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爭力排名 台灣第11:工時比61國平均多197小時

全球競爭力排名 台灣第11:工時比61國平均多197小時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高階經理人更認為台灣經濟面對景氣循環的韌性強度很高,報告中台灣每年平均工時2116小時,比61國平均值多197小時。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5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在61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11,較去年第13名進步2名。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僅基礎建設下滑1名,其他都有進步;尤其是企業效能中的「平均工時」,台灣勞工更以每年平均工作2116小時,排名全球第10,貢獻卓著。

相關報導:台灣競爭力連3年退步 國發會:太陽花學運拖累

中央社報導,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中心公布2015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在61個受評國家中,台灣總體排名進步2位,排名全球第11名,回到2013年水準,在亞洲僅次於排名第2的香港與第3名的新加坡。

評比分為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4大項。除了基礎建設從去年的第17小幅滑落到第18外,其餘3項排名都上升。

政府效能方面,從去年的第12位回升到前10位,排名全球第9;經濟表現也從第14位上升到第11、企業效能也從第17上揚到第14位。在細項方面,國內經濟表現成長最為亮眼,從去年的第21位大幅升到第9位,財政政策也維持在去年的第4高位,中小企業發展、高科技出口、高等教育水準、人均研發等都有不錯的表現。

蘋果報導,我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稱,IMD報告中,1/3是訪問具國際業務經驗的高階經理人,2/3則是經濟數據,因此反映的是去年全年資料。

吳明蕙也說,IMD的報告各細項中台灣的實質經濟進步最多,由27名升高到11名,高階經理人更認為台灣經濟面對景氣循環的韌性強度很高,有趣的是,報告中台灣每年平均工時2116小時,比61國平均值多197小時,成台灣競爭力提高的原因之一。

對於政府效能中表現最佳的財政部分,財政部長張盛和說,財政部過去一年推動富人回饋稅與提高非自住稅率,希望達財富重新分配的目標,應是這方面的努力獲國際肯定。

自由報導,經濟部長鄧振中在經濟委員會上表示欣慰」,其中,政府效能方面排名往前,鄧認為是政府在透明化、公眾參與上都有所進步,是對政府工作人員的鼓勵。

鄧振中認為,大家都很關心政府績效,政府也在努力改進,包含透明化、公眾參與都進步很多;基礎建設則不全然是技術方面,研發面可能還需要強化,整體來說,「能夠進步是好消息。」

狂賀台灣競爭力上升到第11名感謝所有台灣的勞工名次的進步GDP的上升說明了百毒不侵不過是雕蟲小技你們的肝永遠沒有極限才是最偉大的在此強烈建議工時薪資比也要納入評比因為我們一定是第一名有詩為證 :我們的物價超過美…

Posted by 劉文雄(Liu Wen Hsiung) on 2015年5月27日

IMD全球競爭力 台灣進步2名至第11(中央社)
台競爭力進步 全球第11(蘋果)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 台灣在亞洲排第3名(自由)
全球競爭力 台灣排名第11(中時)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