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巴西總統大選:法院限制媒體不得談論魯拉被定罪、波索納洛遇刺,引發言論自由爭議

巴西總統大選:法院限制媒體不得談論魯拉被定罪、波索納洛遇刺,引發言論自由爭議
巴西總統候選人魯拉上街拜票|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臨近總統大選的巴西近期傳出一連串言論自由爭議,該國選舉法院除了規定媒體不得談論過去索納洛遇刺、魯拉遭到定罪,更賦予選舉負責人大權,決定哪些不實新聞必須被平台刪除。儘管專家擔憂權力恐遭濫用,許多巴西民眾仍歡迎這種強硬打擊假新聞的手段。

(中央社)本(10)月底巴西總統大選對決,司法機關近日限制新聞媒體談論工黨總統候選人魯拉被定罪一事,以及禁止右翼頻道在第2輪投票前播放總統波索納洛2018年遇刺的紀錄片,引起爭議。

10月30日巴西總統大選第2輪投票,兩名總統候選人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和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之間競爭愈演愈烈,法院的一些裁決被質疑是否政治中立。

媒體不得談論魯拉定罪、波索納洛遇刺,選舉法院遭批妨礙新聞自由

巴西高等選舉法院17日受理支持魯拉競選的政黨聯盟提出的聲請,裁決限制聖保羅州廣播電台Jovem Pan在節目中談論涉及有關魯拉因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ás)貪腐案被定罪的事實,並禁止該電台的新聞記者重複對魯拉的批評,如果違反,電台和記者將每天被罰款巴西幣2萬5000元(約新台幣15萬5000元)。

Jovem Pan廣播電台19日發布聲明:「電台自17日起即受到高等選舉法院審查,不能在電台、電視台和數位平台談論涉及有關工黨總統候選人魯拉被定罪的事實。法院的裁決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能在廣播公司的新聞節目中談及這些議題。」

巴西廣播電視公司協會(Abert)和巴西廣播電視協會(Abratel)等都批評高等選舉法院的決定,認為法院的裁決干擾廣播公司的節目編排、新聞內容、思想和意見的傳播自由;選舉法不能作為剝奪新聞和言論自由的工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巴西頻道(CNN Brasil)評論家瓦克(William Waack)說,高等選舉法院在確定涉及假新聞、謊言和誹謗時,言論自由的侷限性在哪,以及區分什麼是錯誤訊息和什麼是意見的做法,存在很大爭議性;有時要求太嚴格反而會引起更糟糕的後果。

18日,選舉法院也禁止影音平台YouTube的右翼頻道在第2輪投票結束前播放波索納洛2018年遇刺的紀錄片「誰下令殺害波索納洛」(Quem mandou matar Jair Bolsonaro),如果違反,將每天每罰款巴西幣50萬元(約新台幣310萬元)。

巴西法學家馬丁斯(Ives Gandra Martins)說,聯邦最高法院和高等選舉法院最近採取主要是反對總統的政治立場,成為最有力的權力機關,無論是立法機關還是行政部門做出的一些決定,都被最高法院推翻。

另外,高等選舉法院最近裁決禁止波索納洛在官邸晨曦宮和總統府高原宮錄製與現場轉播任何選舉政治言論,以及阻止保守派媒體表達觀點的作法,馬丁斯認為都是在干預今年的選舉進程,司法權力在意圖捍衛民主的同時可能越界,變相成為偏袒某一方的政治力量。

選舉負責人掌握大權,可決定平台須刪除何種不實內容

同樣涉及言論自由爭議的,還包含巴西20日通過的一項規定。《紐約時報》報導,巴西選舉負責人,也是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莫賴斯(Alexandre de Moraes)如今掌握大權,在選舉期間能夠下令科技公司刪除網路上的發文與影片,以打擊該國日益氾濫的假新聞。

規定要求社群媒體必須在2小時內,遵守選舉負責人的命令,若違反,則該平台在巴西的服務恐遭中止。由一人判定何種內容可以出現在網路上的政策,除了是巴西10月30日大選前最強硬的手段,也被外界視為一場實驗,檢視政府為打擊假新聞,究竟能走多遠。

此舉日前引發波索納洛支持者強力反彈,許多網路法律以及人權專家也擔憂,這項決定實為一種潛在的危險,更是威權主義的權力擴張,有可能被濫用於審查合法觀點和影響大選。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平衡行為。」美國NGO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分析師弗來德里奇(Friedrich)表示。「努力保護巴西民主制度的完整性和言論自由的同時,也要確保網路安全。」

儘管如此,此舉還是受到許多巴西人民的歡迎,他們認為這是打擊波索納洛支持者大量散佈假新聞的必要工具。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皓筠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