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得更少,又要盡量接近所有人:BBC成立100週年,盤點走向未來面臨的五大挑戰

要做得更少,又要盡量接近所有人:BBC成立100週年,盤點走向未來面臨的五大挑戰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BBC誕生於廣播時代,並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電視,但網路、智慧手機、社交媒體等一系列技術革命,已經不可逆轉地削弱BBC對英國文化的把握與聯繫。這些革命也密切關係到BBC今天面臨的五大主要挑戰。

英國廣播公司BBC慶祝成立100週年之際,BBC媒體編輯從串流媒體服務競爭,到通過Tiktok爭取年輕受眾等方面,展望這個百年媒體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偉大的機構,就像偉大的文學一樣,往往在求生存的焦慮中誕生,是對處於某個時代普遍存在的惶恐所作出的緊急回應。偉大的文學作品、如1922年出版的T・S・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是如此,BBC的誕生也是如此。

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槍打中臉部的里斯爵士(Lord Reith)出任BBC的第一任總裁時,他心繫的是國家利益。作為戰後在倫敦工作的一名蘇格蘭工程師,里斯爵士想利用最新技術來重建被戰爭蹂躪的英國。

今天,幾乎沒有人會提議建立一個公共媒體機構。更少有人會建議通過牌照費來資助這樣的媒體機構,因為在有些人看來媒體牌照費是對所有家庭的徵稅。然而,正如BBC在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過程中所獲得的讚譽所顯示的那樣,BBC的節目製作,水平通常是世界頂級的。

一百年來,BBC一直在國內和國際生活的重要時刻陪伴著英國人:邱吉爾在二戰時期的廣播講話、伊莉莎白女王的加冕禮、1966年的世界盃、人類登月、柏林圍牆的倒塌、(前財相)埃德・鮑爾斯(Ed Balls)在《舞動奇蹟》(Strictly Come Dancing)中表演韓國江南風。

英國大多數人都是通過BBC了解這些事情的。但是,現在要團結全國上下一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部分原因是英國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媒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00年來,BBC一直使用最新的技術來確保與英國民眾之間在情感上的紐帶。公司誕生於廣播時代,並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電視。但網路、智慧型手機、社交媒體等一系列技術革命,已經不可逆轉地削弱了BBC對英國文化的把握與聯繫。

這些革命也密切關係到BBC今天面臨的五大主要挑戰。

1. 民眾的信任

信任建起來很難,破壞起來很容易。BBC頻繁爆出的醜聞:吉米・薩維爾、馬丁・巴希爾對戴安娜王妃的採訪,等等,諸如此類其他的醜聞已經侵蝕了公眾對BBC的信任。

而這又是一個虛假訊息的時代。在一個謊言比真相傳播得更快的世界裡,認為凖確是神聖最高原則的信念已經受到了破壞。社交媒體對新聞行業來說是災難性的。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53年加冕儀式通過BBC直播

Photo Credit: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Getty Images / BBC News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53年加冕儀式通過BBC直播,數以百萬計的人收看

對某些記者來說這是個機會,他們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查明真相,而真相仍然是大多數人相信的事情。但信任度的下降對BBC是一種威脅。人們不會為他們不信任的東西付費。

2. 營運成本

BBC的直接競爭對手包括網飛(Netflix)這樣的價值數千億的公司,而BBC由於其資金上限在50億英鎊左右,所以將陷入困境。BBC有責任和義務做那些公司不做的事情,如新聞、廣播、宗教節目等,同時又受到嚴格的監管和無情的政治壓力。

串流媒體服務也提高了員工和節目成本的增加。最終,BBC將不得不減少產量,這意味著它將不得不找出自己能做而其他公司不能做的事情。

3. 覆蓋年輕人

對BBC內容的消費者存在著明顯的代溝。

16至24歲的英國人僅花在TikTok上的時間就比看廣播電視要多。在過去十年中,他們花在電視上的時間減少了三分之二。

BBC最可怕的噩夢是與消費者的生活脫節,一個例子是把板球比賽轉播權輸給天空電視台,另一個例子是把《大英烤焗大賽(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的播出權輸給第四頻道(Channel 4)。但這樣的例子多了就超出了限度。在重大時刻,BBC需要保持不可或缺的地位。就目前而言,BBC還是是不可或缺的。

但助推BBC走上脫節道路的還包括TikTok的短影片、網飛Netflix財大氣粗的雄厚美元和音樂應用程式Spotify上播出的曲子等。

4. 普世吸引力

一個相關但又獨立的問題是普世性。

為了保留電視牌照費,BBC必須吸引所有人,或者至少是盡可能地接近所有人。這就是為什麼現任總裁蒂姆・戴維(Tim Davie)的首要工作是恢復BBC岌岌可危的公正性。

但在一個像現代英國這樣數位化、多樣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國家,吸引所有人是非常困難的。一個苦心經營《鑒寶路秀》(Antiques Roadshow)的機構同時必須增加數位頻道的觀眾。批評者稱這是「帝國的野心」。

但是,即使BBC承認它將不得不做得更少,並專注於提供市場所不能提供的東西,它目前的資金來源模式取決於它必須證明自己對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和不同性別的人都有吸引力。

5. 政治

BBC一直都在惹怒政府,不管是什麼性質的政府。今天卻有兩個很大的不同之處。

《舞動神韻》節目

Photo Credit: BBC News

BBC推出的《舞動神韻》節目在國際間都有很多粉絲

首先,來自政府的敵意更加無情,部分原因是社交媒體和當今的文化戰爭。

第二,BBC最堅定的敵人可以利用串流媒體革命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批評電視牌照費已經不再適應於新時代的目的。他們反對的理念來自於意識形態,但他們拿出的論點卻建立在技術基礎之上。

英國社會從原則上來講對電視牌照費仍有強烈的反對意見:即如果不交此費將會有刑事犯罪檢控的風險。

今天,持這種觀點的人可以增加一個強烈的反對意見:電視牌照費不適合於YouTube和Instagram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