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與太陽?從統戰偶像劇《東北插班生》看中國軟實力的侷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論是「硬派戰狼」或「軟派插班生」,上述這些文化統戰產品無論調性,其發揮的「說服力」可能相當有限。因為某種程度上,中國有著「說不好中國故事」的先天不良與後天失調問題。
文:劉又銘
對台灣人而言,「光輝十月」的節慶氣息,雖已因周休二日政策下的舊有國定假日縮水而沖淡不少;但對海峽彼岸的中國娛樂圈而言,10月「國慶」連假,是除了農曆年外,全國上下的大事。尤其今年的十一長假,適逢中共20大會議前夕,是「習大大」決戰下一個10年,甚至「秋千萬世直到永遠」的關鍵時刻。
無論作為「黨國」側翼還是下限的中國影視產業,更是在十一長假摩拳擦掌。一方面,想好好大撈一筆,稍稍彌補這兩年多來「清零封控」的損失;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藉此表忠,讓各式戰爭片、歷史片、動作片中,先進的飛機大砲、無私奉獻的正面形象與齊心抗疫的和諧社會,占據所有中國人的休閒娛樂時間,培養豐沛的正能量,集體稱頌主旋律。
從《戰狼》到《東北插班生》:中國統戰劇的全面進化
但除了從《戰狼》宇宙開始延續,今年又出現,以中國民族主義為號召,強調正義的軍人或外交官,在非洲拯救同胞這種老哏的故事《萬里歸途》還能支撐票房外,中國的封控政策還是讓院線片幾乎應聲倒地。這讓不只在非洲,連在英國也能打,簡直比葉問還能打的中國外交官爆打香港抗議者,也比眾多中國電影更能奪得大眾的目光。然而,一部叫《東北插班生》的中國網路連續劇,打破了這種沉悶。
《東北插班生》表面上只是一部老哏到不能再老哏的校園青春喜劇,同時有著全球該類型劇都有的青少年糾葛、笑料與寄宿學校社會心理問題。但特別的是,編劇又能把握各種「刻板印象」的鋪陳,將其巧妙的作為「族群融合」與「統戰思維」的材料,來進行編排。男主角作為虛張聲勢又愛耍嘴皮的東北人,被送到了澳門的寄宿學校就讀。南北差距、語言衝突,當地人聽不懂他的普通話,他也有著一口糟糕的粵語。
但最終,主角威能可以讓他發揚「中國男子漢」的男子氣概。拳打台灣柔道冠軍之餘,還順便「教化」一下台灣同學莫要「數典忘祖」;作為北方人的優異球技,則讓主角贏得口操廣東話同學的尊敬。更重要的是,澳門本地出生的老師,則要哭訴學習葡萄牙語、是為殖民地人的悲哀。另外,還要補上一個泰國混血男同學就是要神態嬌柔近似跨性別人士;而且,因為是泰國華人,所以肯定有尊貴的泰國皇室親故。
最後的結局,則是東北人、廣東人、澳門人、台灣人和泰國人,所有人都在中國的土地上,當中國的旗幟冉冉上升時,順便淚流滿面一下。
《東北插班生》的成功,其劃時代的意義在於,中國統戰劇終於跳脫「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悲情,開出了結合娛樂與宣傳,並且深刻把握兩者平衡的產物。雖然當代影視分析還是服膺「悲劇是戲劇的最高形式」這句源自希臘時代流傳至今的說法;但正如「新台語歌」的研究顯示,悲情終有時,不然只會彈性疲乏。
從《戰狼》到《萬里歸途》,這種「百年國恥式的收復失土民族主義」悲情,到了《東北插班生》的當下,真正轉化成了洋溢樂觀信心的輕鬆校園戲劇。
除了《戰狼》或《萬里歸途》這種硬梆梆、赤裸裸的民族主義強國宣傳外,《東北插班生》讓中國當代影視產品的賣點,從時裝劇的語言文化相似性,到古裝劇仙俠穿越的文化吸引力,真正脫胎換骨進入實質的文化商品統戰。透過劇情的鋪排,一個「中國北方主體、中國南方與周邊跟隨」的「眾星拱月與萬邦來朝」巧妙穿插其中。
《東北插班生》系列影視作其實在2020年前已拍過兩集電影,2022年以網路連續劇再出發,在年輕主角群幾乎都是素人演員的情況下,照樣在中國市場開出紅盤,可想見其主題與劇情受歡迎的程度。
側面觀察中國電影評論網站《豆瓣劇評》中的相關討論,我們可以發現,這個過去曾聚集大江南北酸氣逼人文青知青,對本地影視產業絲毫不留情面通常極其嚴苛的網站,這次對《東北插班生》不僅給出了7.7的高分(喜劇、「陸劇」超過7分都很困難),而且多數評論者是真心真意覺得,該作是「校園青春喜劇與民族統戰大業的完美結合」;或強調「可惜大環境不允許(來台灣拍片),不得不把台灣校園背景轉換成澳門」;甚至認為「台灣哏、東北哏、東南亞哏多元並呈,比說多少『兩岸一家親』都有用」。
統戰偶像劇的軟實力極限
但《經濟學人》知名的中國文化與政治專欄「茶館」(Chaguan)就提醒道,《東北插班生》作為一種「泛中國統一少年幻想」(this teenage fantasy of pan-Chinese unity),與任何此前販售國恥和暗巷吹哨壯膽的戰爭片一樣危險。
尤其若還是以一個「兩岸三地」的大框架來看,已經歷傘運、反送中等事件的29歲以下香港年輕人,只剩下2%在受訪時願意稱呼自己是中國人;相較之下,30歲以上受訪的香港人,也只剩下5分之1願意對外國人稱自己是中國人。
更不要說我們熟悉的台灣本地,「中國認同」也在軍機擾台頻率激增,與8月針對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軍演後每況愈下,《東北插班生》這種「五族共和,其樂融融」的劇情,對周邊地區的港台人而言,更是近乎明目張膽的意淫。
若我們要學理性分析《經濟學人》所謂「泛中國統一少年幻想」的危險性,Joseph Nye廣為人知的「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或許是不錯的工具。Nye認為,「軟實力」以吸引力為基礎;而這樣的吸引力,奠基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魅力。所以軟實力的吸引力,就是建立在你的文化、理想與魅力,能不能「讓別人想要你想要的東西」(Power is simply the ability to affect others to get the outcomes you want)。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