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駐村觀察:北馬其頓的國際困境,其實頗值得台灣借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請讀者想一想,若中國祭出只要台灣人承認「我們都是中國人」,便不再在國際地位上處處阻攔,你會答應嗎?至今向中國政府申請過台胞證的數量,累計約1160萬人,佔台灣人口的50%以上,若往後中國向國際祭出手中握有台胞證的比例,我們又該如何理直氣壯地說:「台灣人不等於中國人!」
文:両天工作室
筆者在結束為期三個月的西歐駐村生活後,往歐洲大陸的東南方前行,並不是去到如詩如畫的奧匈捷,也並非美食和觀光著稱的義大利和西班牙,而是台灣人相對陌生,甚至腦海中自動遺忘,他們也屬於歐洲大陸的一份子——「巴爾幹半島」。
地理課本總是用「歐洲的火藥庫」草草帶過,歷史上經歷過羅馬、拜占庭、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複雜多元的國族性,目前約有10多個國家、13個民族在這個土地上生存著、爭奪著。
筆者選擇在「北馬其頓共和國」駐村一個月,家人朋友們聽到這名字,總是會先冒出問號又恍然大悟說:「好像聽過但好不熟唷!」
1991-2001年,我們有著10年的邦交關係,他們在聯合國及世衛會上都替台灣遞過申請書,我方政府更承諾將提供上億元供馬其頓發展工業,不過,最後還是不敵馬其頓內政的親中與中國施壓,最後以斷交終結,現在成了八竿子打不著的陌生人,還在台灣人心中自此烙下對「金錢外交」的心中陰影。
馬其頓人知不知道這段與台灣奇妙又帶些傷感的淵源?大概跟台人對他們國名也有一定印象差不多吧!待在首都Skopje的期間,沒有人把我們跟泰國人或中國人混淆,市場小販都會對我們民主自由及抗中的精神表示敬佩。
因此,多送幾顆洋蔥,還有人主動提起對於貪腐政府傷透了台灣人的心感到很抱歉,但夾在中美俄及巴爾幹島的鄰國強權下,他們也無計可施,這種「夾縫中求生存」的無奈,我們彼此神奇地相似卻仍十足陌生。
筆者在北馬其頓駐村期間,剛好經歷其在國際上面臨的困境與轉捩點,值得台灣借鏡理解。
1991年,馬其頓獨立建國之後,使用「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Macedonia」作為其國名,遭到鄰國希臘的強力反對,其原因是「馬其頓」究竟是指哪塊地區,隨著歷史變化早已模糊不清,也容易將其與「馬其頓帝國」混淆,希臘的輝煌時代與民族英雄亞歷山大帝可不能就這樣被輕易「挪用」吧!
於是希臘在馬其頓申請加入歐盟及北約組織時,都會使用否決權,2019年,馬其頓正式將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希臘便讓開道路,北馬其頓也成功加入北約組織。
在美英掛帥的西方社會,若你提到Macedonia前面沒有加上North,可能會被相當關心國際情勢的人糾正,因為西方主流媒體報導,改國名可是馬其頓人為了跟希臘完成協商的自主決定。
不過,到了巴爾幹半島與北馬其頓境內,若你加上這個「North」,可能不會得到太友善的回應,甚至會有人進一步解釋:「我們是被希臘逼著改名,且人民公投根本沒有通過,政府在選前承諾人民不會改名,得到執政權後卻逕自在國會修憲投票通過,根本不是人民意願!」對於民族正統性究竟該做到哪種程度的妥協,以換取看似更正當的國際地位,北馬其頓國內也因為不同民族與政黨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當北馬其頓以為改了國名,獲得希臘支持離加入歐盟更進一步時,卻換成鄰國大哥保加利亞出面阻止,這次是因為什麼?「語言問題」。
身為歐盟成員國的保加利亞主張:「馬其頓語」不應該被國際視為官方語言,而是一種「保加利亞方言」,以及要求北馬其頓承認保加利亞境內「沒有」馬其頓人,這可是直接挑戰了馬其頓國人的民族正統性,等於間接承認馬其頓就是源自保加利亞的一族。
上千馬其頓人為了阻止政府妥協上街示威遊行,但隨著政黨介入與煽動,遊行愈演愈烈,爆發了扔石塊、燃燒彈與襲警等事端後,社會大眾欲捍衛國族語言正統性的同時,也希望避免淪為政黨操作的棋子,此議題在北馬其頓境內愈發發酵,示威遊行仍然持續進行,只是這複雜的民族正統性議題,可能不只自己說了算。
保加利亞政府為了說服歐盟各國,甚至拿出數據統計表示過去20年,有9萬7千人的馬其頓人民拿出自身有保加利亞血緣的證明,進一步獲取了保加利亞公民的身份,至今還有5萬人仍在等待身份核准,大約佔了北馬其頓人口的8%,在歐盟擁有極大話語權的法國,對保加利亞提出的證據可是相當買單,公開支持保加利亞。
拜保加利亞對馬其頓人民非常寬鬆的移民政策所賜,獲得保加利亞身份可說是易如反掌,成為歐盟公民得來全不費工夫,每年只要在旅遊旺季時入境歐盟任一國家工作四個月,就能獲得超過在北馬其頓工作整年的薪資,還享有優渥的勞工保障與福利,何樂而不為?他們絕對想不到這聰明又擁有高度報酬的盤算,多年後會成為保加利亞狠狠掐住北馬其頓的一道利刃吧!
