OPEC+內部測算100 ~110萬桶。

第二,根據9月EIA短期能源展望(STEO)預估,在尚未考量最新OPEC+減產的情況下,2022年Q4全球石油庫存 將每日堆積66萬,2023年則轉為每日消耗21萬桶,如果採用OPEC月報預估值,2023年Q1、Q2供給過剩幅度也僅為39、77萬桶。考慮到OPEC+實際減產量約100萬桶,長期供給緊縮下全球油市可能提前回歸平衡、甚至在2023年出現供需短缺,長線原油基本面出現落底好轉的跡象,給予油價下檔支撐。

哪些因素可能會改變2023年原油供需的看法?我們建議後續關注兩大重點:
- 關注一:美國政府反制
隨著期中選舉臨近,拜登政府或將採取額外行動以打壓油價,白宮聲明稿也暗示11月後再度釋放戰略石油儲備(SPR)的可能性。現階段觀察SPR已經降至1984年以來最低水位,而美國屬於石油淨出口國,毋須遵守IEA要求最低SPR庫存限制(每日淨進口量 x 90天),因此理論上仍可持續消耗,但是要再次達到 Q2/Q3 最大拋儲速度(100~120萬桶/日)恐有難度,供給緩衝受限。
另一方面,外媒報導也指出拜登政府考慮祭出成品油出口禁令,若該政策落地,我們預期歐洲供給缺口擴大、美國本土庫存堆積,或將看到 布蘭特-西德州原油價差 突破年內高檔。

- 關注二:長線中美歐需求
三大能源機構(OPEC、IEA、EIA)分別預期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年增,仍高達為270/210/197萬桶,其中8成來自新興市場。但觀察9月中國財新服務業PMI降至49.3(前55),反映疫情頻起對中國內需造成衝擊,疊加製造業循環持續向下,20大過後若中國未放鬆清零防疫態度,新興市場經濟延續疲弱機率高。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