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西港打工陷阱鬧上國際,人蛇集團為賺錢拐騙台灣人進「詐騙園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小帥與阿峰在西港工作期間,家人曾經致電聯繫,確定他們真的在柬埔寨後一度想代為報案,但都被他們回絕。阿峰解釋:「那些人故意要講得那麼可怕想引起大家注意,真的沒有那麼誇張,至少我敢說西港、金邊沒有。」
文:陳家倫(中央社記者)
柬埔寨無疑是風險家的國度,位於柬國海岸線中段的西港,由東南亞度假勝地搖身變為「經濟特區」,但實為「詐騙園區」。講華語的各國年輕人在疫情期間遭高薪誘騙投入,卻換來死亡威脅的噩夢一場。《中央社》記者前往西港,一探柬埔寨淘金夢背後的殘酷真相。
柬埔寨是詐騙集團老巢,以往平靜無波,近來卻打工陷阱頻傳。一名園區幹部直指,仲介為了賺錢進行各種拐騙,做的人被騙不開心,不然就是能力無法勝任,人員難管理最終鬧出新聞。
這名園區幹部多年前在台灣因詐騙遭到通緝,後來轉往福建發展又遇上中國警方嚴打,約莫10年前將重心轉往柬埔寨。他簡單交代柬國的詐騙樣態流變,2014年至2016年以電信詐騙為主,2016年以後則以網路詐騙為大宗。
在他眼裡,西港向來就是一群「北風北」的人為了生活放手一搏的地方,基於這樣的自知之明,每個人工作都很認分。他感嘆,「這一行」在柬埔寨行之有年,過去大家齊心協力、目標一致,鮮少有內部矛盾。
他接著說,近年來中國公安嚴打境外詐騙,甚至熔斷柬中航線,中國人這幾年要來西港變得很難,加上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導致許多園區「缺工」,仲介就開始用話術騙通曉中文的台灣人來彌補缺口。
這名幹部表示,有些仲介為了賺錢,甚至連心智狀況有問題的人都在招募。他就曾遇到有情緒困擾、會自殘的員工,常無故哭鬧、嘶吼、甚至咬人,但這些人經仲介包裝、面授機宜,公司在「選工」時完全看不出來。
他說,有些人因為感覺被騙工作就不情不願,還有一些人憨直到根本無法勝任詐騙工作,園區的管理變得很難,所以就會打罵,或是將這些不好用的人「轉賣」,每轉賣一次價格就會墊高,才有2萬美元(近新台幣64萬元)贖金的事件傳出。

40歲的阿建是在柬國掃蕩行動中遭園區丟包的人,脫逃後一開始遲遲與家人聯繫不上,阿建便請居中協助的台商與他台北住處的派出所所長聯絡。所長一接起電話劈頭就問:「他(阿建)人憨憨,怎麼會跑去柬埔寨?」
阿建表示,當時在臉書(Facebook)認識人力仲介,「你問有沒有被騙,我覺得一半一半,就沒想到落差那麼大。」阿建講話不時停頓與結巴,從沒交過女友的他,因為園區「缺工」竟荒謬到被安排從事感情詐騙。
由於業績不好,阿建剛來時曾被打,那副被揍歪的眼鏡在受訪時仍戴著。但他強調,從1月1日抵達柬埔寨就只被打那一次,之後的老闆對他不滿頂多就是將他「轉賣」,他在西港短短9個多月共被賣了6次,「身價」已逼近2萬美元。
身高180公分、外型俊俏的小帥當初以為來柬埔寨是去賭場當荷官,抵達西港飯店入住幾天後,人家來「選工」他才知道原來要做詐騙。小帥說:「公司的人來飯店看到喜歡的就『投標』,我就被帶走了。」
小帥表示,開始工作之後,他發現在園區裡面的中國人幾乎都是自願來的,台灣人被騙的比例則有7成,但他立刻補充:「說被騙也是因為自己貪,然後是完全被騙嗎?我自己倒覺得比較像是『期望落差』。」
柬埔寨在掃蕩西港園區期間,不少園區為了暫避風頭轉移陣地,小帥趁著一陣兵荒馬亂逃走。但他說,在園區裡面跟大家已經有革命情感,所以不是很想走,很想知道同事們離開西港後的下落,看得到至少不會擔心。

與小帥一起逃出來的阿峰當初在台灣被「文字客服」工作招攬至柬埔寨,他表示:「我的確就是陪客人聊天嘛,只是不知道每天要上班14小時而且沒休假,完全沒有自由。」阿峰不認為自己被騙,而是覺得工作環境跟想的不一樣。
阿峰指出,每個公司的管理方式不同,有些很鐵血,有一些就很有人性。通常管理階層是中國人的就會比較狠,不聽話就會被打,「但會打人的公司真是少數」,相較之下台灣管理幹部就都用講的,基本上不會動手。
有別於其他對媒體血淚控訴園區惡行的當事人,小帥與阿峰談起在園區的日子,不全是負面看法,因為這份工作真的讓他們存到錢。小帥在西港5個月賺進2萬美元,阿峰2個月就到手7000美元(約合新台幣22萬3915元)。
此外,沉重的經濟負擔也讓他們遭受欺騙時能轉而調整心態。小帥有個小他4歲的弟弟因為小兒麻痺住在教養機構,但按規定只能住到30歲,他想著再不久就要把弟弟接回家自己照顧,才到柬埔寨來拚一拚。
阿峰在疫情期間失業,即使積極找工作無奈大環境不景氣,每一份都做不久,第一個孩子卻在這時接著報到。農曆年親友聚會讓他覺得自己凡事不如人,為了給家人過上好日子,便瞞著妻子遠赴異國。
