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稱在赫爾松發現逾400件俄軍罪行,布林肯:烏克蘭將決定對俄談判框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俄羅斯軍隊日前撤出包括赫爾松市在內的第聶伯河西岸地區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表示,調查人員在當地發現逾400件俄軍的戰爭罪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會見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時表示,烏克蘭將就所有對俄羅斯的談判框架制定相關時間和內容。
(中央社)知名塗鴉大師班克西(Banksy)在烏克蘭城鎮博羅江卡(Borodyanka)一棟建築廢墟外牆留下塗鴉,民眾盛讚這是國家堅不可摧的象徵。而在烏克蘭南部俄軍撤離的赫爾松市(Kherson),公用事業公司正力拚恢復水電。
烏克蘭赫爾松市拚復水復電
烏克蘭官員13日表示,南部城市赫爾松的公用事業公司正努力恢復遭俄羅斯撤退部隊布設地雷的關鍵基礎設施,目前城內多數民宅仍斷水斷電。
赫爾松州州長亞努什維奇(Yaroslav Yanushevych)表示,當局決定維持晚間5時至上午8時的宵禁,並禁止民眾進出赫爾松市,以維護安全。
亞努什維奇告訴烏克蘭電視台:「敵軍對所有關鍵基礎設施標的物埋設地雷。」他還說,希望手機業者13日能開始運作。
而就在居民歡欣迎接烏軍之際,烏克蘭參謀部通報,東部頓內次克州(Donetsk)和盧漢斯克州(Luhansk)的戰線持續發生激戰。
參謀部在13日上午戰情公告中表示,過去24小時烏克蘭部隊在兩州數個聚落擊退俄軍攻勢,並通報俄軍朝烏東巴赫姆特(Bakhmut)、阿夫迪夫卡(Avdiivka)、新帕夫里夫卡(Novopavlivka)、札波利沙(Zaporizhzhia)等地區發射火箭與砲彈。
澤倫斯基:俄軍撤離前破壞赫爾松關鍵基礎設施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12日指控俄羅斯軍隊在撤離赫爾松市前,摧毀當地的重要基礎設施。
澤倫斯基在演說中表示,「逃離赫爾松之前,占領者摧毀了所有關鍵基礎設施,包括通訊、供水、暖氣、電力」,「各地(的俄軍)都有相同目標,那就是盡可能地羞辱人們。但我們會讓一切恢復正常,相信我。」
俄宣布赫爾松地區首府移往格尼奇斯克
俄羅斯軍隊撤離赫爾松市後,俄國當局宣布烏國東南部的另一個港口城鎮格尼奇斯克(Henichesk)是赫爾松地區的新「臨時首府」,主要行政機構皆已遷往該處。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格尼奇斯克是亞速海(sea of Azov)港口城鎮,位置很接近俄羅斯於2014年占領的克里米亞(Crimea),距離赫爾松市很遠,面積也較赫爾松市更小。
俄羅斯國際傳真社(Interfax)稱,莫斯科當局已從第聶伯河(Dnipro River)西岸(即赫爾松市及周邊地區)撤離所有地區辦事處以及「雕像和歷史文物」。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1萬5000人從該地區撤離。
布林肯:烏克蘭將就對俄談判框架做出決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Phnom Penh)會見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時表示,烏克蘭將就所有對俄羅斯的談判框架制定相關時間和內容。
布林肯還告訴庫列巴,美國堅定承諾,冬季即將來臨之際,將協助烏克蘭減輕俄羅斯攻擊關鍵基礎設施所造成的影響,包括加快人道主義援助。
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表示,布林肯重申,「任何(對俄)談判框架的時間和內容仍將由烏克蘭自行決定。」
班克西烏克蘭街頭塗鴉
知名英國塗鴉大師班克西在烏克蘭首都外一棟在砲火轟炸下四分五裂的建築物外牆留下一幅作品,烏國民眾盛讚這是國家堅不可摧的象徵。
班克西在社群平台Instagram分享3張照片,從中可看到他在烏國首都基輔(Kyiv)西北城鎮博羅江卡一棟建築廢墟外牆,留下一名體操選手表演倒立動作的塗鴉。班克西在IG貼文寫下,「烏克蘭,博羅江卡。」
博羅江卡與布查(Bucha)、伊爾平(Irpin)等烏克蘭城市因遭到俄國猛烈砲擊,成了莫斯科2月入侵行動以來對烏國無情毀滅的象徵。
烏軍14日辦告別式悼曾聖光
台灣志願兵曾聖光戰死烏克蘭前線。烏國軍方14日將於西部大城利維夫(Lviv)聖彼得與保羅教堂舉行告別式,曾聖光的母親、姊姊及妻子都會出席。
