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拉斯辭保守黨魁成英國史上最短命首相,施政處處碰壁,唐寧街歲月如惡夢一場

特拉斯辭保守黨魁成英國史上最短命首相,施政處處碰壁,唐寧街歲月如惡夢一場
Photo Credit: Liz Truss Twitter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國首相特拉斯上任45天即狼狽宣布下台,事實上她9月初就任時並未享受多久的政治蜜月期,便馬上歷經「重重劫難」,任內一片混亂,成為她變成史上任期最短英相的致命傷。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上週評論,「這個保鮮期,只有生菜堪比擬」。

英相特拉斯宣布辭保守黨魁,上任僅6週成史上最短命首相

(中央社)就任僅6週的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昨(20)日下午在唐寧街外宣布,她已經通知英王查爾斯三世,辭去保守黨魁一職,成為史上任期最短的英國首相。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因醜聞纏身辭去黨魁職務後,47歲的特拉斯9月5日才在保守黨黨魁選舉中勝出,擊敗前財相蘇納克,成為繼「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梅伊以來,英國史上第3位女性首相。

特拉斯上任前保證,將會採取果斷措施以解決英國的經濟問題,但她卻出現政策髮夾彎,導致最終黯然下台。

特拉斯的多年盟友、致力落實她競選政見的前財相夸騰(Kwasi Kwarteng)14日才被迫為「錯誤」的減稅計畫負責下台。短短不到一週,特拉斯也追隨夸騰的腳步。

特拉斯表示:「我承認,鑑於目前的情況,我無法履行我在當選保守黨黨魁時所承擔的任務。因此,我已與國王陛下交談,通知他我將辭去保守黨領袖的職務。」

她並表示,由國會議員選出下任領導人的選舉將「在下週內完成」。

施政處處碰壁,特拉斯唐寧街歲月如惡夢一場

(中央社)英國首相特拉斯上任45天即狼狽宣布下台,事實上她9月初就任時並未享受多久的政治蜜月期,便馬上歷經「重重劫難」,任內一片混亂,成為她變成史上任期最短英相的致命傷。

扣除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逝世後10天的哀悼期,特拉斯只有1週的新任首相「蜜月期」,此後她的政治計畫引發內爆,導致財政和內政大臣先後下台。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上週評論,「這個保鮮期,只有生菜堪比擬」。

在《經濟學人》的評論刊出後,英國《每日星報》發起了一項直播挑戰,將特拉斯的照片和一顆市場買來的生菜放在一起,讓生菜和特拉斯的任期競賽,看誰比較長壽。

結果在生菜腐敗前,特拉斯宣布下台;而《每日星報》則歡慶宣布生菜的勝利。

特拉斯9月6日成為首相,45天後辭職。之前的紀錄是1827年在任上去世的甘寧(George Canning)所創下的119天。

  • 9月5日

時任外交大臣的特拉斯以8萬1326票的票數,在黨內決選中擊敗拿下6萬399票的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成為保守黨黨魁。

儘管只有不到0.2%選民和黨內少數議員的支持,特拉斯仍當選為國會最大黨新黨魁。隔天,她獲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正式任命為首相。

特拉斯任命志同道合的夸騰(Kwasi Kwarteng)出任財政大臣。

  • 9月8日

為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特拉斯公布一項成本高昂的家庭能源帳單上限計畫。

不過,這項重要政策因女王駕崩而遭到忽視。為哀悼女王,所有政府事務暫停運作10天。

  • 9月23日

夸騰宣布一項「迷你預算案」,其中詳細說明能源帳單上限計畫相關預算:未來6個月的總成本為600億英鎊(約新台幣2兆1600億元)。

然而,法案並未列出籌措資金的具體措施。相反地,夸騰宣布大幅舉債以支付全面減稅(包括高收入者)計畫,並取消銀行家分紅上限。

這項政策公布後隨即引來猛烈政治抨擊,英鎊兌美元匯率更一度貶至平價。

9月25日周日,夸騰矢言將進行「更多」減稅措施,隔日市場開市後,英鎊再度貶至新低。

英國媒體開始報導夸騰和特拉斯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內閣成員等保守黨議員的極度不安。

  • 9月28日

由於債市動盪,導致英國退休基金陷入危機,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展開為期2週的購買英國長天期債券計畫,初步上限設定為650億英鎊,以「恢復有秩序的市場狀況」。

  • 9月29日

全球線上民調業者「輿觀」(YouGov)公布的民調顯示,保守黨支持率已落後工黨達33個百分點。這是工黨自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1990年代末葉的全盛時期之後,再次取得如此大幅度的領先。

其他民調也顯示,保守黨將在大選遭擊潰。

  • 10月3日

夸騰和特拉斯被迫做出令他們灰頭土臉的政策大轉彎,在匆忙的深夜會談後宣布取消調降所得稅最高45%稅率的計畫。

10月5日,特拉斯在年度黨大會演說中矢言追求「(經濟)成長、成長、成長」,但仍未能安撫黨內反對者和惶恐不安的市場。

英國政府債券殖利率持續上揚;抵押貸款利率飆升也給英國家庭帶來更多痛苦。

  • 10月10日

夸騰透露,他將在10月31日(萬聖節當天)提前發布中期財政計畫以及獨立預算預測,而非按原定計畫於11月下旬發布。這又是一項政策大轉彎。

不過,到了10月12日,儘管特拉斯矢言其餘的減稅措施不會再有大轉彎,但仍排除任何削減公共支出的可能性,這加深民眾認為政府陷入混亂的觀感。

  • 10月14日

由於市場依然動盪不安,特拉斯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夸騰在擔任財相僅38天後就遭到撤換。特拉斯隨後任命前外相韓特(Jeremy Hunt)接任財政大臣。

  • 10月19日

在被右翼小報《太陽報》(The Sun)形容為「異常混亂的一天」裡,強硬派內政大臣布瑞弗曼(Suella Braverman)因移民問題與特拉斯和韓特發生爭執後辭職,並稱自己「深切憂慮」政府的狀況。

在國會,針對禁止水力壓裂(fracking,一種有爭議的化石燃料鑽探方法)開採油氣的表決陷入混亂,因為保守黨議員被要求投票支持政府,但他們普遍反對上述政策。

特拉斯贏得了表決,但許多議員仍堅持反抗,他們還告訴媒體記者,這將是終結特拉斯首相任期的「最後一根稻草」。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