小帥與阿峰在西港工作期間,家人曾經致電聯繫,確定他們真的在柬埔寨後一度想代為報案,但都被他們回絕。阿峰解釋:「那些人故意要講得那麼可怕想引起大家注意,真的沒有那麼誇張,至少我敢說西港、金邊沒有。」
小帥也試圖為園區辯解,他舉例,他們老闆很討厭女生賣淫,老闆總是勸那些女生,會講中文就是有專長,不用下海去賺。他還向記者強調,園區被掃蕩的時候,老闆還安排大家去住飯店,「你覺得老闆很壞嗎?」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柬埔寨詐騙頻傳,中央政府親征西港掃蕩園區,受困台灣人奔至大街呼救
- 柬埔寨西港「詐騙園區」難除根,受害者獲救後被移民局索要「贖金」才能離開
- 柬埔寨西港度假天堂變「詐騙園區」,沿路兩旁爛尾樓為中國夢碎做了註解
- 當詐騙與人口販運掛勾成為新興暴利產業鏈,誰是真正無辜的受害者?
- 柬埔寨詐騙國際營救:中國的「一帶一路」和台灣的「新南向政策」,都搞砸了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朱家儀
當風水成為我們的語言——跟著風水名師的腳步,重訪全球知名景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論古今中外,能夠永傳不朽的建築物,除了奠基於各地深厚的⽂化底蘊,和當時重要的哲學思考之外,其實也都依循著天⼈地合⼀理念,觀察當地的環境與氣候、為了服務使⽤者的需求⽽建設。
江名萱老師深入研究風水的契機,可以說是因為旅行所帶來的啟發——在旅行至北京故宮的時候,對於整個建築群落的方位、形狀、位置等都遵循著青囊經的原理所設計,有著強烈的感觸。
因此,原本就熱愛旅行的江老師,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走訪世界,考察各地的建築物。他發現,能夠永傳不朽的建築物,除了奠基於各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當時重要的哲學思考之外,其實也都依循著當地的環境與氣候、使用者的需求而建設,和江老師順應自然的風水概念不謀而合。例如巴黎的聖母院、印度的泰姬瑪哈陵等建築,都能在天人合一的設計下,達到一種平衡、和諧的效果,並且更好地利用自然的能量。
與天對話:巴黎聖母院
「建築物的存在,是要為裡面的人所服務。所以,所謂好的建築風水,其實是應天、應地、應時、應人制宜。」因此,雖然我們可以看到聖母院中央的玫瑰窗,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風水符號,代表光明、能量和生命力;聖母院的塔尖,也象徵著穩定、領導力,以及上達天聽的請求。但更重要的是,屬於宗教建築物的聖母院,為所有信仰著神的人們,所帶來的莊嚴、平靜感受。「聖母院營造出非常強烈的和諧的氛圍,你可以想見當時的設計師,在設計這個建築物及其所創造出來的空間時,所有的考量都是為了讓人的內在可以安靜下來、與天/神對話。」江老師指出。

巴黎聖母院建築風格是哥德式建築,它的建造開始於1163年,耗時超過200年。教堂的尖頂屋頂,不只是融合了各種藝術風格的幾何美學,更代表著天地宇宙之間的聯繫。這種尖頂建築形式,在古代被視為智慧和神聖,有向上流動的能量。象徵著天空和地球之間的聯繫,連接聚集天地宇宙之間,讓整個建築物更加神聖,充滿生氣和活力,並為⼈們帶來好運和幸福。
在古代文化的哲學中,太陽代表著宇宙和自然界的秩序、生命和創造⼒、上帝神性力量等等。所以在建築的設計和規劃中,必須要考慮季節的變化,和太陽的位置,以確保光線在建築空間中,可以達到最佳的利用。聖母院的三扇玫瑰花窗,被認為是世界上 最美麗的玻璃藝術品之⼀,當你走進聖母院中,透過玫瑰花窗所照進來的彩色光芒,加上吟誦詩歌的聲音,還有焚燒香料所產生的煙霧,體現了像是引導人們的心靈,通往宇宙智慧神性的力量,彷彿可以治癒和平衡我們的身心。
「整體而言,巴黎聖母院的每一項設計、每一處細節,都讓人感到非常平靜。」江老師又補充道:「這就是好的風水,所帶來的能量。」
深埋於地的愛:泰姬瑪哈陵
談完了聖母院,江老師又繼續分享她在泰姬瑪哈陵的經歷。「如果聖母院是一棟與天對話的建築,那麼泰姬瑪哈陵想要傳達的,則是一份深埋於地的愛。」位於印度的泰姬瑪哈陵,不只是印度文化的代表性建築,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泰姬瑪哈陵始建於1632年,耗時約22年完工,在建築風格上,它結合了印度傳統建築和伊斯蘭建築的元素,以白色大理石為主要建材,建築外牆有細密的浮雕和嵌花紋飾,表現了印度文化的細膩和精緻。在陽光照耀下,白色大理石的建築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展現出浪漫、華麗的氣息,「但是當你走進泰姬瑪哈陵之後,除了感受到它的莊嚴、神聖之外,還有一份濃烈的愛情。」江老師說道。