烏克蘭喀爾巴阡山(Carpathian Sich)武裝部隊獨立步槍營透過臉書表示,花蓮人曾聖光於1997年9月12日出生,2017年至2021年曾在台灣服役,今年11月2日於烏東戰略重鎮利曼(Lyman)執行戰鬥任務時喪生。
非政府組織烏克蘭台灣論壇(Ukraine + Taiwan Forum)成員哈里托諾夫(Arthur Kharytonov)對中央社表示,烏克蘭政府及軍方都出力協助處理曾聖光告別式等相關作業,烏克蘭台灣論壇也呼籲出席人士攜帶中華民國國旗前往,送曾聖光最後一程,「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到場」。
俄軍撤第聶伯河西岸,澤倫斯基:發現逾400件罪行
俄羅斯軍隊日前撤出包括赫爾松市在內的第聶伯河(Dnipro River)西岸地區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表示,調查人員在當地發現逾400件俄軍的戰爭罪行。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在他的晚間談話影片中表示:「調查人員已經記錄超過400件俄國戰爭罪行,且已找到死去的平民和軍人遺體。」
他還提到,針對俄國軍人和僱傭兵的逮捕行動正在進行中。
澤倫斯基今天也透露,烏克蘭東部頓內次克地區的戰鬥如同前幾天一樣激烈,俄軍攻擊沒有減弱。
他在晚間談話影片指出:「頓內次克地區的戰鬥就跟前幾天一樣激烈。」
澤倫斯基還說:「俄軍攻擊的猛烈程度沒有減弱,但我方的韌性和勇氣正處於最高水準,不會允許他們突破我們的防禦。」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班克西(Banksy)於烏克蘭戰火廢墟留下塗鴉作品,民眾欣喜:象徵堅不可摧
- 烏克蘭政府擴大拘捕「叛國賊」,《華盛頓郵報》:「親俄合作者」多是出於對蘇聯時代的懷念
- 令人生畏的烏克蘭情報機構:兼具蘇聯傳統、北約技術,與以色列世界觀的情報界新星
- 烏克蘭南部戰線重大勝利:赫爾松市民眾喜迎烏軍歸來,俄鷹派策士暗示應處死普亭
- 俄羅斯撤軍赫爾松重挫西進野心,烏克蘭仍持謹慎態度,俄烏關鍵戰略考量一次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用愛守護一個家:伊甸基金會「弱勢兒童服務計畫」,牽緊每位慢飛天使的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發展遲緩並非孩子成長的終點,事實上,若能透過早期療育,包括各種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和福利服務的介入,就有機會減輕發展遲緩的現象,給予遲緩兒及家庭更多的療育支持,幫助孩子邁開成長步伐,順利長大。
我們常聽到的「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retardation),指的是嬰幼兒或兒童在知覺、運動、認知、語言或社交等方面,出現遲緩的狀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大約為6%至8%,以台灣每年平均有20到25萬新生兒計算,台灣每年大約有1萬5千名嬰兒,可能有發展方面的問題。
但是,發展遲緩並非無法矯治,事實上,若能透過早期療育,包括各種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和福利服務的介入等等,就有機會減輕發展遲緩的現象,幫助孩子邁開成長步伐,順利長大。
接連照顧兩代遲緩兒,她身心俱疲
今年4歲的蓁蓁,因為有癲癇及心房中膈缺損的問題,所以出生後便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後來醫院安排發展評估,發現蓁蓁不僅因為心臟影響整體發展,也有長短腳的問題。蓁蓁的主要照顧者是奶奶,但奶奶除了照顧蓁蓁,也要照顧有輕度智能障礙的蓁蓁爸爸。
蓁蓁爸爸小時候因糞便的細菌感染,發燒到40度後就醫住院,當時醫療跟早療觀念都不發達,並沒有發現蓁蓁爸爸的發展異狀。等到發現後,才趕緊接受早療服務。蓁蓁奶奶常常感慨地說:「因為太晚接受早療,所以成效比較有限,如果當初能夠早點發現的話,或許現在蓁蓁爸爸可以更好。」
雖然感慨,但是蓁蓁奶奶還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陪著蓁蓁爸爸走過了早療之路。現在的蓁蓁爸爸不僅表現不錯,更透過就業媒合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平時除了上班,就是陪蓁蓁玩,兩人相處起來像是兄妹一樣充滿了童真的趣味,讓蓁蓁奶奶感到很欣慰。原本想說生活終於要步入正軌的蓁蓁奶奶,沒想到孫女也出現了發展遲緩的狀況。身為主要照顧者的蓁蓁奶奶,想到所有的努力跟辛苦都要再來一次,巨大的疲倦感讓她時常淚流不止。「但是,為了我這個孫女將來能夠自立自主,我現在不扛起來,還有誰能扛起來?」蓁蓁奶奶說。
