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駐村觀察:北馬其頓的國際困境,其實頗值得台灣借鏡

巴爾幹半島駐村觀察:北馬其頓的國際困境,其實頗值得台灣借鏡
Photo Credit: 両天工作室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請讀者想一想,若中國祭出只要台灣人承認「我們都是中國人」,便不再在國際地位上處處阻攔,你會答應嗎?至今向中國政府申請過台胞證的數量,累計約1160萬人,佔台灣人口的50%以上,若往後中國向國際祭出手中握有台胞證的比例,我們又該如何理直氣壯地說:「台灣人不等於中國人!」

文:両天工作室

筆者在結束為期三個月的西歐駐村生活後,往歐洲大陸的東南方前行,並不是去到如詩如畫的奧匈捷,也並非美食和觀光著稱的義大利和西班牙,而是台灣人相對陌生,甚至腦海中自動遺忘,他們也屬於歐洲大陸的一份子——「巴爾幹半島」。

地理課本總是用「歐洲的火藥庫」草草帶過,歷史上經歷過羅馬、拜占庭、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複雜多元的國族性,目前約有10多個國家、13個民族在這個土地上生存著、爭奪著。

筆者選擇在「北馬其頓共和國」駐村一個月,家人朋友們聽到這名字,總是會先冒出問號又恍然大悟說:「好像聽過但好不熟唷!」

1991-2001年,我們有著10年的邦交關係,他們在聯合國及世衛會上都替台灣遞過申請書,我方政府更承諾將提供上億元供馬其頓發展工業,不過,最後還是不敵馬其頓內政的親中與中國施壓,最後以斷交終結,現在成了八竿子打不著的陌生人,還在台灣人心中自此烙下對「金錢外交」的心中陰影。

馬其頓人知不知道這段與台灣奇妙又帶些傷感的淵源?大概跟台人對他們國名也有一定印象差不多吧!待在首都Skopje的期間,沒有人把我們跟泰國人或中國人混淆,市場小販都會對我們民主自由及抗中的精神表示敬佩。

因此,多送幾顆洋蔥,還有人主動提起對於貪腐政府傷透了台灣人的心感到很抱歉,但夾在中美俄及巴爾幹島的鄰國強權下,他們也無計可施,這種「夾縫中求生存」的無奈,我們彼此神奇地相似卻仍十足陌生。

筆者在北馬其頓駐村期間,剛好經歷其在國際上面臨的困境與轉捩點,值得台灣借鏡理解。

1991年,馬其頓獨立建國之後,使用「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Macedonia」作為其國名,遭到鄰國希臘的強力反對,其原因是「馬其頓」究竟是指哪塊地區,隨著歷史變化早已模糊不清,也容易將其與「馬其頓帝國」混淆,希臘的輝煌時代與民族英雄亞歷山大帝可不能就這樣被輕易「挪用」吧!

於是希臘在馬其頓申請加入歐盟及北約組織時,都會使用否決權,2019年,馬其頓正式將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希臘便讓開道路,北馬其頓也成功加入北約組織。

在美英掛帥的西方社會,若你提到Macedonia前面沒有加上North,可能會被相當關心國際情勢的人糾正,因為西方主流媒體報導,改國名可是馬其頓人為了跟希臘完成協商的自主決定。

不過,到了巴爾幹半島與北馬其頓境內,若你加上這個「North」,可能不會得到太友善的回應,甚至會有人進一步解釋:「我們是被希臘逼著改名,且人民公投根本沒有通過,政府在選前承諾人民不會改名,得到執政權後卻逕自在國會修憲投票通過,根本不是人民意願!」對於民族正統性究竟該做到哪種程度的妥協,以換取看似更正當的國際地位,北馬其頓國內也因為不同民族與政黨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當北馬其頓以為改了國名,獲得希臘支持離加入歐盟更進一步時,卻換成鄰國大哥保加利亞出面阻止,這次是因為什麼?「語言問題」。

身為歐盟成員國的保加利亞主張:「馬其頓語」不應該被國際視為官方語言,而是一種「保加利亞方言」,以及要求北馬其頓承認保加利亞境內「沒有」馬其頓人,這可是直接挑戰了馬其頓國人的民族正統性,等於間接承認馬其頓就是源自保加利亞的一族。

上千馬其頓人為了阻止政府妥協上街示威遊行,但隨著政黨介入與煽動,遊行愈演愈烈,爆發了扔石塊、燃燒彈與襲警等事端後,社會大眾欲捍衛國族語言正統性的同時,也希望避免淪為政黨操作的棋子,此議題在北馬其頓境內愈發發酵,示威遊行仍然持續進行,只是這複雜的民族正統性議題,可能不只自己說了算。

保加利亞政府為了說服歐盟各國,甚至拿出數據統計表示過去20年,有9萬7千人的馬其頓人民拿出自身有保加利亞血緣的證明,進一步獲取了保加利亞公民的身份,至今還有5萬人仍在等待身份核准,大約佔了北馬其頓人口的8%,在歐盟擁有極大話語權的法國,對保加利亞提出的證據可是相當買單,公開支持保加利亞。

拜保加利亞對馬其頓人民非常寬鬆的移民政策所賜,獲得保加利亞身份可說是易如反掌,成為歐盟公民得來全不費工夫,每年只要在旅遊旺季時入境歐盟任一國家工作四個月,就能獲得超過在北馬其頓工作整年的薪資,還享有優渥的勞工保障與福利,何樂而不為?他們絕對想不到這聰明又擁有高度報酬的盤算,多年後會成為保加利亞狠狠掐住北馬其頓的一道利刃吧!

請讀者想一想,若中國祭出只要台灣人承認「我們都是中國人」,便不再在國際地位上處處阻攔,你會答應嗎?至今向中國政府申請過台胞證的數量,累計約1160萬人,佔台灣人口的50%以上,當有7%的馬其頓人持有保加利亞護照,就已經成為讓歐盟各國質疑馬其頓國族語言正統性的證據,若往後中國向國際祭出手中握有台胞證的比例,我們又該如何理直氣壯地說:「台灣人不等於中國人!」

9000公里之遠,地球另一端的國際情勢,仍然值得我們關注借鏡。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