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瑞信宣布大規模整頓計畫,2025年前裁員9000人,捨投行業務轉向數位財富管理

瑞信宣布大規模整頓計畫,2025年前裁員9000人,捨投行業務轉向數位財富管理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洲金融市場存在隱藏性風險,瑞信今(2022)年第3季淨虧損遠超市場預估。瑞信宣布,預計2025年底前,總員額將縮減9000人,並積極尋求重要投資人挹注資金,維持集團現金流。

金融市場緊縮的態勢,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陷入困境。10月27日,瑞信宣布大規模整頓計畫,先向大咖投資人籌資40億瑞郎(41億美元);再對內部開刀,裁員9000人,並將營運重心轉成「數位財富管理」。

瑞信醜聞纏身,啟動裁員、籌資計畫

瑞信作為全球知名的金融服務公司,近年接連遭受打擊,如2021年3月的Greensill破產、4月Archegos基金爆倉,領導階層屢屢更迭,引爆連續醜聞事件。

而又受大環境影響,瑞信今(2022)年第3季淨虧損40.34億瑞郎(40.9億美元),遠超出分析師估計的5.679億瑞郎。10月27日,瑞信再宣布,計劃今年年底前裁員5%,約為2700人;預計2025年底前,總員額將縮減9000人,減為4.3萬人,並積極尋求重要投資人挹注資金,維持集團現金流。

目前,瑞信打算通過股票發行籌集40億瑞郎,而其中15億瑞士法郎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Saudi National Bank);此外,瑞信還同意將證券化產品部門出售給美國投資集團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和阿波羅(Apollo)。

瑞信強調,未來3年將剝離投資銀行部門,將這些業務更名為CS First Boston品牌的計劃,營運重心轉向數位財富管理,也會持續消減營運成本,他們預計2025年將省下25億瑞士法郎的成本,占其成本基礎的15%。

《華爾街日報》指出,他們一年裡進行兩次戰略性調整,正試圖從一連串的醜聞、營運困境中走出來。瑞信執行長Ulrich Körner說:「這是瑞信的一個歷史性時刻⋯⋯我們正在對投資銀行業務進行徹底重組,打造一間更簡單而穩定的業務模式,還更專注於客戶需求的新興銀行。」

不過,瑞信的危機仍未解除,分析師告訴《金融時報》瑞信的投行業務,將是行業內表現最差的投行,他們嚴重依賴槓桿融資和交易撮合的手續費等,才第3季財報陷入困境。

《金融時報》分析指出,瑞信已經砸了自己的招牌,儘管把投行業務出售轉而進攻財富管理,仍然迴避不了,客戶質問:「如果你把自己的資產管理得如此糟糕,你為我理財又能好到哪裡去?」

瑞信的領導階層由本來擔任瑞信資產管理部門及其英國投資銀行的部門主管Nita Patel,成為該集團新任執行長,並將在11月1日加入執行委員會。據該集團稱,前執行長Rafael Lopez Lorenzo因家庭原因而卸任。

瑞信宣布集團以上重大決策後,股價在27日早盤暴跌16%,今年來股價已腰斬。Vontobel分析師范迪提則對此談到,瑞信重建信譽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需要時間才會出現成果。

最後,受到近日瑞信、英鎊等事件影響,歐洲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Amundi)警告,英國政府應該為投資者和監管機構敲響「警鐘」,提醒他們金融體系有隱藏槓桿的危險。這也間接提醒歐洲各國隱約存在的金融危機。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