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內部員工:聽到裁員消息大家的心懸在空中三天,一堆同事無法入眠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個人收到email有時間差, 所以其實一波一波的知道同事受到影響。 其中有一些我知道的同事, 能力也很強, 但也被影響了。 其實和我過往公司裁員完後我才發現同事不見相比, 這次大家多了一些準備時間, 也更有時間好好告別, 但缺點也是太早知道訊息了, 大家心懸在空中3天, 昨晚一堆同事都無法入睡。
11月8日:被裁員前準備步驟、Workday被壓力測試失敗、感恩節前壞消息全都一起來
11月6日《Wall Street Journal》的新聞預告Meta即將進行的大規模裁員。 不論是公司內部或是Blind上,討論通常WSJ他們都是有確認可靠來源才會報出來,所以大家真的預期會有裁員了(當然最後如果只是狼來了也沒關係)。 考量到Meta的總人數,影響的人很大機率會比上週Twitter更大!
因為有一點時間準備,大家開始為最壞的情況準備,和上週Twitter裁員前準備守則類似,大家開始做以下步驟:
- 準備個人手機及電腦,公司很多人像我一陣子後都不喜歡帶2隻手機、2個號碼,但如果設備被鎖上後就沒有東西可以用,所以要先準備。 還沒有的可以把銀行或是其他帳號先改成自己家人的號碼。
- 去Workday下載自己的報稅、薪水資料、過往的紀錄,如果沒有設置帳號密碼的,記得用個人email來設置,沒設置未來應該還是有辦法找到Workday協助,但可能會很麻煩。 Workday也因為這樣今天一度掛點,一個公司可能幾千或幾萬人大家一起去下載資料就把他們伺服器超載了,壓力測試失敗XD
- 股票帳號、退休帳號有單獨的登入密碼,不是用公司的單一登入(SSO)來登入。
- 任何自己私人帳戶連結到公司email的設定,改成自己私人email。
- 記下過往和自己合作過的人,方便事後在LinkedIn或其他場合聯繫。
- wellness或是各種還沒報帳的經費趕緊報帳,遠端員工每月wifi還有年度的買工作產品的報帳。
- FSA雖然可以有$570沒用完的rollover到下一年,但如果被裁員的話就會被公司收回,可以考慮這兩天配眼鏡或到Amazon FSA store買自己需要的醫藥用品。
- 把握週二時間和同事聚聚,感謝大家過往一起合作、希望大家都沒事,但就算發生,還是祝福彼此有美好未來,並期待未來在人生旅程再次相遇。
- 要收尾或是launch的project趕緊發佈啊!我本來這週有要發表產品的啊!趕在週三前壓力真大啊!
- 有簽證問題的,提前計畫可能的備案......
之前謠傳有顧問公司為公司制定裁員計劃,到了這種時候,結果大概和個人能力無關,更大的是公司的未來方向、組織重要性、或是成本優化的方程式。 願大家調整心情,渡過這次的難關。

11月10日:人生第三次裁員(Meta)、一夜難眠的經歷、請大家彼此幫忙的找工作網絡
從週日WSJ的新聞開始讓大家人心惶惶的擔心裁員,到週一、週二基本上公司內部沒有官方說明(一般可能也無法再說明、或是只能提前行動),全公司大家都在做準備。 週二迎來疫情以來最多人回辦公室的時刻,大家都趕來和隊友見面、 一起吃飯、收拾自己座位東西,下午我們組上也聚聚說如果我們今天不見了話,感謝彼此過往的工作,其實也蠻溫馨的。
結果昨天晚上Blind傳出疑似要裁20%、1萬6200人的訊息,這個比之前聽到的10%或15%數字高很多,讓大家又很緊張。我也做好最壞打算,除了前天分享大家做的帳號設定的準備外,我也忙到晚上10點半,把我原本要發布的專案,寫下到正式發布還需要的步驟成wiki ,並分享給組上,如果我離開了,接手的人也可以容易查看施行。
晚上睡覺前特別吃了褪黑激素來幫助睡眠,但因為謠言美國東岸早上6-10點會通知(加州凌晨3-7點),我凌晨4點多就自己醒來,查看一下發現全公司的email已經有宣布裁員消息,但還沒收到自己有沒有被影響的信,公司內部也看到一堆人在線上,大家都無法入睡的焦急等待。 6點多我收到自己沒有被影響的信件,但同時看到許多同事開始在內部群組說他們被影響了,和大家說再見,每個人 說完大概10-20分鐘後帳號就被關閉無法再互動了。
因為每個人收到email有時間差,所以其實一波一波陸續知道同事受到影響,在大家知道宣布自己被影響的post,我們很多人就會回覆敬禮的Emoji圖案,並祝福他/她未來順利。 其中有一些我知道的同事,能力很強、也有在公司年資很久的,但也被影響了。 其實和我過往公司裁員完後我才發現同事不見相比,這次大家多了一些準備時間,也更有時間好好告別,但缺點也是太早知道訊息了,大家的心懸在空中三天,昨晚還一堆同事都完全無法入睡。
後來公司早上有全公司Q&A,和新聞上講類似,組上大家彼此確認哪些合作隊友離開了,其實氣氛還是挺低氣壓的......
總而言之,一次1萬1000人的規模在今(2022)年科技業中是最大的,雖然有16週+2週X年資的資遣費,但在目前景氣很糟的情況,市場上一堆人找工作,大家找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是家裡的唯一薪水來源,有簽證問題的同事是最苦惱的,只能說新聞上的看到的數字深深影響的無數個家庭成員,而留下來的人也會擔心狀況持續變糟,可能未來不同階段的裁員...
之前做的「歹晚郎內推互助網絡(不限職位類別、產業、國家)」,我特別加了「公司目前正常招人嗎?」欄位,也請過往有填寫表格的朋友幫忙更新。 如果你公司有在招人的話,也歡迎到以上表格放上資訊。
此外,我也知道其他幾個網上大家幫忙填寫的工作機會表格「PM Eng Design Open Roles in Nov 2022 - Friends of Shreyas」、「载互助 2022程序员互推群共克时艰」,也希望最近被影響的朋友可以參考並早日找到工作。
我們都一起經歷這個艱難時刻,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外在環境,但我們還是可以彼此幫忙,有能力時扶持彼此,平安度過這次危機。
- 以上內容均為作者個人經驗與觀點分享,不代表其任職公司立場
本文經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授權刊登,原文出處:1、2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