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在中共20大後與習近平會面,未來越南外交將更親中遠美?

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在中共20大後與習近平會面,未來越南外交將更親中遠美?
資料照片,為習近平與阮富仲於2015年11月6日在河內會面。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京一直盼望與河內關係能超越美越合作。越南富布賴特大學(FUV)國際關係講師阮成忠(Nguyen Thanh Trung)說,在各界猜測美國總統拜登11月中旬在印尼參加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後,可能歷史性訪問越南的同時,越共最高領導人先行訪華,也顯示河內目前將越中關係置於越美關係之上。

文:林柏宏

在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舉行會談後,越共總書記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於週二(11月1日)晚上返回河內,「圓滿結束」對中國為期3天的訪問行程。

根據中越官媒發布的聯合聲明,雙方在海上、經貿及反台獨議題上達成共識,希望進一步發展中越關係。

儘管美越關係近期看似升級,但觀察人士表示,阮富仲此趟訪華顯示越南目前更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但兩國在南中國海齟齬短期仍難解,雙邊長期的貿易不平衡問題也暫無緩解跡象。

據越南官媒越通社週二(11月1日)深夜發出的新聞稿,阮富仲在訪問結束後已致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我與越南黨和國家高級代表團對此訪取得豐碩成果,特別是雙方在各場會談和會見中所討論的內容感到十分滿意,相信此訪將為推動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關係繼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指明長期方向。」

阮富仲是於10月30日抵達北京的,成為中共20大結束後,首位訪問中國的外國領導人。不過阮富仲只在中國進行了3天的正式訪問,與原先越方宣布的4天行程不同,對此河內當局並未詳細說明原因。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與越通社報導,中越最高領導人於10月31日舉行會談,習近平授予阮富仲「友誼勳章」,並對他介紹中共20大情況,表示「對社會主義事業和中越關係而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同時也「重視越南在東協中的地位和作用」;阮富仲則說,他「完全贊同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兩黨兩國關係提出的重要建議。越南高度珍視和重視同中國的關係,將發展對華友好合作作為對外政策的頭等優先」。

中國與越南均屬共產黨專制國家,除了這兩國外,全球目前僅有寮國、朝鮮和古巴仍在共產黨獨裁統治之下。

對於阮富仲的北京行,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國際關係講師黃心光(Huynh Tam Sang)表示,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逾8個月並攪亂全球地緣政治秩序之際,河內當局認為最高領導人訪華有其必要,以防止中國不會在未來對越南構成進一步的國安威脅。

中越關係大於美越關係

黃心光告訴美國之音:「對於越南來說,阮富仲先生訪問中國至關重要,因為在烏克蘭戰爭對毗鄰大國的小國造成揮之不去的安全影響之際,這有助於加強這兩個鄰國之間的關係。越南也需要向中國保證,這個東南亞國家仍然高度看重中越關係。」

至於中國方面,有鑑於美國拜登政府逐步擴大印太戰略佈局,以聯合盟友圍堵中國的態勢明顯,也在美國太平洋論壇WSD-Handa擔任非駐地研究員的黃心光認為,北京亦希望藉由會見阮富仲,來阻止美越關係進一步升級。

黃心光說:「對於中國來說,這個強國充分理解越南在印太地區的戰略重要性,特別是當許多國家正在努力加強與越南的關係,迫使越南選邊站隊。由於越南被認為在美中競爭中搖擺不定,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可能會向越南確認,(類似)烏克蘭戰爭(的衝突)不會在越南上演。北京將繼續重視與河內的特殊關係,且身為大國的中國還需要強調美國在參與(印太)區域事務所帶來的迫在眉睫的威脅,以阻止河內與美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早在2008年,越南就與中國就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隨後又與美國於2013年宣佈建立「全面夥伴關係」,在越南對外關係上,這比「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低了兩個檔次,也暫未升格至美方先前提議的戰略夥伴關係。

北京一直盼望與河內關係能超越美越合作。越南富布賴特大學(FUV)國際關係講師阮成忠(Nguyen Thanh Trung)說,在各界猜測美國總統拜登11月中旬在印尼參加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後,可能歷史性訪問越南的同時,越共最高領導人先行訪華,也顯示河內將越中關係置於越美關係之上。

阮成忠告訴美國之音:「很多人熱議越南能否在中美之間找到平衡,但目前看起來越南較偏向中國。越南很看重與中國的關係,因為他們認為這有利於區域穩定。」

南中國海歧異未解

雖然中共與越共最高領導人會晤看似進一步鞏固了雙邊關係,但兩國長期以來在南中國海部分海域有主權爭議,不時導致關係緊張。

不過,中越官媒在阮富仲訪華後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已「就海上問題深入坦誠交換意見,認為妥善管控分歧、維護南海(南中國海,越南稱東海)和平穩定至關重要」,並說兩國同意「繼續推動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符合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南海行為準則」,也「不採取使局勢複雜化、爭議擴大化的行動。」

這份聲明是否顯示,中國將在中越領導人會晤後,減少其在南中國海的擴張動作?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的黃心光並不這麼認為,他說:「我預計中國的南中國海政策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中國領導人可能會對越南堅稱,中國不會在此爭議海域尋求霸權,但我們都知道中國領導人口惠而實不至可謂臭名昭著,所以中國可能會繼續在南中國海的人工島上建設港口、軍事前哨,甚至反艦系統。」

台灣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陳宗巖也與黃心光看法一致,表示即便中越領導人在會晤期間談及南中國海議題,也難以化解兩國在這塊具主權爭議海域上的矛盾,中國在海上的灰色行動可能加劇,而越南恐難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