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風吹】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過去這10年來,他為中國帶來了哪些「改變」?

【國際大風吹】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過去這10年來,他為中國帶來了哪些「改變」?
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習近平從2015年以來整頓軍隊結構強化控制,以及2016年向官媒表示要跟隨黨的路線及「跟黨姓」,使得媒體自由越來越少,有關習近平的官方宣傳越來越多等等。種種手段,讓他成為毛澤東以來最強勢的中國領導人。

中共20大邁入尾聲,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如果沒有意外,即將展開史無前例的第三段總書記任期,帶領中國走向下一個5年、10年,甚至掌權更久都有可能。習近平在2012年第一次當選總書記的時候,曾經喊出「中國夢」,要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

中共總書記 習近平

如今,在習近平即將繼續執政的此刻,這位打破慣例的領導人,過去這10年來,到底為中國帶來了哪些改變?中國有變得更好嗎?

經濟:上億人脫貧之後,能共同富裕嗎?

或許對一般人來說,影響最大的是經濟政策。習近平一上台,就把脫貧攻堅戰列為優先目標,希望達成所謂全面小康社會。後來在2021年,當局宣布任務成功,讓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將近1億人在8年內脫離絕對貧窮的困境,號稱創造了人間奇蹟。

所謂絕對貧窮,指的是收入不足以負擔最低水準的生活,吃不飽、穿不暖、無處可住。在中國,貧窮人口集中在廣大的鄉間地區,而當局設定的絕對貧窮線,是每人每年收入3218塊人民幣,相當每人每天收入8.81人民幣,以2021匯率換算差不多是台幣38元。

有分析指出,這個標準比聯合國設定的貧窮線要低。另外,紐約時報記者下鄉訪問,發現當局把隨時可能撤銷的政府補助,也算成了固定收入,似乎是為了達標而不惜創造數據。2020年5月,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更語出驚人,說中國還有6億人,也就是4成人口左右,平均月收入只有1000人民幣。

儘管全面脫貧的說法和數據真實性,可能要打一些折扣,貧富差距也是亟待改善的問題,但整體來說,中國在消滅貧窮上還是取得了驚人成就。同時,在這10年中,中國民間的電子商務和科技業者,在政府扶植下快速發展,改變了中產階級的生活樣貌,也帶動經濟轉型發展。

chart
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只是,在習近平執政前10年的尾聲,政府監管力道突然加強,從線上教育、金融科技到遊戲、電商、叫車服務,都遭到下令整改,都宣告經濟市場化的時代劃下句點,也讓本來就開始下滑的GDP成長,遭遇更大的阻力。

打老虎、拍蒼蠅:反貪腐與集中權力

同樣是一上台就宣示的重點,打擊共產黨內貪腐是習近平另一大政策目標。

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統計,從2012年底習近平當選總書記以來的10年,反貪腐立案件數超過460萬件,其中553人是所謂中管幹部,也就是副部級以上的高階官員,包括79名中共中央委員。套一句中國慣用語,就是從「蒼蠅」般的小官到「老虎」般的大官,都不放過,對一般平民百姓來說,確實贏得不小的支持。不過專家認為,背後也有其他用意。

政治大學政治系特聘教授寇健文指出,其實習近平早年在福建當官的時候,就已經兩度推動反貪,顯示他本身確實討厭貪腐,而現居美國的前中國維權律師滕彪則說,反貪一箭雙鵰,另一個目的是打擊政敵,鞏固權力。

例如,被當作反貪標竿案例的前司法部長傅政華,以及前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兩人在20大前夕都被判終身監禁,而官方對兩人的措辭特別嚴厲,指控傅政華「從未真正忠誠於黨和人民,徹底喪失黨性原則」,而孫力軍則是「在黨內大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可以看出對高官的審判,政治性多過法律性。

10年下來,我想他(習近平)大部分值得擔憂的政治對手,都已經在反貪腐運動中落網了,他會繼續打這張反貪腐牌,確保他能主導新一代領導接班。

詹姆斯敦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林和立(Willy Lam)

除了清洗黨內官員,安插自己的人馬之外,路透社報導也指出好幾種習近平集中權力的方式。

例如,自己主持好幾個領導小組,把總書記的經濟相關決策權拉到比總理還高、從2015年以來整頓軍隊結構來強化控制,以及2016年習近平向官媒表示要跟隨黨的路線及「跟黨姓」,使得媒體自由越來越少,有關習近平的官方宣傳越來越多等等。種種手段,讓他成為毛澤東以來最強勢的中國領導人。

鐵腕治理:打壓人權、數位監控、香港新疆

對媒體的控制,也凸顯出另一個中國10年來的變化,就是自由和人權更少了。人權觀察中國部研究員王亞秋表示,監禁異議份子、控制非政府組織、大規模的數位監控,還有網路言論審查,在過去10年來都變本加厲。

新聞的作用是什麼?新聞的作用是報導事實的真相,現在中國對新聞的控制是前所未有的。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創辦人 何頻

最鮮明的例子,出現在20大召開前夕。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各種中國熱門社群媒體上,幾乎沒辦法判斷民眾對習近平以至於政府的看法,因為審查力道實在太強。例如,微博上搜尋習近平,只會找到官方媒體的文章和影片,而這些貼文底下,雖然可能有幾百則留言,但9成以上都被當成不當言論,直接遮蔽,其他貼文則是直接關掉留言功能或完全擋住。

在擁有各種主題討論區的百度貼吧,搜尋習近平,竟然跳出依法無法顯示相關結果,相當荒謬。針對北京四通橋,有人掛布條抗議清零政策的事件,更是封殺到底。過往,如果有民眾在微信上討論政治敏感事件,通常會被禁言一天或一星期,但這次有很多人直接被永久封鎖。

報導也回顧,2011年造成40多人死亡的溫州動車追撞事故後,中國民眾在網路上大肆檢討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救援草率、處置不當。但現在,已經完全無法在網路上討論高階官員。

另一方面,鐵腕統治的態度,也展現在香港和新疆。對於香港民主運動,過去10年來的鎮壓力道越來越強,最終在2020年隨著港版國安法通過,讓香港的言論自由和司法獨立性受到嚴重侵蝕,等同宣告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而新疆維吾爾族的再教育營以及其他監控措施,也是在習近平任內決定實施。近幾年,在外國媒體不斷爆料後,引發國際輿論關注,但都遭到北京當局堅決否認。


“中共二十大”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