蒙兀兒帝國的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和他的妻子慕塔芝.瑪哈王后深深相愛,即使沙賈汗要前往戰爭的最前線,慕塔芝也會相伴在旁,兩人感情十分深厚。但令人惋惜的是,慕塔芝在1631 年的征戰途中難產而亡,沙賈汗在悲痛之餘,承諾為她建造天上人間、無與倫比的美麗陵墓——泰姬瑪哈陵。

這座象徵沙賈汗畢生激情和財富的美麗紀念物,每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觀,感受這份愛情的真切。「剛才講到聖母院有尖塔,我們可以注意到,泰姬瑪哈陵的屋頂也是尖頂,同樣象徵著天空和地球之間的聯繫。皇帝沙賈汗希望透過泰姬瑪哈陵向上連接,跟他⼼愛的瑪哈王后能夠永恆緊密在⼀起。」泰姬瑪哈陵在風水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利用水池來達到陰陽平衡的作用。「水是陰性的象徵,而白色大理石所建造的陵墓則是陽性,因此,水池的存在可以平衡建築物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陰陽能量,創造出和諧的能量和氛圍。」除此之外,江老師也認為在像印度這樣炎熱的地區,利用水池的清涼氣息,撫平人們的情緒、創造安定氛圍,進而幫助人們減輕壓力、放鬆身心。因此泰姬瑪哈陵也是一個「應天、應地、應時、應人而制宜」而建成的建築典範。
傳世六百年之作:北京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國古代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居所,建於明成祖永樂4年(1406),於永樂20年(1420)完工。占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整個建築群給人威嚴而神聖的感覺,是皇權的象徵。雖然紫禁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但依然保持著它的輝煌和美麗,其中風水的佈局,是紫禁城能屹立不搖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年永樂皇帝在建造紫禁城的時候,他要求紫禁城建築佈局形狀和方法,都要符合風水學中的宇宙觀,以及天地人萬物合一的理論。因此,紫禁城的主要建築,都建在南北的中軸線上,這代表著能夠吸收天地間的能量,東西方向的建築物較少,是為了可以利用南北向的通風和自然循環,達到環境的舒適感。
以紫禁城太和殿的設計為例,這個皇帝接近朝臣的宮殿,不僅考慮到太陽的位置、建築物的形狀、360度的方位等等,還有周遭的水源、水流、風向、陽光以及山水環境、生活機能等多個面向。例如太和殿的正門面向南方,就是為了要確保日照充足,可以為太和殿帶來更多的光線和暖氣。而在正午時分,陽光會直射在皇帝的龍椅上,讓這裡充分地接收滿滿的太陽能量。
青囊經中提到:「明地德,立人際,因變化,原始終,此謂之化成。」紫禁城風水設計,是創造出一個巨大的立體空間,裡面有陰陽、南北、前後、東西、左右、內外、動靜、虛實,是因為建築師/設計師能夠將這些元素完美的連結起來,因此成就了永垂不朽的紫禁城。而整個紫禁城的建築群,也因為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呈現出一種高超的的藝術美感。
「如果我們回到600年前,紫禁城建造之初,想必是永樂皇帝將想法、理念,與設計者溝通之後,所誕生的結果。他們當初的偉大理想是什麼?風水方法又是什麼?在整個建造的過程中,永樂皇帝和設計者之間的信任也是非常的重要。作為皇帝,永樂皇帝必須展現領導者的遠見和決策力,但又必須給予設計者充分的自由和支持。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如此一來,才能共同完成這件舉世無雙的建築作品。」江老師補充道。
「風水的學問,是全世界共通的,我們東方有陰陽五行術數之源的《河圖洛書》,西方也有由四元素和以太所對應而形成的梅塔特隆立方體。」建築設計最精彩、也是最核心的表現,就在於它如何讓人心的空間、建築的空間、自然的空間、宇宙的空間,互相連結滲透,能量循環不已。對江老師來說,無論古今中外,這些能夠矗立千百年之久的建築物,都是能順應著自然的脈動、四季的變化,讓建築引導著宇宙、自然的能量,為身在其中的使用者所服務,同時創造出最適合使用者的安適環境,使用者自然能夠感到心神平靜,從而展現宏大的精神面貌。江老師也相信,風水的千年智慧,是值得我們現代人細細研究、推廣的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