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本書將從心理學、腦科學甚至基因的角度,分析人在心理學實驗所設計的賽局情境中會如何行事,藉此了解惡意其實是一把握在你我手中的雙面刃,可以是為了支配他人,也可以是為了反對他人的支配。
文:賽門・麥卡錫-瓊斯(Simon McCarthy-Jones)
惡意與自由
理性規定了我們該為了生存與繁榮怎麼做。但對此我們既不用喜歡這些方式,也不是非得遵守。我們是一種可以對理性發火的理性動物。我們可以渴望別的東西。一如哈佛心理學者出身的精神導師雷姆.達斯(Ram Dass)所說,比起正確我們寧願自由。
我們只敢用惡意瞄準其他人類嗎?抑或我們膽敢冒大不韙,直接大逆不道地挑戰啟蒙主義跟抽象的理性?古代的以色列王亞哈(Ahab)就敢。「不要跟我說什麼敬天畏神,兄弟,」他在我們的耳邊怒吼,「太陽敢侮辱我,我照樣把它打下來。」一隻敢於拿著惡意對邏輯、對自然法則、對宿命出手的生物,將會是一頭悲劇性的野獸。但如我們將看到的,這種看似暴虎馮河的行為,也可以帶來好處。我們可以將璀璨與悲慘集於一身。
哈佛心理學者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主張,人類面對全球性重大問題的解決之道,存在於理性之中。這看法呼應了啟蒙主義原則所說,我們必須運用理性去理解世界,克服自身愚昧的論點。在對信仰、權威與直覺不屑一顧,認為這些東西是「幻覺生成器」之後,平克主張在做決定時,使用理性是「無可退讓」的底線。
只可惜告訴人應該怎麼做,往往會得到反效果。在一項由耶魯心理學者史丹利.米爾葛蘭姆(Stanley Milgram)所做的研究中,某位科學家會指示受試者去增加對另外一名受試者的電擊強度,表面上為的是幫助後者學習。百分之六十五的受試者會在達到四百五十伏特的最高電壓後繼續施加電擊。但二○○九年一次這項研究的部分複製發現了一件怪事。當科學家指示動搖的受試者「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的時候,所有人都選擇了抗命。這種現象的一個解釋,要從「自決理論」說起。自決理論認為,獨立自主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心理需求。我們需要感覺到自己是自身命運的主人,我們需要感覺到「自己有得選擇」。
Autonomy(自治)一詞最早是被用來描述有獨立法律的希臘城邦,其字源分別來自希臘文的autós(自己)跟nomos(律法或規定)。用在人類身上,自治便衍生出獨立自主的概念。獨立自主的人類個體,是啟蒙主義的產物。自主的個體並不是不受外在的影響,但可以在深思熟慮後認同或反對那些影響。他們除了自我要求以外不受任何規定約束。他們可以運用理性與理性思考去導引自身的行為,藉此讓其符合自身的價值。
一個人能自治到什麼程度,我們不得而知。但在自治這種觀念看似平靜無波的水面之下,游動著深邃而未解的各種問題。我們的價值在什麼程度上,是真正屬於我們的價值呢?為了某人好而去限制某人,一定都是不對的做法嗎?認為「自我」可以選擇的觀念說得通嗎?把人視為自治的存在去對待,是很糟糕的做法,但其他做法是糟糕中的糟糕。
我們對於自治的需求,可以用「叛逆」(reactance)的概念去衡量。叛逆指的是遇到自由被限縮時,個人的反應強度。曾高喊過那句名言「不自由,毋寧死」的派翠克.亨利(Patrick Henry),就很有機會成為歷史上的叛逆冠軍。叛逆的強度因人而異,也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中起起伏伏。任何當過父母的人都知道,叛逆的高峰會落在「恐怖的兩歲」與青春期。而任何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爸媽一旦老了也可以相當叛逆。
但這種會被人拿來威脅的自治需求,一開始是怎麼出現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今天我們完全沒有自由意志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會不會對自身的行為變得毫無責任感?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話說,如果自由意志不存在,那活在世間是否就百無禁忌了呢?這種猜想在二○○八年一項由凱瑟琳.佛斯(Kathleen Vohs)與強納生.史庫勒(Jonathan Schooler)主持的研究中,受到了檢驗。
在他們的研究中,受試者閱讀了由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得主法蘭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所著《驚異的假說》(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一書的若干段落。其中一組人讀到克里克宣稱聰明人現在相信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象。另一組人讀到書中跟自由意志完全無關的段落。之後,學者讓兩組人接受數學測驗,並讓他們有機會在過程中作弊。結果是有接觸到克里克反自由意志觀點的第一組人,作弊的比率較高。佛斯與史庫勒的結論是,人一旦對自由意志失去信心,社會不樂見的行為就會受到鼓勵。這當中的邏輯是,沒有自由意志就沒有責任感,沒有責任感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隔年另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了進一步的證據可支持上述結論。美國心理學家洛伊.包麥斯特(Roy Baumeister)團隊請兩組受試者分別閱讀支持與反對自由意志的句子。被誘導對自由意志喪失若干信心的人會變得較不願意助人,而較願意展現攻擊性。這是個令人憂心的現象,因為這會讓社會大眾覺得人生操之在己的部分變少了。至於這一點會影響社會體質到什麼程度,還有待我們更進一步去了解。