請讀者想一想,若中國祭出只要台灣人承認「我們都是中國人」,便不再在國際地位上處處阻攔,你會答應嗎?至今向中國政府申請過台胞證的數量,累計約1160萬人,佔台灣人口的50%以上,當有7%的馬其頓人持有保加利亞護照,就已經成為讓歐盟各國質疑馬其頓國族語言正統性的證據,若往後中國向國際祭出手中握有台胞證的比例,我們又該如何理直氣壯地說:「台灣人不等於中國人!」
9000公里之遠,地球另一端的國際情勢,仍然值得我們關注借鏡。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南投縣13鄉鎮農特產品──濁水溪線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及地理中心,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海拔由高至低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得天獨厚的多層次海拔亦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本文將再深入介紹「南南投」各鄉鎮的鄉鎮與農特產品,若有興趣不妨來南投晃晃吧!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縣內不只有台灣最高峰「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之源頭,更是台灣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從450到3600公尺,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多層次的海拔亦孕育出南投農業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
南投13縣,依地理位置分為:
烏溪線:埔里鎮、國姓鄉、魚池鄉、仁愛鄉、草屯鎮、中寮鄉
濁水溪線:南投市、名間鄉、鹿谷鄉、竹山鎮、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
以下介紹「濁水溪線」各農業鄉鎮與農特產品:
南投農業特色-南投市
南投市位於南譨縣西北方,鄰近台中市,貓羅溪貫穿其間,河谷溝渠縱橫,灌溉便利;溪兩側東為南投丘陵,西為八卦山台地,皆屬平坦紅壤土質,與河谷狹小平原,均肥沃適合農耕,故農產品非常豐富。南投市沖積平原區盛產稻米,品質佳、暢銷全國;八卦山台地,地勢平緩,日照充足,以青山茶、生薑、鳳梨、荔枝生產為主;而丘陵區,以香蕉為大宗,亦有龍眼及文旦,為饕客最愛。
南投市農特產品:蘭花、野蘭、青山茶、番茄、絲瓜、荔枝、鳳梨、木瓜、龍眼、文旦、杮子
南投農業特色-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南投縣西側,濁水溪北岸,八卦山台地處,其台地地勢平坦,村落遍佈,農業發達,且有台3及台16兩線省道於此交會,交通發達。名間鄉平原區引濁水溪灌溉,土壤肥沃,生產的濁水米,粒粒飽滿甘甜,日據時代即是重要外銷商品;本鄉栽植於泉水之水蕹菜,鮮脆爽口、富纖維素,為島內少數特有蔬菜;松柏長青茶風行國內外,產值達10億元以上,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為國內茶葉主要產區。極目望去,一望無際皆為青翠茶園。
名間鄉農特產品:濁水米、鳳梨、通天草、生薑、水蕹菜山藥、茶葉
南投農業特色-鹿谷鄉
鹿谷鄉位於南投縣西南方,海拔約800公尺上下,為氣候濕潤丘陵地形,年均溫25℃,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籠罩,加上土壤富有機質,所以適合茶樹生產,當地盛產「凍頂烏龍茶」已是台灣最知名的茶種。鹿谷鄉70%居民以茶葉生產為業,為全島唯一依靠單一生產作物為經濟來源之鄉鎮,經多年推廣改良,品質穩定,茶葉因地處高地,產值通常較平地茶葉為高,且因價格穩定,居民享有極高生活水準;除此之外,除茶葉外,竹筍、山芹菜及鱒魚養殖也是本鄉特產。
