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禁令發威,半導體設備廠ASMI對中國銷售預估大減四成

美國晶片禁令發威,半導體設備廠ASMI對中國銷售預估大減四成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中對抗持續升溫,日前白宮公佈的對中國晶片禁令逐漸發威,知名半導體設備廠艾司摩爾(ASML)預估對中國銷售將大減四成

美中科技戰日益白熱化,白宮對中國「晶片禁令」發威,荷蘭半導體設備商ASMI(非ASML)估計對中國銷售大減40%,而其他設備廠如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磊(KLA)、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則衰退5至10%。

ASMI對中國銷售將大減四成

近日美國發布新的晶片禁令,打擊中國半導體產業,削弱其在未來新科技,如人工智慧(AI)、衛星太空產業等領域的發展。分析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本次禁令加入美國盟友,範圍更大更廣,讓盟友得制定自己的法規,防止中國業者鑽漏洞。

目前美國半導體設備公司,需要獲得政府許可,才能夠出口設備到中國,這大大限制了中國製造先進製程晶片的能力,而該限制令除了購買設備以外,還擴及到半導體設備維修所需零組件,以及其它重要元件。

經歷過一連串美國發布的新規定後,《路透社》報導指出,荷蘭半導體設備廠ASMI將影響它在中國40%以上的營業額。ASMI發出聲明指出:「我們在中國的設備銷售佔2022年前9個月總收入的16%,一直是我們業務成長的一部分,中國市場對集團獲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過,另一家荷蘭規模較大的同業艾司摩爾(ASML)近日所公布的財報相當亮眼,2022年第3季度的收入為57.7億歐元(56億美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54.1億歐元。此成績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了10%。

艾司摩爾的淨利為17億歐元,而預期為14.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2%,但與今年第2季度相比有所提高。艾司摩爾也預估,今年10至12月的季度營業額,將穩定在6億至6.3億歐元左右,其中也包括其他的業外收入。

對此,花旗歐洲技術股票研究主管Amit Harchandani告訴《CNBC》,艾司摩爾近繳出的財報,經營實力反映出該公司的定位,而不受制於半導體的衰退週期。

艾司摩爾近執行長Peter Wennink近日強調:「由於通脹、消費者信心和衰退風險等全球總體經濟問題,市場存在不確定性⋯⋯雖然我們開始看到每個市場的需求不同,但對我們看到需求仍然強勁。」

應材、科磊和科林銷售額衰退5至10%

雖然在美國禁令出爐後,艾司摩爾正持續評估美國的出口管制法規。Wennink說:「根據我們的初步評估,新的限制不會改變艾司摩爾將光刻設備運出荷蘭的規則,我們預計對2023年整體出貨計劃的直接影響是有限的。」

此外,艾司摩爾的最大競爭對手,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裝置和服務供應商,主要產品為晶片製造相關類產品,在邏輯代工(Logic Foundry)、DRAM等晶圓製造、封裝設備上都排名首位。

應材主要業務面向廣泛能見度高,除了晶圓設備,還有顯示器製程設備(LCD、OLED等)。應用材料擁有完整產品線,如材料沈積(Create)、材料去除(Shape)、材料改質(Modify)、材料分析(Analyze)以及整合性製程方案及服務。

應材強調,晶片禁令將導致該公司今年第4季營收預計減少約4億美元,明年第1季的營收可能也會受到同等影響。另根據Evercore ISI分析師CJ Muse報告指出,2021年中國市場占應用材料總銷售額的29%,將受到衝擊;其他設備者包括科磊、科林研發、應材等半導體製造商的營業額,預計也將受到5至10%的影響。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