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看「二十大」

在德國看「二十大」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德媒報導中國新聞,常有德國人留言慨嘆德國政制與中國相差無幾。問題是,他們有多了解中國政制?問過不少德國人,他們都說在學時極少學到亞洲歷史和各國狀況。1

中國「二十大」開幕,德媒廣泛報導。

在外港人,多對中國新聞不感興趣,也對中國制度認識不深。其實無論立場和身分認同如何,也應多了解中國發生的事,因為它們都與香港息息相關。觀看「二十大」新聞,順道也學習德文,知道如何用德文陳述中國發生的事,十分重要。

「二十大」在德文稱為Parteikongress,就是「黨大會」之意,如同英文的party congress。 Parteikongress,多用於共產黨大會;德國政黨每年一度大會則稱為Parteitag,直譯是「政黨日」。至於中國人大,稱作Nationaler Volkskongress,就是「國家人民大會」;而政協會議稱為Politische Konsultativkonferenz。學德文的人,都應該學懂這些詞彙,介紹中國狀況時,也可以用到。

RTSC9MQX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德國人大多知道中國政制與歐美不同,但對其政府架構則無認識。在社交場合,時遇到對中國政制好奇的人,問及「How does the government work in China?」,並問到「二十大」是甚麼來。所以港人應多了解這些資料,被問到時不要說「I am not from China, ask somebody else」,這只會將話語權轉讓給人。港人最少也應知道政治局、人大和政協為何物,知道它們如何產生和運作,才可向人解釋。

德媒報導中國新聞,常有德國人留言慨嘆德國政制與中國相差無幾。他們會說德國選舉也是沒有選擇,來來去去也是那幾個政黨,不是基民盟就是社民黨任總理。尤其是默克爾在任時期,德國人更感政局沈悶,每屆選舉也預早知道誰當總理。問題是,他們有多了解中國政制?問過不少德國人,他們都說在學時極少學到亞洲歷史和各國狀況,認識世界只以歐洲為中心,所以他們對亞洲所知無幾。

與德國人社交,大多遇到兩類人:一是對東亞全無認識,跟他們說來自香港(或其他亞洲地區),他們只說「OK」,沒甚麼回應和興趣;二是那些裝懂的人,不停跟你說一些偏見形象。只有很少的人是有點認識,講得出些少背景資料。

說回主題,中國的Parteikongress與德國的Parteitag有何異同,本身就是上佳的文化課題。觀察場地佈置、出席人士表情、演講內容、投票程序、拍掌多寡,可以學到很多。與德國人互相交流所觀所想,是很有意義的事。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TNL+ 首月體驗價 1 元,
加贈 LiTV 首月免費(見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