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木木の口袋:在這裡,人人都可以是大雄,總有一項道具能接住你的脆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自己的第一個3D作品,木木說,其實當時也只學了一個月,但沒想到發佈後卻獲得破千次的轉發。那次的創作,不僅使她見證了3D作品吸引人目光的視覺威力,其中,那種親手將自己喜愛的事物,並與人分享的喜悅,更是為她帶來了滿滿的自信心。
文:子涵 Elsa
療癒、浪漫、奇幻,第一次點進「木木の口袋的Instagram,彷彿與哆啦A夢身處在同一時空,百寶袋裡什麼都有:「治焦慮芭蕉」、「報復衛生紙」、「財富自由計算機」等等。在這裡,人人都可以是大雄,你不必永遠堅強勇敢,因為,總有一項道具能接住你的脆弱。
這樣的夢幻空間出自「木木」之手,平面設計師專業,曾任奧美公關的廣告創意, 5年前開始自學3D動畫軟體。過去一年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用Blender創作的奇幻風格道具。天馬行空的物件搭配溫暖的文字,短時間就吸引了1.7萬名粉絲追蹤,每每發佈貼文,總是能引起社群上廣大的迴響。
看著看著,不自覺深深陷入「木木の口袋」3D奇幻宇宙。究竟,這一張張小小的圖片,卻擁有把人拉進想像時空的強大能力,木木是怎麼辦到的?
做3D沒那麼難,關鍵是擁有「畫面感」
如今,在外人眼裡已是信手拈來的木木,其實也經過一段需要跨越心魔的學習歷程。當初,自己聽著學校老師如何建構複雜的3D場景,學習眾多的專有名詞、理論與工具,其實很難一次把所有知識全都記清楚,總是學一個忘一個。漸漸的,累積的挫折感降低了學習的慾望。
「但是!我後來找到了一個好的方式來克服心魔,那就是——拋開那些理論基礎,把重點放在:先在腦袋中建構出『畫面感』,然後就開始行動。」
「例如:我今天想製作一包好吃的薯條。過去在教室裡,老師會要求你先建立場景,並進行無數的論述與思維討論。但新手上路最快的關鍵是:你要先在腦中『想像出一個自己想創作的畫面』,然後就把相機設下去,趕緊著手建模。」

「相信我,你只要想好自己想做什麼,你就能把它做出來。」
不讓自己受困於完美主義,學會多少功能做多少事,與其學了百般武藝卻不知從何下手,不如先將重點放在思考:自己想做出什麼樣的畫面。
「我們總以為,要擁有調色盤上200色的顏料才能開始創作,但說不定,你想畫出的動人作品,只需用到5種顏色而已。」
希望能打破人們提到3D就聯想到困難、或抗拒的刻板印象,深諳新手入門的心魔與挫折的木木,決定從過往去自學的經驗中,整理出一套新手也能快速入門Blender的系統。
不僅統整出常見新手誤區,更站在自學者的視角為大家深入講解。就算是零基礎的人,也能快速建構概念的重要知識。
「透過我的課程,我希望先教會你那關鍵的5個顏色,像是朋友般陪你快速度過學習撞牆期。與其說是教你學會3D,我更希望可以協助你運用3D軟體達成你想做到的事。」
3D作品延展性高,開啟創作更多可能
「究竟學3D能怎麼樣為作品加分?我覺得3D風格最與眾不同的是:1. 亮眼,2.作品調整空間大。」
也許是因為3D的空間維度與現實世界更為相似,使其與一般平面設計相較之下,3D作品更容易在第一眼就抓住人們的目光。另外,3D圖裡擁有的細緻的景深,讓人能夠透過打光,看見光線的流動、材質的擬真細節與紋理。
不僅如此,在調整空間的部分,平面設計如果要變換方位與角度,有時總得重新繪製一個新作品;但3D軟體不同,它可以透過原先建好的模型,根據不同需求來進行多重調整。
像是,自由變換拍攝鏡位、打光角度,渲染不同的光線顏色,更可以利用立體模型直接做出實體周邊,甚至是把模型拿來與真人合成,拍攝動畫影片等等。
雖然最初建模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但3D作品具有強大的延展性,使每幅嘔心瀝血的創作,能擁有更重複利用與被看見的機會。

「3D作品藉由放大局部特徵,就可創造『超現實』氛圍;簡化部分細節,能幫助作品『風格化』;或是將周遭的方正稜角修成圓弧,就會為作品增添『玩具質感』。」
在一次次的3D創作中,木木慢慢地琢磨出一套「專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成為自己的哆啦A夢,用Blender輕鬆圓夢
「人都會做夢,而我會想要製作道具的初衷,是源自一個夢。印象中那個夢超讚的,但沒想到醒來就忘掉了。這讓我想到:要是有一樣道具,能把美好的夢都記錄下來,那該有多好!哈哈。」
「一開始學3D是為了追星。」不出幾分鐘便打開話匣子的木木,讓我深受吸引的是——在思緒清晰的闡述下,散發著專屬年輕女孩的浪漫。
「當我發現身邊為喜愛偶像製作海報的同伴,只是稍微懂設計,竟然也將3D視為視覺繪圖的全民工具,用得十分上手。那我怎麼可以不會呢!也許是好勝心作祟,我開始上網找教學,一步步踏入3D的自學之路。」
談起自己的第一個3D作品,木木說,其實當時也只學了一個月,但沒想到發佈後卻獲得破千次的轉發。那次的創作,不僅使她見證了3D作品吸引人目光的視覺威力,其中,那種親手將自己喜愛的事物,並與人分享的喜悅,更是為她帶來了滿滿的自信心。
「分享使我快樂,我特別希望能透過我的作品,能為人們帶來一些什麼。這讓我想起,童年裡的哆啦A夢。我們總羨慕著,哆啦A夢能夠幫大雄在面對人生各項難題時提供道具。我希望抓住這樣的共鳴,為人們生活中的焦慮製作道具,讓我的創作成為提供溫暖的一道能量、一樣魔法。」

從同理心出發的設計思考,帶來療癒的力量
身為廣告創意人,木木習慣在為創作塑造角色個性時,透過自己對粉絲們的認識,先思考:自己希望做出來的這個道具,會希望是由誰來分享與轉發。
例如:正值大學考試期間,自己能夠透過什麼樣的道具,為同學釋放壓力?或是,大部分上班族總是忙碌,可能忙到沒時間吃飯,這時要是有一條美食桌巾,讓人一攤開就能許多溫暖的飯菜該有多好。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