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人馬老化,中共政壇未來恐走「老人政治」老路,中國民眾五味雜陳

習近平人馬老化,中共政壇未來恐走「老人政治」老路,中國民眾五味雜陳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採訪中共20大的媒體記者們看來,不論新人事名單,還是胡錦濤被「請」出場,驚悚度都不低。其中,新人事透露著強勁的習近平意志,而且強得有點出乎預料。一位外媒駐北京記者直言,在未來這個「新時代」,真的要用「新方式」看待習近平的用人了。

習近平人馬老化,中共政壇未來恐走「老人政治」老路

(中央社)學者指出,中共20大常委與委員名單反映人事老化,21大之後可能會出現1980年代的老人政治,重現鄧胡趙之間的關係。

20屆一中全會昨(23)日公布的新一屆中共領導班子,從常委年齡來看,年齡最大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69歲),最小為現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丁薛祥(60歲);政治局委員中,年齡最大為突破「七上八下」的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72歲),最年輕的是1964年出生的李書磊、李干杰、張國清、陳吉寧,4人都為58歲。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新的名單反映出人事老化,沒有一個幹部是如同當年胡春華進入政治局才50歲左右初頭的人,最年輕的1964年的幹部都是接近60歲的人。

寇健文指出,1964年生的這4人是否能當習近平的接班人要打問號,因為年齡太接近,再過5年已63歲,接班風險很高,且現也不清楚習打算做幾任,他們都不像真正習近平接班人的味道,沒有人是以接班人預備人選在培養。

寇健文形容,這一屆的名單安排是「習近平的專屬執政團隊」,以往習近平跟其他領導人的關係是長官與部屬,現在看來這個跡象更明顯。

寇健文並分析,如果習未來又再延任,因現實的體力問題等因素,中共21大之後可能會出現1980年代的那種老人政治。最高權力在老人身上,老人不擔任正式職務,但執掌大局。

就如,1980年代鄧小平、胡耀邦與趙紫陽之間的關係。鄧小平雖沒當總書記,但大權在他手裡,重大事件由鄧決定;日常工作、接見外賓等工作由趙紫陽、胡耀邦執行。

除此之外,在這份政治局委員的名單中,現在進入新形勢的關係,過去書記處的分工、政治局委員的分工,可能無法完全用慣例來看,這是後續值得注意的問題。

他提到新「入局」的現任國安部部長陳文清,指出陳文清又是新一屆公布的中央書記處書記,以往政法系統只有一人,而現任的公安部長王小洪也是中央書記處書記(但王小洪未「入局」),所以還須觀察會如何分工。

是陳文清調到其他黨務系統部門工作,還是他會以國安部部長身分進到書記處,又是政治局委員?寇健文認為,如果他還是當國安部部長,就反映了這次20大政治報告裡,提升了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另一名值得注意的人物為現任福建省委書記的尹力。寇健文分析,尹力是公衛醫生,若疫情還是大問題,由尹力的專長與資歷,猜測可能接棒國務院副總理執掌衛教。

寇健文指出,這一次人事的預測中,常委的部分涉及習近平的個人偏好,以及其如何看待政治忠貞度的問題。但是,政治局委員方面,還是有脈絡可循,年齡與資歷還是重要參考指標。

RTSCI108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中共20屆一中全會23日選出新一屆7名政治局常委,排名第1的習近平(中)如預期三連任總書記,其餘6人依序為李強(左上)、趙樂際(右上)、王滬寧(左中)、蔡奇(右中)、丁薛祥(左下)、李希(右下)。

中共20大後,中國民眾迎來五味雜陳的新時代

(中央社)在一片驚嘆中,中共20大及20屆一中全會昨天終告落幕。在體制內的人們看來,接下來10年才是真正的「習近平新時代」;而普通中國民眾心中,迎來的可能是個五味雜陳的新時代。

特別是,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疑似被強行帶離20大會場的畫面,除了為這場政治大戲帶來最後的高潮,也透露著一個訊息:舊時代過去了,新時代到來了。

從前天揭曉的中共第20屆中央委員等名單,到昨天公布的政治局常委、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以及中央軍委副主席、委員名單,都顯示了三連任總書記的習近平全面貫徹意志和理念,把整個中國朝他設定目標前進的決心。

在採訪中共20大的媒體記者們看來,不論新人事名單,還是胡錦濤被「請」出場,驚悚度都不低。其中,新人事透露著強勁的習近平意志,而且強得有點出乎預料。一位外媒駐北京記者直言,在未來這個「新時代」,真的要用「新方式」看待習近平的用人了。

但這位記者不忘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如果習近平將來也能用「新方式」來治理國家,那他的「新時代」會好很多。

這位外媒記者的話,似乎也是中國民眾看待習近平三連任,心中五味雜陳的原因。過去5年,不少人因為習近平對外的強硬態度高聲歡呼,深感中國人在老外面前腰桿直了;但也有不少人因為他主導敲打資本及特定行業,以及這3年的「動態清零」,日子過得比較辛苦。

相較於外媒,中國體制內的人們,對習近平三連任及人事上的大勝,顯得平靜許多。當然,有較大的原因,是因為不敢說,更別談吐露心聲。

北京一位體制內人士,還是願意就此事和記者聊幾句。他說,看到這個結果,大致能作出個結論,那就是「方向不變,一切照舊」。

這位體制內人士指出,這些人(指新人事)都是習近平的「自己人」,用得越多,代表習近平要朝相同方向走下去的意念越強。再看看他用「自己人」的比例特別高,「大方向能轉彎嗎?不可能」。

至於一般中國民眾,不少人中午都看了一眼新出爐的政治局委員、常委名單,反應各有不同。似乎,多數人漠然以對;有些人想說卻說不上來;也有人覺得「求穩」總沒錯;另外有人搖頭嘆息。

這當中,思想傾向自由派的民眾反應最明顯。不少人翻牆到境外網路平台開罵,直指中共20大的人事新布局「太離譜」,對中國的未來感到悲觀,加上相同立場的海外華人加入討論,氣氛大有炸鍋之勢。

他們也有一些人,選擇在中國國內網路上,用諸如「那就這樣吧」的隱諱字句,吐露心中的無奈。抱怨時,大家用字遣詞十分小心,深怕一不小心,不是聊天群被封,就是自己的帳號被封。


“中共二十大”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