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遠雄集團弊案共起訴31人,案情可分為5大塊,除了台北大巨蛋之外,還有掏空人壽公司案、遠雄集團在土城的土地開發案等;而趙藤雄被檢方起訴24年,審理後共判7年。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遠雄集團涉大巨蛋弊案、財報不實、賄賂民代官員護航開發案及眷改弊案等4案,今(28)日判決遠雄集團創辦人趙藤雄7年徒刑、前財政部長李述德9年徒刑,新北市議員周勝考10年徒刑。全案可上訴。
遠雄大巨蛋等4大案,台北地檢署於2017年年10月間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貪污治罪條例》起訴,趙藤雄、趙信清父子及李述德、周勝考等31人。趙藤雄被檢方求刑24年,李述德、周勝考分別被求刑10年。
《自由時報》報導,遠雄集團弊案共起訴31人,案情可分為5大塊:
- 趙藤雄父子掏空遠雄人壽案
- 前台北市財政局長李述德於大巨蛋案涉圖利、偽造文書案
- 營建署城鄉發展署前分署長洪嘉宏,涉向遠雄、昌益、冠德建設索賄案
- 前台灣建築中心執行長許銘文在大巨蛋消防審查放水圖利案
- 土城和新莊都更案,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周勝考向趙藤雄收賄,並行賄新北市府官員案
趙藤雄6條罪共判7年
《聯合報》報導,檢方認為,趙藤雄利用遠雄建設子公司遠雄營造、從屬公司東源營造承包遠雄人壽的相關14件工程,工程契約總額207億元,趙藤雄以其他公司名義簽約、掩飾,導致遠雄建設損失6億元,影響投資人權益。
《TVBS》報導,判決書指出,趙藤雄為了加速推動土城開發案都市計畫審議及環評審查,將遠雄集團的土方清運工程,交由周勝考的營造公司承攬,藉此行賄,已違反交付不正利益罪。
另外,趙藤雄更以以10萬元的人蔘禮盒、花蓮遠雄悅來飯店4天3夜免費住宿券行賄新北市城鄉局科長海治平,已違反交付賄賂罪。而趙藤雄涉嫌隱匿關係人交易,造成遠雄集團掏空、財務報表不實部分,合議庭認為趙藤雄以及兒子趙文嘉、趙信清等人,均無罪。因此就共6罪,趙藤雄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
綜合《聯合報》和《ETtoday》報導,而趙藤雄的長子、時任遠雄建設董事長趙文嘉,以及趙藤雄次子、時任遠雄人壽總經理趙信清,涉嫌在財報中隱匿關係人交易,而時任台北市府財政局長李述德,涉嫌刪除大巨蛋權利金的約定、圖利遠雄得標,被求刑10年,台灣建築中心前執行長許銘文審查時放水,涉犯圖利、偽造文書等罪嫌,被求刑9年。
至於新北土城與新莊土地開發弊案,判決指出,周勝考與趙藤雄為舊識,周勝考經營的勝益營造也長期承攬遠雄相關工程的土方清運,趙藉此變相給付行賄周勝考,而周則利用自己新北市議員身分,就遠雄土城開發案,在2012年3月開發案進入環評階段,負責施壓護航新北市城鄉局、環保局,加速審查程序。周勝考被求刑10年。
《聯合報》報導,今天一審宣判前,合議庭為防止重要被告棄保潛逃,依刑事訴訟法對8名重要被告裁定延長限制出境禁令到2023年6月或者一審宣判以後。已延長限制出境者有趙藤雄、趙藤雄次子趙信清、李述德、許銘文、遠雄建設副總經理許自強、周勝考、洪嘉宏,以及行賄「白手套」黃慶銘,8名受禁令人中,6人否認犯行,洪嘉宏、黃慶2人認罪。
遠雄回應:一切依法依約辦理
《經濟日報》報導,對此,遠雄集團發言人暨副總經理楊舜欽表示,大巨蛋招標過程,遠雄集團一切依法、依契約辦理,其審查過程也依程序進行,並無從中獲取不當利益。
楊舜欽指出,對於創辦人趙藤雄先生的判決結果,很遺憾法官沒有採納他的理由,雖然目前尚未收到判決書,但遠雄集團與員工同一陣線,堅信同仁並無不法,為捍衛員工權益,接下來會在收到判決書後,一併研擬後續作為。
《自由時報》報導,周勝考則發出聲明指出,此案是基於為民眾服務,為地方做事,在審理過程中他檢具人證、物證提出佐證並無涉及不法,可惜院方的判決結果與事實並不相符。有關公司法部分,他並非實際負責人亦非股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未依證據,適用法律顯有不當。所有有罪判決,將會依法上訴,
周勝考也表示,適逢市議員選舉前夕,院方在此時一審宣判,況且尚未定讞,讓其他同選區競爭的候選人趁隙攻擊造勢,意圖使他不當選,令他參選權益受損,未盡公平。
新聞來源
- 遠雄大巨蛋等5大弊案一審宣判 趙藤雄判刑7年(自由時報)
- 纏訟5年!大巨蛋案弊案宣判 趙藤雄一審遭判7年、李述德涉圖利30億判9年(聯合報)
- 大巨蛋弊案趙藤雄遭判七年 遠雄集團回應了(經濟日報)
- 大巨蛋弊案審5年!趙藤雄一審遭判7年 周勝考判10年(TVBS)
- 涉入遠雄集團弊案一審被判10年 周勝考:捍衛清白將上訴(自由時報)
- 收受趙藤雄賄絡、行賄其他議員 周勝考犯3罪判10年(自由時報)
- 快訊/大巨蛋弊案纏訟5年 趙藤雄一審遭判7年(ETtoday)
延伸閱讀
- 趙藤雄遭求刑24年,隨即「創紀錄」以5.5億交保
- 逃過牢獄之災的趙藤雄再度身陷弊案,他的「緩刑」會被撤銷嗎?
- 檢調50路搜索!趙藤雄涉掏空弊案,柯文哲稱「一點也不奇怪」
- 四大弊案之後,再次出來刷存在感的遠雄集團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