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有殭屍警察與隔世情,星劇《不老傳説》:比《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更早的「現代殭屍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提到以現代為背景的殭屍題材華語電視劇,許多人會想到1998年11月30日開始播映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台灣片名為《殭屍探長》),這部香港亞洲電視的製作的一代神劇,至2004年共推出了三部曲。不過,網路上居然流傳著所謂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IV 不老傳說」…當然這不是真的,其真身是1997年10月14日播映的新加坡華語連續劇《不老傳說》。 這部25年前,同樣涉及「殭屍、驅魔、靈異、驚悚、超能力、愛情、親情、神話、民間傳說與歷史」的《不老傳說》,比《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還早一年上映。
說起以現代為背景的殭屍題材華語連戲劇,許多人會想到1998年至2004年間橫空出世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三部曲,但讀者們是否知道,網路上居然流傳著所謂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IV 不老傳說》…當然這不是真的,而是1997年的新加坡華語連續劇《不老傳說》。
就在上個月底,國際影音串流平台Disney+無預警宣佈,10月5日起上架香港「亞視永恒」經典連續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以下簡稱《我和殭屍》,該片在台灣播的片名為《殭屍探長》),此消息一起便引起許多影迷們的關注,筆者也不例外。不過來自新加坡的筆者,也想起了一部比起《我和殭屍》還早播映一年,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掀起了追劇熱潮的《不老傳説》。
於1997年10月14日首播的《不老傳說》共有20集,如今能在Netflix(限星馬地區),或新傳媒的YouTube、OTT平台mewatch(限新加坡)觀賞。《不老傳說》是新加坡的媒體集團「新傳媒」(Mediacorp)所製作的,當時該機構的名稱是「新加坡國際傳媒機構」(簡稱「新國傳媒機構」)(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edia, SIM)
或許可以這麼說,儘管光環不比《我和殭屍》三部曲,但《不老傳説》才是當代華語電視劇中的「現代殭屍片」鼻祖。不過,《不老傳說》的誕生,也許多多少少和香港脫離不了關係,就讓筆者娓娓道來。
以南洋為舞台的現代殭屍片
「陰陽兩界風雲變,一生情仇百年牽」。
聚散的你我在紅塵顛簸,
夜那麽黑心著了火,還要糾纏什麽(?)
轉世的你我,
在人間傳説。
月一樣明星不再躲,
倆情從容不迫。
以上的兩段文字,就是《不老傳説》的宣傳文宣,以及主題曲《傳說》其中一段歌詞,該主題曲就是由劇中男主角周初明所演唱,如同歌詞所述,《不老傳説》中的愛情與轉世輪迴的惆悵有關。雖然《不老傳說》沒有《我和殭屍》中的穿越劇情,但男主陳小貴(周初明飾)和女主盧文煙(陳秀麗飾)的愛情同樣讓人動容。
劇情是講述自清朝光緒31年(1905年)至2005年的一百年間,殭屍警官陳小貴與盧文煙的「三世情」,背景從英殖民時期的石叻坡(新加坡),到日本皇軍統治下的「昭南島」(1942至1945年),最後來到2005年的新加坡。而夾在陳小貴與盧文煙之間的宿敵,卻是盧文煙姐姐、南洋女巫師盧雲真。
有所看頭的劇情,還有陳小貴與師傅梁仲歡(精通茅山術的龍虎山第十八代傳人)跟盧雲真百年來的鬥爭,以及身邊的人物是如何被盧雲真變成殭屍的過程,如慘遭盧雲真下降頭慘死而變成殭屍的金文龍,如何讓其子金虎兒、如雙(梁仲歡師妹)變成殭屍。
這幾位《不老傳說》主要人物在劇中的心路歷程,以及部分劇情的世界觀設定,與一年之後由香港亞視推出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的確有異曲同工之妙。例如,這兩部劇的殭屍主角,陳小貴與況天佑分別都在自己的世界扮演著警察,而且總是戴墨鏡,以及兩人都堅持不吸活人鮮血,前者只靠喝番茄汁,而後者以喝醫院的過期血漿來維持生命。此外,雖然陳小貴沒有像況天佑那樣,有和他一起成了殭屍的兒子況復生,但《不老傳說》中也有長不大的殭屍男孩金虎兒。
愛情方面,兩部片的男女主角都是從冤家變知己,唯一的不同點,就是陳小貴經歷與盧文煙三世輪回的分離,而馬小玲和她在秦朝的前世,與況天佑經歷兩世輪回,這就是這兩部連續劇在愛情設定上的異同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我和殭屍》或《不老傳說》,都有融合了神話或民間傳說,如前者劇情中有《白蛇傳》的元素,而後者劇中的其中一名女配角–芭蕉精,則屬於南洋地區的民間傳說, 不過這芭蕉精在劇中一反民間傳説中不穿衣服的模樣,劇組特地為她設計著娘惹裝,盡顯了連續劇的南洋韻味。
綜上所述,無怪乎有的中國内容農場、盜版影音平台會把《不老傳説》置入「多元宇宙」,還煞有其事地修改海報,成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IV之不老傳説》。
為何叫好叫座的《不老傳說》不拍續集?
雖然《不老傳說》25年前曾風靡新加坡,以及深受新加坡影視文化影響的馬來半島南部的華語觀眾市場,但其實《不老傳說》開播之初是不被看好的,甚至拍攝期間也一波三折。
《不老傳說》是在1997年5月開拍的,當時電視台讓同年的選秀節目《才華橫溢出新秀》冠軍陳秀麗飾演女子盧文煙,搭配也是該節目冠軍出身的周初明飾演陳小貴。
根據當時各家媒體的報導,原定當年9月上黃金檔的《不老傳說》,拍攝期間發生周初明背部受傷的事情,還有飾演芭蕉精的藝人吳怡慧罹患登革熱而被迫休息兩周。因此在拍攝進度受到影響下,《不老傳說》不得不延遲到同年10月14日才首播。
雖然新傳媒找來了兩屆《才華橫溢出新秀》的冠軍搭檔演男女主角,以及當時電視台當家花旦潘玲玲、實力派演員黃亦良演出重要角色,而且也投入大筆預算在在電腦特效,以及汽車、巴士爆破等場面,但《不老傳說》初期的收視率不盡理想,僅達57萬9千人次收看,實屬出師不利。在當時,連續劇的收視率如果超越60萬人次,才屬於不錯的成績。
有趣的是,《不老傳說》播出後,有記者就訪問了對該片表示喜歡與不喜歡的觀衆。不喜歡《不老傳說》的觀衆認爲「冠軍陳秀麗的髮型很『師奶』(阿姨),缺乏時代氣息」,以及不同年代的劇情相互交錯的「新派超時空」剪輯安排也不獲觀眾青睞,有觀眾說「整部戲時空跳來跳去,令人看得不耐煩」。也有觀衆覺得男主角陳小貴的造型,是以1990年代的當紅香港藝人鄭伊健為藍本,也有人覺得是明顯抄襲1994年11月在美國上映的西洋電影《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