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圖說選舉|最基層民代以50多歲為大宗,小黨打出青年牌

每日圖說選舉|最基層民代以50多歲為大宗,小黨打出青年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鄉鎮市民代表作為地方最基層的民意代表,也是許多政治人物深耕地方的基礎。雖然參選人仍以50至60歲為大宗,但過去幾屆也有不少小黨派出青年參選、為民喉舌。

本月底將登場的九合一大選,每個縣市除了會選出縣市長、縣市議員與村里長外,13個縣市及6個直轄市原住民區還會選出自己的地方自治首長與民意代表,因此鄉(鎮、市、區)民代表被視為是最基層的民意代表,負責監督地方基層事務與預算執行。從過去3屆資料來看,近9成的參選人年齡至少40歲以上,又以50-60歲為大宗。雖然上一屆2018年有較多30歲以下青年投入,仍只有佔整體參選人約2%左右。

市民代表參選人年齡分佈

綜觀過去3屆參選人名單,若以縣市來看,連江縣平均參選年齡48歲,為全台最低,新北市原民區則是年齡最高,平均年齡為58.7歲。鄉鎮市民代表年齡結構以40-50歲為主,過去三屆呈現逐漸高齡的情形,30-40歲逐漸減少,50-60歲逐漸增加。

從政黨來看,也可以發現除了傳統兩大黨,第三勢力小黨也打出年輕牌,紛紛派出青年加入地方基層選戰。比較所有政黨,樹黨平均參選年齡為30歲最年輕,綠黨僅有一位參選者當時28歲。而藍綠兩大黨的參選人平均年齡為分別為53.8歲(國民黨)及50.9歲(民進黨)。

備註:因中央選舉委員會選舉資料庫尚未收錄2022年地方公職選舉候選人名單細節,無法取得本屆候選人參選年齡資訊,故未在圖表中加入2022年的年齡結構分佈情形。

(文:梁敏萱|圖:梁敏萱、詹湘淇)

更多圖說選舉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