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解析:次世代疫苗有必要繼續打嗎?第四劑你選BA.1還是BA.5?

醫師解析:次世代疫苗有必要繼續打嗎?第四劑你選BA.1還是BA.5?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疫苗可防護Omicron系列是一大進展,所以稱為「次世代」疫苗,當疫情已逐漸被疫苗控制,防疫觀念如何改變?未來怎麼與病毒共存?次世代疫苗除了mRNA,還有其它選擇嗎?

這兩家使用的都是次單位蛋白質的技術,跟mRNA技術相比,製作上較為困難、複雜,所以速度比不上捷足先登的莫德納、BNT等廠牌,但次單位蛋白質技術整體上有「免疫保護力不錯、安全性高、副作用較低」等優點,適合對mRNA疫苗有嚴重不良反應的族群,所以仍是值得期待且必須發展的疫苗。

周百謙醫師說:「隨著COVID-19輕症化,如果未來次單位蛋白質疫苗能維持一定的抗體量,又能產生不錯的免疫細胞記憶效應的話,未來這類疫苗或許一年只要打一次。」

「mRNA的製造方式,只要置換病毒相關的抗原mRNA設計,在已經成熟的佐劑搭配下,就能產生新的疫苗以因應病毒突變,就學理而言,設計時間較短,可領先次單位蛋白質疫苗開打,但mRNA疫苗對某些人來說會引發較大的副作用,這些人可考慮次單位蛋白設計等廠牌。」

「此外,副作用的發生與疫苗中使用的佐劑有關,mRNA技術為主的次世代疫苗目前為雙價設計,佐劑應該沒有太大調整,所以原則上目前台灣使用的這支次世代疫苗,副作用會與原始株的莫德納疫苗接近。如果先前注射BNT或莫德納疫苗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或副作用,應該不用太在意副作用問題。」

本文經大家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