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鈷等再生能源需求高漲,礦產大國印尼考慮組建「電池原料版OPEC」

鎳、鈷等再生能源需求高漲,礦產大國印尼考慮組建「電池原料版OPEC」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圖說:印尼工人在挖礦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著再生能源成為趨勢,其重要原料身價水漲船高,而產礦大國印尼正研究組建類似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電池金屬原料聯盟。

近日產礦大國印尼有個計畫,它們正在研究組建「電池原料版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應對因再生能源趨勢而高漲的鎳、鈷礦需求。不過英國《金融時報》卻分析,印尼當地技術不足,且主要開採公司多為外國企業,將成為未來籌組聯盟的阻力。

印尼研究尋OPEC模式,組建電池金屬卡特爾

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而電池原料也跟著水漲船高。近日印尼正研究建立一個類似於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卡特爾(Cartel)架構之組織,統一規範、管理電池的包含鎳、鈷等礦物在內的重要原料。

卡特爾(Cartel):又稱為獨占聯盟、獨占利益集團、同業聯盟等,是一種壟斷集團,易發生於少數資源被壟斷的情況,為避免過度競爭導致的整體利益下跌,由生產類似產品的企業組成的聯盟,是卡特爾獨占組織的一種表現形式,典型代表就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印尼投資部長巴里爾拉哈達利亞(Baalil Lahadalia)告訴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我確實看到了創建OPEC的好處,包括管理石油貿易、確保潛在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穩定。印尼正在研究對我們擁有的鎳、鈷和錳等礦產形成類似管理方法。」

隨著再生能源逐漸取代傳統化石燃料,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影響力也將日益走弱,這也意味著新能源的原料,將主宰未來的能源市場。國際能源署(IEA)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加速全球石化燃料消耗,而如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等將在近10年內見頂。

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直指:「過去10年天然氣消耗量快速增加,我們認為天然氣的黃金年代已經結束,此外煤炭、石油走低,我們預計化石燃料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高峰。」

國際能源署在上周發布的年度《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報告中表示,未來再生能源投資在往後10年家成長50%,達到每年2兆美元,是當前化石燃料投資的2倍。

印尼技術不足,還要突破外企限制

再生能源的儲能設施等需求將會擴大,其中鋰電池產品已占有9成以上市占率,而鋰離子電池正極是鋰與不同金屬的複合氧化物,如磷酸鐵鋰(LFP),鈦酸鋰(LTO),錳酸鋰(LMO),鈷酸鋰(LCO)、鎳鈷錳酸鋰(NMC)、鎳鈷鋁酸鋰(NCA)等,負極材料主要為石墨或鈦酸鋰,電解質使用鋰鹽有機溶液等。

根據經濟部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報告指出,從鋰電池的正極材料來看,大致上分成3大類:鈷酸鋰、磷酸鋰鐵與三元材料。這當中重要的三元指的是「鎳鈷猛」或「鎳鈷鋁」3種金屬元素聚合物,而印尼鎳鈷礦正是出口大國。

以鎳礦來說,研究調查公司CRU的數據顯示,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鎳礦生產國,佔全球精鍊鎳供應量的38%,佔全球四分之一的儲量,而俄羅斯,加拿大和澳洲也是主要產地。

針對印尼要組建電池原料的卡特爾,《金融時報》分析,印尼首要面對的問題是,其提供的鎳礦是屬於初級加工的階段,大部分產出的成品是用於不鏽鋼的低純度材料,還需要進一步加工技術才有辦法成為電池材料。

而目前印尼當地主要開採商是外國企業,像是全球最大不鏽鋼生產商中國青山控股集團(Tsingshan)和巴西淡水河谷(Vale)等外國公司;這不同於石油輸出國組織中的沙烏地阿拉伯,它們的石油生產是由該國國營企業主導。這也意味外企恐成為印尼組建卡特爾的阻力。

為了突破外企的技術限制,印尼自2020年已禁止鎳礦石出口,以發展國內加工業,其政府正計劃對中間鎳產品出口徵稅,甚是向台灣鴻海合作建構電池生態系,目的是鼓勵的企業發展電動汽車供應鏈,預料在未來會有更多產礦大國呼籲籌組聯盟,藉此發揮地緣政治影響力。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