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輿情控制看懂中共二十大:為何中國網路禁「習躲躲」,卻不禁「封城清零」?

從輿情控制看懂中共二十大:為何中國網路禁「習躲躲」,卻不禁「封城清零」?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唯有充分理解中共的統治正當性只來自經濟成長,才能看懂清零政策絕對非意在根除疾病:明面上,這是領導人的面子之爭,暗地裡,這更近於裏子問題:中國經濟在習主席手上搞砸了。

文:麟左馬

小說總寫不過現實。小說家難得寫到非常貼近現實,難免竊喜,急忙回過頭來看自己怎麼做到的。前提是,科幻小說常抓住現實社會裡已經潛伏的衝突,拋一個科幻擰轉來引它爆發,讓衝突開花。這次研究做得扎實,才有機會一次預言出三朵花開:中國發生大規模警民衝突、源自中國的全球大疫、中共二十大的輿情操作。

《全面屍控之謎》成書於2019春季,以東亞爆發的疫情為題材,時間設定在近未來:中國的二十大之後,廿一大之前。

而以下是真實世界發生的事:

2019夏季,香港的反送中運動爆發,成為香港市民對中國政府最劇烈的一次抗爭,甚至犧牲香港的社會安全。至於中國大陸境內,有確切影像和報導的大規模長期衝突,目前有2022年7月的河南村鎮銀行維權案

2019冬季,COVID爆發,全球大疫,世界秩序重整。

2022年10月16日要召開二十大,而二十大之前,以力圖繼任的習近平為中心的搜尋字串,兩個月內新增564個屏蔽敏感詞

區區一個小說家,把政治寓言,寫成政治預言,不只因為賭運奇佳。就以寫作背後的研究,來說明為什麼故事裡的近現代,居然和當前的現實如此貼近。

核酸、健康碼、動態清零,還有什麼事件比他們層級高?

在小說中的〈迷霧〉一章,中共掩蓋疫情的反應,是從SARS時期的官僚行為,加上金盾工程的政治邏輯去推導。

故事裡疫情從長江中上游順流而下,敏感詞屏蔽流程,也隨疫情推進而一個個城市資訊被刪除、被屏蔽。長江中下游本是人口最最密集的區域,交通相連,人傳人的疾病由此爆發不意外。不幸言中,COVID初期,武漢,以及一系列封城的訊息,依照封城時間,一個個城市領流水號一樣,列入屏蔽敏感詞。

這個政府的邏輯至今可以被一眼看穿,他們所謂防微杜漸,對象是人民的認知。

有時候情勢太壞,光是看敏感詞怎麼下,都能瞥見輿論風口背後,天災人禍的發展進程。特別尷尬的情境裡,前幾年才大吹大擂的政策,轉眼間成為被屏蔽的敏感詞,就是事情已焦,不准再提,再提翻臉。故事正是基於這些既有事實,試圖在迷霧中推知案情原貌。

現實裡,在敏感詞以外,看出什麼沒有被屏蔽,往往更關鍵。

中國熱門社交平台小紅書統計出564個指涉習近平的敏感詞,網友創意無窮,從基本款「总加速师」到「慨撒帝」這種直指行為的雙關,以及「日子像蜜甜」這種語錄體,還有「巴拿馬文件」這種涉外事務,中共的敏感詞包山跨海,意圖不讓中國人民議論國家領導人。

但是事有蹊蹺,有一整個與每日民生息息相關的面向,完全不在禁制範圍內。

例如「清零宗」相關的話題,至今還能在網路上留存,封城相關的討論也仍然開放。明明在全世界陸續解封的今日,堅持動態清零的中國,每日核酸檢測已經是最擾民的政策,幹嘛不順手禁一禁?清零帝也只不過是習近平滿溢的綽號其中之一而已,有什麼特出之處?

我會說,正因為這事兒攸關民生,是貼身無比,但層級比較低的生活怨氣。抒發這些怨氣是無比重要的情緒出口,但不致覆舟。

舉世聞名的防火長城內,金盾工程如何控管網路輿論的流向,絕不止於刪文章、取消帳號、屏蔽敏感詞。故事裡,政府水軍選定兩個情緒出口:攸關民生的食安破口,以及關乎民族自信,卻屢扶不起,平日被眾所嘲諷的中國男足,因為人人可罵、人人想罵、人人開罵,就能形成熱搜,來掩蓋重要但得低調的事件。

民意如流水,防堵之外,要為輿論特設宣洩題材,誠心推薦層級較低的公共事務,最好層級低到每個人都有口惡氣要發,但發完也不能幹嘛。

現實中,核酸、健康碼、動態清零,相較於什麼事件,層級較低呢?

當然是中國的統治權。

中國政治、中國經濟、中國社會、中國的對外關係,一切只能繞著這核心打轉。而二十大(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正是判定中國統治權花落誰家的大典:通過全國各省各界代表,以間接民主投票表態,選出中國下一任的權力結構。

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此刻正傾全國之力維穩,要用二十大來覆核自己的統治權。聽起來是不是比發動侵烏戰爭的普亭好一點?

習近平的終身制之路

中國不算典型的威權政治:實權在誰身上,那個職務就在體制裡顯得重要。

我們熟悉的例子例如中華民國「類雙首長制」的體制內,嚴家淦當總統的任期內,蔣經國時任國民黨黨主席與行政院長,體制就傾向以行政院長為行政權首腦。當代的著名案例:梅德韋傑夫擔任總統時,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亭,也仍然是行政權的中心。但普亭之所以去當了一任總理,也是因為總統任期有法治規範,只能連任一次。

強人普亭至少形式上遵守俄羅斯憲法,不像習近平,他跟委內瑞拉強人Hugo Chavez一樣,拿憲法開刀,直接取消國家元首任期限制。因為最高領導人的三個傳統職位裡,只有一個受到國家法律的限制任期。但中共所謂的集體領導制,權力還真的在職位上。

簡單解釋一下中國式權力核心:由於共產黨一黨專政,黨的最高職位必能取得國家的最高職位,國家元首的稱謂是國家主席。由於胡耀邦之後,再無中共黨主席,所以黨內最高職務是中共中央總書記。但槍桿子出政權的中共,最要緊的權力是軍權,所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必然由最高領導人捏在自己手心。這就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的三位一體職務關係,缺一不可活。

但中共黨職任期其實也有不成文慣例:

  1. 總書記與國務院總理任期約十年(大致上可類比成總統與行政院長職務)
  2. 總書記指定隔代總書記,不得指定下任總書記
  3. 政治局委員「七上八下」(67歲留任,68歲以上卸任)

習近平跟李克強,從胡錦濤和溫家寶手上接過政權,邁入第十年。但習近平2018主導憲法修正案,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的同時,他自己也在69歲的此刻邁入中共總書記的第三屆任期,而且沒有接班人計畫。習正在打破鄧小平留下的所有不成文規定,就算不是明眼人也看得出來:他想搞終身制。

既然經濟就是政治,怎麼能讓中國人民談論政治?

場面話說大業未成,但稍微了解中共的人都知道:習近平一卸任就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