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發會明日掛牌 盼能用300億幫台灣經濟「點火」

國發會明日掛牌 盼能用300億幫台灣經濟「點火」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wikipedia

Photo Credit: wikipedia

去年8月6日通過的《國家發展委員會組織法》,配合政府組織改造,由經建會、研考會、部分工程會等單位整併而成的國家發展委員會(文後簡稱國發會),即將在本月22日正式掛牌運作。去年底提出的5年10億國發天使基金之後,主委管中閔除表示全力拓展台灣出口,也說正規劃匡列國發基金300億元資金,提供國內中堅企業優惠融資。

經建會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美援會,至1963年改組成為經合會,十年後於1973年又改組為經設會,1977年與行政院財經小組合併為經建會,歷時36年才因為行政院的「政府組織再造方案」,與研考會等相關部會合併為國發會,而近半個多世紀,我們政府在推動計畫經濟一直都仰賴著經建會。

成立於1969年的行政院研究發展考和委員會,過去45年擔負起國家行政革新、推動「計畫、執行、考核,行政三聯制」中最不討好的管制考核工作。「政府組織再造方案」也是研考會業務之一,當初標榜的是希望能達到強化政府功能、釐清機關職掌、縮減部會數量從37個精簡為29個,控管公務人力、減少行政成本,改變組織文化等目標。

經建會副主委黃萬翔指出,經建會掌管計畫與預算業務;管考部分,社會發展屬研考會、工程發展屬工程會,未來計畫、預算及管考一併納入國發會,統籌經濟發展、產業與建設等政策規劃,讓各項計畫從預算到控管形成一條鞭管理。

第一任國發會主委將由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出任,研考會主委宋餘俠擔任常務副主委,其他兩位政務副主委,分別為陳建良與黃萬翔。另外設委員17-27人,由行政院院長指定行政院政務委員、秘書長、財政部部長、經濟及能源部部長、交通及建設部部長、勞動部部長、農業部部長、衛生福利部部長、環境資源部部長、文化部部長、科技部部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中央銀行總裁及相關部會首長兼任之。

首任主委管中閔認為我國2013年出口表現疲弱,未來會將全球市場分成已開發、新興、潛力等3類,台灣應重新開拓歐美等已開發市場;積極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增加在新興市場的競爭力;對於北非等潛力市場,也要搶進。針對3類戰區,採取不同措施,全力拓展台灣出口。

管中閔也在聯合報訪問中對於示範區上路,看好物流與金融能有較大產值,以及農業也可以吸引企業。但也表示在金融創新過程中,涉及新台幣匯率與利率的創新理財產品還未開放,日後條件、環境俱足了,會再跨部會推動。

另外,針對總金額高達300億元的中堅企業優惠融資方案,管中閔則指出,民間創投對網路、行動裝置App的評價能力不足,比較偏好投資有實體商品的製造業。未來國發基金要扮演的是「點火」角色,積極與國外創投合作。

他認為,合作的重點不是獲取資金,而是要透過合作學習國際上對網路事業或軟體評價能力,獲得創投關鍵知識(know-how)。也不是要產生很多新創事業,而是「from start up to scale up」(從新創到壯大),讓新事業有成長的環境。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副董事長也曾擔任經建會副主委葉明峰則說,過去經建會成效與「主委是誰」有很大的關係,例如蔣經國、徐立德與林信義等人以「行政院副院長」之尊,兼任經建會主委,俞國華也以央行總裁兼掌經建會。

經建會官員也說,近年來經建會主委一職更迭太快,很難建立威信,且政府財政困難,部分重大公共建設案都與各部會當初規劃有落差。

工商時報于國欽在社論中表示,改組為國發會,其實名稱沒那麼重要,而是現在許多人一提到經濟政策,就想今年規畫明年見效,但美援會後五年所做的許多改革與建設,都是到經合會才開花結果,台灣經濟成長在美援會後期平均更不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