客觀上不論自由意志究竟存不存在,主觀上我們大都覺得自己擁有這種東西,而且將之捧在手掌心,視若珍寶。自由的感覺一旦受到威脅,我所謂的《英雄本色》效應就會遭到觸發,那代表我們會產生動機要去收復我們失去的或正受到威脅的自由。看過《英雄本色》電影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梅爾.吉勃遜所扮演的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是如何慷慨激昂地號召蘇格蘭的子弟兵:「他們或可奪走我們的生命,但他們永遠奪不走我們的自由!」華萊士接著在戰場上衝鋒,為的正是從英格蘭人手中搶回他們原本的自由。
Tags:
2023「Taispo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全新升級,讓運動不只是運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將於3月22日至2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辦,共有160家企業參展,使用800個攤位。本次展出內容不僅涵蓋多元的運動及健身用品,還有更多運動科技產業進駐,在展覽開始前先由我們帶各位讀者搶先認識優質參展廠商。
傷病纏身難健身,引進新設備造福同路人
核心引力科技是台灣唯一獨家代理美國低傷害TOTAL GYM GTS引力設備的代理商,將不同於傳統的健身設備引進台灣,並提供獨家的高達三十幾種針對引力訓練的健身課程設計,針對台灣想學習引力訓練的教練與開設引力工作室的創業人群,提供每年不定期引力國際教練證照培訓課程。
和很多不擅運動的人一樣,核心引力科技創辦人Sasha曾經嘗試了各種時下流行的健身房課程,但大部分都覺得太困難不適合,直到她偶然接觸Total Gym的課程後,被多變的課程和有趣的內容吸引,其中最特別的器材ELEVATE Encompass,是一台100公斤以上的全功能健身機械,其中最大特色是可直立摺疊收納,一台就可以開始授課,非常適合小型工作室或租金壓力較大的城市健身房。對Sasha而言,能夠讓一個討厭健身運動、有舊傷的人堅持下去,甚至可以透過強度不小的健身恢復健康,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回台後Sasha決定將Total Gym引進台灣,讓更多民眾瞭解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健身器材,同時也幫助健身房優化設備,讓整個健身產業跨出更大一步。

你我都能當「管」長 轉型打造雙贏
「現在各行各業都有數轉型的需求,健身產業也不例外。早期賣課程得靠業務推銷,櫃台也需要配置輪班人員以維持營運,消耗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並且消費者也不喜歡被騷擾。」FITBUTLER健身管 的CEO陳暐翔說。
FITBUTLER健身管 把痛點轉化成甜蜜點,透過提供客户後台管理系統及打造專屬APP,從會員管理、會籍方案、數據報表、自助門禁系統到體測數據等,整合前後端一條龍服務,為營運者與消費者雙方提供更便利的運動健身環境。
除了會員制度透明化,FITBUTLER健身管 也打破以往需要綁年約、買固定堂數的消費方式,推出「月訂閱制」模式供業者使用,以迎合現代更具彈性的消費傾向。「我們持續關注國外健身產業趨勢,並將值得學習的地方內化到系統與服務上,希望能成為台灣健身業的推動者。」
FITBUTLER健身管目前已與全台灣近百家健身房、工作室合作,服務超過六十個台灣本土和國際級連鎖健身品牌。

高中死黨赴日奇想,要成為健身夥伴們的好夥伴
運動完的飲食,比運動還重要,「JUMKICK」是少數開發乳清蛋白的台灣本土企業,目前在全台各大運動中心、民營健身房設置專屬販賣機,讓民眾便於取用,而這樣的創新,來自兩個高中就認識的老朋友。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去日本玩,對他們的自動販賣機文化很感興趣,後來就跟我們的運動習慣做結合,想研發補充體能用的飲品。」負責人邱政惟笑說:「一開始很土法煉鋼,直接買一台販賣機來研究,想起來很瘋狂。」
在外健身要準備高蛋白飲品是一件挺麻煩的事,但JUMKICK的販賣機只需行動支付或嗶卡,等待約20秒就能取得一杯適當份量的飲品,對於健身族來說相當方便。
目前JUMKICK的機器已遍佈台灣各大運動中心與健身房,富有設計感的外觀讓機台自帶高級感,完整的官網介紹、檢驗報告與保險資料讓客戶很安心,「其實JUMKICK 2017年才成立,但我們想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經營決心跟用心,而且機台已經更新到第三代,可以透過遠端控制做到最快的故障排除,JUMKICK會盡全力為客戶做到最好,並立志成為健身房標配。」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產業菁英要讓台灣看見不一樣
至於想帶給參展民眾什麼樣的體驗,健身管希望能透過現場的軟體展示、模組互動,讓創新服務推向全世界。JUMKICK則預計會推一台機器到展場,「利用20秒的時間沖泡、洗滌,我相信看到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超級方便,花幾十塊就可以搞定,要讓大家更實際體驗到補充高蛋白並不困難。」而核心引力科技希望將Total Gym的主要產品ELEVATE Encompass帶到現場,期待讓所有愛好運動的人,認識這台適合更多人使用的健身設備,開啟自己健康的大門。
今年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首度籌組「運動科技」專區,配合行政院「台灣運動×科技行動計畫」,聯手新創業者,建立亞太運動科技的國際據點,同時為了讓民眾有最好的沈浸式動態體驗,展中也規劃有動靜串聯的週邊活動,如產業論壇、戶外運動休閒體驗區OutdoorTaipei、數位運動網紅擂台賽等,預計用完整的運動產品線吸引國際買主,讓台灣的運動科技產業持續領先世界,將台灣打造為運動科技王國。
★了解更多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資訊:https://www.taispo.com.tw/zh-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