鹿谷鄉農特產品:凍頂烏龍茶、竹筍、山芹菜、良質米、明日葉、鱒魚、茶梅
南投農業特色-竹山鎮
竹山鎮位於南投縣南端,靠近雲嘉地區。境內有濁水溪和清水溪環繞。為海拔1,600公尺以下山地丘陵地,其山林佔全部面積之80%,因氣溫、雨量適中及少強風,適宜竹類生長,以盛產竹子而得名。本縣竹筍產量屬全國第五位。農產品主要為竹類產品為主,農產主要仍以竹類產品居最大宗,鮮筍類以冬筍、桂竹筍暢銷全島,各種筍類加工製品,更為多樣,為全國筍類最大供應產區;相關的竹製藝品,在居多藝術家投入和學校產學合作下,竹藝品除了美感外,更增加現在科技的應用,如LED竹檯燈、竹製涼蓆、電動竹扇等。
竹山鎮農特產品:冬筍、春筍、桂竹筍、麻竹筍、綠竹筍、筍乾、桶筍、筍絲、筍茸、醬筍、竹山紅番薯、破布子、烏龍、金萱、翠玉茶葉、番茄、巨峰葡萄
南投農業特色-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北岸,為南投縣最小的鄉鎮。其腹地狹小且多山,但古蹟,與在地美食甚多且頗受好評,人文藝術濃厚。近年推動綠色隧道與鐵道觀光活動有成,集集小鎮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新興旅遊勝地。因集集腹地小,溪岸平原面積有限,主要農作為廿世紀番石榴及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的「紫水晶」巨峰葡萄。另外,山坡丘陵所產的香蕉,因氣候地質事宜,其香蕉香氣芬芳,口味甘甜可口,為知名山蕉;而紅龍果和糯米荔枝核小肉甜為近年新興水果,甜度高、品質佳,數量有限,深受消費者喜愛。集集鎮知名花卉為向日葵,大而豔麗頗受歡迎。
集集鎮農特產品:糯米荔枝、廿世紀番石榴、山蕉、巨峰葡萄、紅龍果、向日葵
南投農業特色-水里鄉
水里鄉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上游,係本縣進入山區之隘口。水里鄉境內有陳有蘭溪、水里溪及濁水溪,溪流河谷交錯,周圍高山圍繞,氣候溫和;集集線鐵路終站車埕位於鄉境,水里也為新中橫公路之起點。水里鄉主要農作物為高山茶和青梅,茶園約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屬玉山茶區,茶色清澈,入口回甘,深獲茶友喜愛。境內青梅,鮮脆多汁,品質優良,為外銷日本之主力,近年發展多樣口味梅製品,以「天山梅」打響名號。新中橫沿線所產「黑紫玉」巨峰葡萄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冬季品質尤佳。
水里鄉農特產品:高山茶、青梅、愛玉凍、國蘭、華盛頓臍橙、十月龍眼、茂谷柑、鹿茸、香蕉、水蜜桃、巨峰葡萄、苦茶油
南投農業特色-信義鄉
信義鄉位於南投縣東南部,為境內最大鄉鎮,亦是縣內兩個山地鄉之一,面積廣達面積1422.42平方公里。信義鄉內高山峻嶺,溪流蜿蜒溪谷平地較少,為玉山國家公園入口處,新中橫公路上的重要據點,縣內居民以農作為主。信義鄉氣候溫和,但因高海拔,日夜溫差大,以致蘊育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如青梅、夏季蔬菜、花卉、愛玉子、苦茶、雜糧、蓮霧及知名巨峰葡萄(玉珠)等。另外,溪谷山間養殖鱒魚、香魚、切花、土雞等。信義鄉擁有號稱「全台最會搞行銷」的信義鄉農會,擅長包裝農產品,並結合當地東埔溫泉及觀光果園,突破了農業發展遲緩的障礙,開拓了山地鄉農業觀光發展的新境界。
信義鄉農特產品:青梅、巨峰葡萄、紅肉李、芭樂、番茄、玉山茶、高冷蔬菜、轎摃竹筍、野菜、香魚、高級切花、苦茶油、愛玉凍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