在照顧的路上,永遠不該讓一個人踽踽獨行
情況和蓁蓁一家類似的家庭,其實並不在少數。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家庭與人口結構改變,不論是上有長輩、下有子女、自己又有工作在身的三明治族父母;或是因父母忙碌而需將孩子交給長輩照顧的隔代教養家庭;資源不足、經濟弱勢的偏鄉家庭、單親家庭等等,在面對發展遲緩兒的照顧問題時,經濟、生理、心理所承受的壓力更加巨大。
根據衛福部統計,在2021年,台灣共有約1.9萬名兒童接受早期療育服務,以比例來看,遲緩兒接受早療服務的比例,遠低於遲緩兒的個案人數。這或許是因為受到過去「大雞晚啼」的觀念影響,有些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可能無法及時,或者不願意面對嬰幼兒在發展上的異常狀況。而另一個原因則是發展遲緩並不像感冒或者跌倒擦傷一樣很明確。根據研究,目前只有大約20%的發展遲緩能夠找到原因,而在這些已知的原因中,還包括了各種先天的缺陷以及後天的影響。
染色體異常、營養缺乏、肌肉神經病變等都屬於先天的缺陷,像上文中的蓁蓁,就是因為遺傳性癲癇問題,而導致的發展遲緩。在後天的影響上,則有可能像是蓁蓁爸爸一樣在幼兒時期受到細菌感染,或者腦傷、腦性麻痺等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外在環境所導致,比方家人對於嬰幼兒疏於照顧和互動、兒童受虐,又或者是經濟弱勢的家庭,較無法滿足幼兒成長所需的資源,才導致發展遲緩。

無論原因為何,如果持續忽視嬰幼兒有遲緩發展的情形,對遲緩兒本身、家庭以及社會,都會帶來更沈重的負擔。試想,如果遲緩兒只能依賴主要照顧者而生活,隨著他的年齡增長,主要照顧者會老去、會生病,甚至有一天意外降臨,遲緩兒該怎麼辦?更重要的是,照顧遲緩兒的工作,也不應該只由一人扛起,因為長期照顧所產生的心理壓力,日積月累所導致的悲劇時有所聞。但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只要發現得早,遲緩兒在專業的支持和幫助下,可以減輕發展遲緩的狀況,更有機會跟上同齡孩子的發展步伐。
慢飛家庭特攻隊 寶貝成長大作戰
伊甸投入早期療育服務邁入第30個年頭,每年幫助超過2萬名發展遲緩兒童及家庭趕上成長步伐。根據伊甸的服務經驗,許多家庭在發現孩子有遲緩成長現象時,往往不知所措,如果再加上社會環境、家庭結構及生活經濟等壓力,整個家庭就會加速失序,面臨崩潰邊緣。因此,伊甸的早療服務,期許能成為每個早療家庭的堅強後盾,以家庭為核心,為孩子安排療育課程,並透過親子活動、親職講座及定期療育會議,幫助家長在育兒上建立實用的五大能力,包含「溝通力」、「學習力」、「自信力」、「決策力」以及「影響力」,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需求,並能積極且自信地陪伴孩子跨越成長阻礙,減輕照顧壓力。今年邀請到藝人楊祐寧擔任愛心隊長,期待能強化並帶來早期療育正面、積極的印象,讓有需求的家庭,願意主動尋求支援,接受伊甸專業早療顧問團的幫助,共同支持孩子在成長階段中的種種需求。

上文中的蓁蓁奶奶,曾經為了蓁蓁的發展,不管颳風下雨,騎著機車載著蓁蓁到醫院回診,一個月要跑醫院好幾趟,非常辛苦。後來蓁蓁開始接受伊甸的早療服務,短短兩年時間,蓁蓁就有了非常明顯、令人驕傲的進步。比方可以自行上下樓梯、戒掉了尿布,在生活自理及口語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其中最大進步是在環境適應上——原本蓁蓁相當依賴奶奶,剛開始進入日托班上課的前半年,常常會哭鬧。但現在已經可以自在的跟著團體一起活動,和同學們也相處很融洽,甚至能夠幫忙老師照顧比自己年紀小的孩子。
「蓁蓁是個體貼的孩子,她在接受早療服務之後,這些特質都慢慢的展現出來。」有一次蓁蓁奶奶在家中默默哭泣,被蓁蓁看到,蓁蓁便上前擦掉奶奶的淚水、安慰奶奶,讓蓁蓁奶奶覺得很驚訝,也很窩心。有時候蓁蓁奶奶在家裡接代工做,長時間久坐時後,蓁蓁還會自動自發的幫奶奶搥搥腰背。蓁蓁奶奶說:「看她那麼乖、那麼懂事,我就覺得再怎麼辛苦也很值得。」蓁蓁一天天的進步,讓蓁蓁奶奶覺得很欣慰,雖然還有許多成長挑戰等著蓁蓁克服,但現在的她,已經擁有更多可能性,順利長大、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伸手就有機會抓住的目標。
「當超人,可以不只有自己一個人」,伊甸早療服務一直鼓勵慢飛家庭勇敢站出來,也期待社會大眾給予友善對待及行動響應,支持伊甸「弱勢兒童服務計畫」,幫助慢飛家庭解鎖成長任務,大家一起努力,用愛陪伴一個孩子,守護一個家。詳情請上官網,或洽捐款專線0800-025-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