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今日本土新增2萬6336例、死亡62例:上週邊境檢出3例BQ變異株、確診者仍需隔離不能投票

今日本土新增2萬6336例、死亡62例:上週邊境檢出3例BQ變異株、確診者仍需隔離不能投票
Photo Credit:指揮中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羅一鈞認為,高原期逐漸脫離的趨勢下,BA.5變異株佔絕大多數的情形還會維持數週,後續就看有沒有新變異株造成國內本土的流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6357例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6336例本土個案及2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2例死亡。今日新增之本土病例為1萬2359例男性、1萬3962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今日新增6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5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60例具慢性病史、42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最年輕的死亡個案30多歲,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沒有接種過任何1劑疫苗。10月18日在家裡面有一些症狀後快篩陽性,也就近在診所遠端視訊看診,確診後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10月21日發現在家中昏迷、沒有呼吸心跳,經過衛生所醫師相驗確認死亡。主要死因就是新冠病毒感染,其他因素有提及慢性神經疾病。

歐美BQ家族變異株、亞洲XBB變異株需關注

羅一鈞表示,上週完成104例本土個案定序、50例境外移入定序,本土有92%檢出都還是BA.5,BA.2只佔8%。羅一鈞認為,高原期逐漸脫離的趨勢下,BA.5佔絕大多數的情形還會維持數週,後續就看有沒有新變異株造成國內本土的流行。境外移入的部分,除了BA.5還佔七成以外,BA.75排名第二、佔14%,其他的還有BA.2佔8%。羅一鈞指出,上週有檢出3例的BQ家族,包含BQ.1跟BQ.1.1,另外也有一般的BA.4,倒是沒有檢出國際上另外關注的XBB、BF.7。

8-1024_上週境外移入及本土Omicron變異株監測結果
Photo Credit:指揮中心

羅一鈞說明,上週檢出的新興變異株都是屬於BQ家族,BQ家族是在10月20日正式被歐盟CDC指定為重點的變異株,需要特別留意。歐洲有做過風險評估,雖然BQ家族的定序佔比目前約是一成到兩成左右,不過他們的模型預估,BQ家族在歐洲大概在11月中到明(2023)年初,可能會到80%以上,並成為秋冬主要流行的病毒株。

目前我國檢出的5例BQ家族變異株都來自歐美,羅一鈞表示,國際上除了西方國家關注的BQ家族,東南亞、亞洲的部分比較關注XBB變異株,現在在新加坡已經佔最多的檢出,預估在11月中或上旬會達到最高峰,且印度、孟加拉、尼泊爾、菲律賓、馬來西亞都陸續有檢出。所以,在亞洲可能不會像歐美一樣,由BQ家族取代BA.5,但台灣下一波的病毒株目前還很難預料。

指揮中心:確診者仍需隔離

社會關心確診者不能投票的問題,指揮官王必勝回應,10月13日以後沒有居家檢疫、11月7日以後沒有居家隔離,現在大概只剩下確診者有隔離的問題。中央選委會的說法是沒有剝奪大家的投票權,可以出門就可以投票,指揮中心則認為,確診者還是有隔離的必要,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這樣,目前不管是建議或強制,都還是建議確診者要做隔離。

王必勝表示,投票權很重要、人民的健康權也很重要,確診者沒有隔離會造成其他人的傳染,目前還是有隔離的必要。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翁世航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