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美國期中選舉:台灣背景候選人參戰加州、紐約,不讓亞裔變「啞」裔

2022美國期中選舉:台灣背景候選人參戰加州、紐約,不讓亞裔變「啞」裔
生於台灣的紐約州參議員劉醇逸在期中選舉爭取連任,10月8日參加皇后區雙十國慶活動發言時夾雜台語,炒熱氣氛|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紐約政壇台裔選將輩出,即將投票的期中選舉,聯邦眾議員孟昭文、紐約州參議員劉醇逸爭取連任,深耕地方多年的曲怡文聲勢看漲,有望成為首位台灣出生的女性紐約州參議員。而在加州矽谷,至少有6位具有台灣背景的候選人,台裔參政最積極的城市是蘋果公司總部所在的古柏迪諾。

舊金山矽谷台人參政,不讓亞裔變「啞」裔

(中央社)美國期中選舉8日投票,在地方選戰中,加州矽谷至少有6位具有台灣背景的候選人,台裔參政最積極的城市是蘋果公司總部所在的古柏迪諾(Cupertino)。

舊金山灣區的台僑組織「古柏迪諾台中友誼城市協會」4日晚間透過線上形式,邀請台裔候選人開講,鼓勵移民社區的民眾投票表達聲音。

尋求連任的古柏迪諾副市長趙良方(Liang Fang Chao)說,只有積極參與公民活動,亞裔在美國才不會被人忽視為「啞」裔。

趙良方在台北出生、幼時住過花蓮,父母是軍醫與護士。她自北一女中、交通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曾任教職與工程師。

趙良方提到,台灣是故鄉,每次參加僑界國慶雙十活動,唱國歌、國旗歌時覺得感動。她說自己從「內向理工女」、學生家長,轉成民選官員,在矽谷的從政歷程是從學區委員到市議會。

角逐學區委員幾乎是政治素人在美國參政的第一步。在加州,各學區委員會負責公立學校教材審查、監管約數百萬美元的財政等。

古柏迪諾今年有3位台裔人士競選中小學區委員。現任古柏迪諾市長的蒲仲辰(Darcy Paul)擔任副市長與市長多年後,轉投入競選學區委員,關注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後的教育問題。

蒲仲辰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得過州際盃游泳冠軍,父親蒲大宏1980年代在台著作托福英語教程聞名。他自述從台灣移民的父母身上學到克勤克儉及自律;他的妻子畢業於北一女和台灣大學,他哥哥是70年代長跑小將蒲仲強(Wesley Paul)、也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執業律師。

另一位是尋求連任的中小學區委員劉錦宗(Jerry Liu),當年他父母獲得抽籤移民的機會,來美國時他是一句英文也不會的小學生,看著父母辛苦打工,他一路念到康乃爾大學畢業。自己孩子在公立學校就讀,劉錦宗工作之餘,從關心教育而參與社區服務。

擔任教師近20年的喬百琪(Ava Chiao)首次參選古柏迪諾市中小學區委員,她的雙親在台灣是大學畢業生,移民美國改行當廚師和銀行行員。她童年的週末全家在跳蚤市場賣玩具,直到父母開了自己的餐館。

過去熱心僑界中文學校教育的寇惠風(Stanley Huey-Feng Kou)競選舊金山南灣佛利蒙特聯合高中學區(FUHSD)學區委員。這個學區有5所矽谷排名高的公立高中,學區委員會目前沒有台裔或華人,他出馬角逐受到矚目。

位在舊金山東灣、電動車特斯拉工廠所在的佛利蒙特(Fremont)是另一個亞裔重鎮,市長高敘加(Lily Mei)今年轉換跑道競選加州第10選區州參議員。她從學區委員、市議員,又做了6年市長、任內讓佛利蒙特在一項調查中成為全美最快樂的城市。

她提到父親是台大、師大校友,母親畢業於淡江大學,雙親1960年代到加拿大留學,隨後移民美國在芝加哥大學醫學院任職。她在台灣讀過幼稚園,成年後在台灣教過英文與兼差當模特兒。

高敘加在芝加哥成長時,曾因黃種人的臉孔被霸凌,她理解在美國身為少數民族必須堅強、團結,而激發出服務心。她在佛利蒙特扎根30年,前5次參選都順利當選,這次若挑戰成功,將成為第一位加州議會台裔女性議員。

華運聖火38年承先啟後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蘋果公司總部所在古柏迪諾市長蒲仲辰(左2)是台灣移民美國第二代,副市長則是來自台灣的趙良方(左1)|Photo Credit: 中央社

紐約台裔選將輩出,老鳥拚連任新人爭出線

紐約政壇台裔選將輩出,即將投票的期中選舉,聯邦眾議員孟昭文、紐約州參議員劉醇逸爭取連任,深耕地方多年的曲怡文聲勢看漲,有望成為首位台灣出生的女性紐約州參議員。

3人都代表民主黨,也都來自亞裔人士聚集的選區。其中,孟昭文2013年以全美首位台裔女性聯邦眾議員身分進入國會,今年持續在家鄉紐約市皇后區國會第6選區競選,爭取第6任,面對兩年前輕鬆擊敗的共和黨對手茲米契(Tom Zmich)。

47歲的孟昭文雙親來自台灣,關注女權、長者照護、槍枝管制、氣候變遷、移民及治安等議題,曾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副主席,現任聯邦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委員。

美期中選舉  聯邦眾議員孟昭文爭取第6任
孟昭文|Photo Credit: 中央社

55歲的劉醇逸是政壇老鳥,曾任紐約市議員、市主計長,參選紐約市長、州參議員接連失利。他重拾教職多年後復出政壇,2018年以過半得票率成為首位台灣出生的紐約州參議員,時隔兩年順利連任。

他今年在皇后區的紐約州參議會第16選區遭遇共和黨籍對手克魯斯(Ruben Cruz)挑戰。

劉醇逸10月參加雙十國慶活動時向中央社表示,紐約奮力擺脫COVID-19陰影,教育方面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議會也需要協助業者重新振作、讓民眾回到工作崗位。談到故鄉台灣,他說樂見美國挺台。

至於是否有把握連任,劉醇逸笑著說,只要有長期力挺的選民支持,他就深具信心。

43歲的曲怡文在台灣土生土長,赴美求學後留在紐約發展,曾任記者,在布魯克林民意代表辦公室服務多年,為從政奠定基礎。身為移民的她致力為華人社區爭取福利,期盼在官民之間扮演橋梁,獲前老闆、紐約州眾議員白彼得(Peter Abbate)等政壇大老背書。

曲怡文在布魯克林的紐約州參議會第17選區競選,如擊敗代表共和黨的拉貝拉(Vito LaBella),將成為首位台灣出生的女性紐約州參議員。

州眾議員選戰方面,15歲從台灣移民到美國的政治素人廖安怡代表共和黨參選,在皇后區的紐約州眾議會第40選區挑戰2013年連任至今的韓裔強敵金兌錫(Ron 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