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受困13人:我們的泰國洞穴生還錄》:藉由「野豬足球隊」口述,回到生死交關的救援時刻

《受困13人:我們的泰國洞穴生還錄》:藉由「野豬足球隊」口述,回到生死交關的救援時刻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受困13 人:我們的泰國洞穴生還錄》這部紀錄片的內容,透過採訪13名當時受困泰國清萊省睡美人洞中的「野豬足球隊」成員和教練,以及當時參與救援的國際潛水好手的現身說法,透露出當時新聞報導未被透露的救援過程,以及足球隊員受困期間內心的糾葛。

編按:本文為Netflix紀錄片《受困13人:我們的泰國洞穴生還錄》(The Trapped 13: How We Survived the Thai Cave))影評,文中會談及片中內容,若不想影響觀影樂趣,建議觀看後再閱讀。

2018年6月23日,12位「野豬足球隊」隊員和一位教練前往位於泰國清萊省美賽縣的「睡美人洞」(Tham Luang),回程路上,鐘乳石洞穴遭大雨淹沒,13人只得留在原處等待,受困了9天5小時後才被來自英國的潛水好手找到,而在泰國海豹隊員與多國潛水專家合作下,隊員和教練在7月8日至10日全數救出。

這起「睡美人洞救援行動」在當時引起全球關注,從印度學童到天主教教宗方濟都在為受困男孩們祈禱,而該事件也在日後被改編為電影、戲劇,包括2019年上映的《奇蹟救援》(The Cave)、2022年的《十三條命》(Thirteen Lives)和2022年9月推出的Netflix戲劇《泰洞救援》(Thai Cave Rescue),另外紀錄片則包括2021年由《國家地理頻道》製作的《洞穴救援行動》,以及2022年的Netflix紀錄片《受困13人:我們的泰國洞穴生還錄》(The Trapped 13)

《受困13人:我們的泰國洞穴生還錄》於本月初在Netflix上線,這部紀錄片長1小時43分鐘,透過時序方式,藉由隊員和教練埃克(Ekapol Chantawong)的敘述,帶領觀眾回到2018年6月23日那天。

AP_18183467006179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泰國搜救團隊於2018年7月2日於睡美人洞內搜尋失踪的12名男孩和一名足球教練

那日,12名男孩跟著埃克教練進行足球訓練;埃克表示,這些孩子大多來自貧困家庭,創立這個足球隊的初衷,便是讓孩子們遠離毒品,而當天練完足球後,大夥便計畫到「睡美人洞」探險,這也是對這群鄉下孩子們而言,最刺激的娛樂了。

「睡美人洞」之名和「南農神靈」有關,她本是一位公主,因和馬夫戀愛私奔而被追殺,不幸的是,馬夫在尋找食物時遭士兵殺害,公主也因太過悲傷而自盡,而「睡美人洞」的山區,外觀就如公主倒下的身軀,是故以此命名。

shutterstock_1417514291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公主倒下的身軀也成為洞穴取名「睡美人洞」的背景。

洞窟救援的「倖存者觀點」

《受困13 》補足了新聞事件背後「未被訴說」的故事,是本片最精彩之處,也滿足了四年前心中的疑問,畢竟新聞會報導洞穴位置、清萊省政府救難策略、國際潛水好手抵達等資訊,卻不會鉅細靡遺描述這群足球隊員與教練在那13天的煎熬與心境轉折,就如教練埃克片中開頭所說:「外面的人可能不會知道,也不可能體會我們當時的感受,也許真相跟外界預期有出入。」

本片泰籍導演韋德(Pailin Wedel)就提到:「好幾個孩子都覺得自己受到誤解。有些心聲,他們從未有機會吐露,當時我便領悟到,製作這樣一部紀錄片不僅可行,而且勢在必行。要探究這樁全球矚目的事件,倖存者的觀點至關重要。」這個「倖存者的觀點」也回應了當年針對野豬隊受困洞中的批評,例如有民眾質疑這群孩子低估了雨季的威力,然而「睡美人」外的招牌是標示「7月至11月雨季不能進入」,當日隊員們的到訪日期卻是6月23日,而針對有輿論指出教練埃克怎會帶孩子前往洞中,影片中也還原了當他們來到丁字路口看到水流時,是由眾人投票後決定繼續向前,並非是埃克的個人決定。

RTX6BWEO
Photo Credit:Reuters/ 達志影像
野豬足球隊教練埃克

而片中最牽動觀者情緒的,是透過隊員們的口述,還原那陷入洞穴僵局的13天心境,從起初男孩們覺得像是探險的一部分,到開始想念家人、感到害怕不安,甚至開始面臨崩潰邊緣,直到教練埃克下令隊員們按時挖洞以安撫躁動情緒,眾人也開始出現幻聽狀況,有人聽到小孩子玩耍的聲音,有人則聽到狗吠。

最為戲劇性地,便是當第十日(受困9日又5小時)攜帶的手電筒面臨電池耗盡時,埃克命令孩子們先關閉手電筒保持電量,在一片漆黑中,孩子們在教練提議下進行冥想,就在那靜默片刻,竟聽到了潛水員浮出水面用英文詢問「哈囉有人在嗎?」回顧那相遇的時刻,野豬隊員們竟不約而同笑著,憶起當時不好意思詢問是否能跟潛水員拿身上的巧克力棒,令人笑中帶淚。

(泰國海豹隊員分享找到野豬足球隊的那刻)

Screen_Shot_2022-10-26_at_11_17_09_PM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救難隊員在睡美人洞發現「野豬足球隊」的位置

找到「野豬足球隊」後的救援難題

之前有美國學者吉勒斯皮(Darria Long Gillespie)評論泰國洞窟救援時表示「年輕是他們幸運生還的優勢」,而看著片中足球隊員稚氣未脫的言語,真的能深深體會到當時這群才從孩童過渡到青少年階段的隊員們,除了年輕的體力,單純的心境或許也是獲救關鍵,例如大夥透過想像各種美味的食物彼此打氣、在挖洞時想像出洞能偷摘鄰居的橘子以振奮心神,尤其片中透過演員演出偷摘橘子的片段真的相當揪心;隊員們帶著幽默、真誠而坦白的口吻,也能感受到整個團隊的心理素質非常之好。

除了隊員們自述,來自澳洲、英國的國際潛水好手,也在本片中分享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來自英國的瓦倫坦(John Volanthen)和史坦頓(Rick Stanton)是7月2日首次找到「野豬足球隊」的兩名潛水員,不過隨即而來的,便是思索該如何將13人帶出洞穴。而透過國際潛水員的分享,才得知當初在新聞報導中,其實並未談及在出洞前,孩子們和教練其實是面臨著生死交關的選擇。

來自澳洲的哈里森(Richard Harris)和查倫(Graig Challen),身為麻醉師和獸醫的兩人,便透露「睡美人洞」的救援過程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未受過潛水訓練的孩子,若歷經長時間的潛水可能會面臨缺氧或驚慌,而一旦在洞穴潛水開始驚慌對就等於喪命,因此他們便思考能否將醫療技能運用於救援過程,也就是在潛入水中前,先讓「野豬」隊員們失去意識。

AP18205304216815
Photo Credit: APk/ 達志影像
因著在泰國洞穴救援任務扮演重要角色,查倫(右)哈里斯於2018年7月24日澳洲堪培拉售予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