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土新增2萬9922例、死亡81例:防疫新制7+n、5+n即將上路,解隔後無論快篩結果皆可外出

今日本土新增2萬9922例、死亡81例:防疫新制7+n、5+n即將上路,解隔後無論快篩結果皆可外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莊人祥指出,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民眾不論快篩結果都可以外出,並全程配戴口罩。同時,民眾也需要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場所,並禁止群聚的活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9977例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9922例本土個案及5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1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8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3例男性、38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79例具慢性病史、49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今日有1例較為年輕的死亡案例。

該名個案為1名40多歲的男性,本身有糖尿病跟慢性腎臟病,本身有接種過3劑疫苗。男子在9月下旬因為有咳嗽症狀而至診所看診,並服用藥物,而在9月29日則因為在家中昏迷而被緊急送醫。男子在送醫過程中經心電圖檢查後發現有心室頻脈的狀況。羅一鈞說明,心室頻脈是危險的心律不整情形。而男子經急診檢查後PCR陽性確診,但在緊急救治的過程中不幸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

此外,今日也新增2例兒童重症案例。

第1位是1歲的女童,本身沒有慢性病史,有接種過1劑疫苗。該名女童在5月13日曾經確診過新冠肺炎,10月28日開始有高燒等症狀,在10月30日至急診就醫,經檢查診發現有喉嚨紅腫、凝血功能異常等狀,因而懷疑是MIS-C。而女童在住院後照心臟超音波時,也被發現有冠狀動脈異常的情形,因此確診為MIS-C。目前女童仍在住院觀察中,但病況已有明顯改善。

羅一鈞說,該名個案在確診跟發病之間距離了168天,而大部分MIS-C個案在6週內就會發生,因而屬於罕見的情形。因此,羅一鈞建議家長仍需要留注意家中孩童是否有類似狀況。

第2位是10歲的男童,本身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接種過疫苗。該名男童在9月6日曾經確診過新冠肺炎,10月20日開始陸續有發燒、腹痛等症狀。該名男童在10月25日就醫檢查,初步診斷有發炎指數升高的情形,並確診為MIS-C,因此住院後也有給予藥物治療,目前該名個案已在10月30日出院。

單株抗體Evusheld前天到貨8272劑,目前國內庫存充足

另外,羅一鈞也補充新冠肺炎預防藥物的到貨情形。

羅一鈞指出,預防新冠肺炎的單株抗體Evusheld目前有一批已在前(1)天抵達,今日會安排驗收並入庫存。

羅一鈞說,Evusheld主要是讓免疫低下的民眾用來預防感染新冠肺炎,而國內的庫存有1297劑,而再加入本次到貨的8272劑,目前庫存看來十分充足。

防疫新制7+n、5+n說明

同時,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詳細說明11月7日與14日將上路的防疫新制。

首先,11月7日所實施的7+n,即為民眾在隔離7天後不論快篩結果皆可自動解隔離。莊人祥說,如果民眾在解隔之後快篩為陽性,仍然可以進到自主健康管理的階段,而在此階段不論快篩結果皆可外出,而期間只要有1天快篩為陰性即解除自主健康管理。莊人祥表示,11月14日上路的5+n方案,差別只在於隔離天數變成5天,但其他規定仍相同。

6-1103_非重症確診者自主健康管理天數說明

莊人祥指出,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民眾不論快篩結果都可以外出,但仍要全程配戴口罩。同時,民眾也需要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場所,並禁止群聚的活動。此外,期間如果有需要前往醫院探病或陪病,則遵守現行的醫療應變措施。另外,莊人祥也提醒,如果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有症狀且有就醫需求,仍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