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創辦人SBF:跌落神壇的「加密貨幣之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一些採訪中,你能聽見一種很擾人的「喀嚦」(Click)聲。採訪者專心聆聽著他在五年之間成為億萬富翁的不可思議故事之際,這位美國企業家手中的電腦滑鼠持續且清晰地傳來這樣的聲音。「喀嚦、喀嚦、喀嚦」,就這樣,一陣陣急速的響聲。與此同時,班克曼-弗里德的目光在螢幕上亂竄。
薩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 SBF)從被稱為「加密貨幣之王」,到其企業申請破產、本人卸任總裁,前後還不到八天,他現在還有可能面對美國聯邦當局調查其如何處理其企業資產。
過去幾年,他的長篇專訪充斥於網路上,這些都是他從位於巴哈馬(Bahamas)的辦公桌上,透過視訊連線所做的。
在一些採訪中,你能聽見一種很擾人的「喀嚦」(Click)聲。
採訪者專心聆聽著他在五年之間成為億萬富翁的不可思議故事之際,這位美國企業家手中的電腦滑鼠持續且清晰地傳來這樣的聲音。
「喀嚦、喀嚦、喀嚦」,就這樣,一陣陣急速的響聲。
與此同時,班克曼-弗里德的目光在螢幕上亂竄。
從視訊中無法肯定他到底在電腦上做什麼,但他的推文給出了不少線索。
他在2021年2月曾發推文說:「我有名地(臭名昭著地)喜歡在講電話途中玩《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
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前總裁班克曼-弗里德是個狂熱的電玩迷——這家交易所最近四面楚歌。他在一連串的推文中向其將近100萬名粉絲解釋為何愛玩遊戲。他說,他的兩家公司每日交易額動輒十數億美元,玩這魔幻戰鬥遊戲是他讓腦袋從營運這些公司關機休息的方法。
他說:「有人喝多了,有人去賭錢,我去玩《聯盟》。」

Photo Credit: FTX / BBC News
這位30歲青年的加密貨幣王國近日戲劇性垮台之後,另一則有關其電玩生涯的軼事再次在網上流傳。
根據風險投資巨頭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一篇部落格文章,班克曼-弗里德一次與紅杉的投資團隊召開高層視訊會議期間,同時在《英雄聯盟》上參與一場緊繃的戰役。
這似乎沒有讓紅杉團隊失望,集團同意投資班克曼-弗里德的FTX合計2.1億美元。
紅杉資本上周把那篇滔滔不絕的部落格文章刪除,並宣佈將把投資FTX的資金劃撥為損失。
他們並非唯一一家隨著班克曼-弗里德320億美元帝國倒下、而損失慘重的投資者。
據估計,FTX有註冊用戶120萬人,他們利用這交易所來買賣像比特幣(Bitcoin)等數以千計的加密貨幣。
從大手筆投資者到加密貨幣普羅大眾粉絲,許多人都在疑惑,他們還有沒有可能從FTX的電子錢包中要回被困的存款。
這是一場讓人頭暈目眩的垮台,而班克曼-弗里德的崛起本身,也是一個集風險、回報和懶人沙發於一身的迷人故事。
班克曼-弗里德曾就讀於美國知名研究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修讀物理學與數學。
但這位年輕而聰穎的本科生說,讓他走上致富之路的,是他在學生宿舍內修的課。
他上月接受BBC電台採訪時,回想起自己如何被捲入「有效利他主義」運動。按照他的說法,有效利他主義是一群人「嘗試找出你能用人生務實地做些什麼事情,為世界帶來更加正面的影響」。
按照班克曼-弗里德所稱,他決定要投身銀行業,想方設法賺最多的錢,然後投放到某些大事業上去。
在紐約證券商簡街資本(Jane Street)短暫任職期間,他學會了股票買賣。後來他感覺膩了,決定要嘗試玩比特幣。
他注意到比特幣在不同加密貨幣交易所之間的價格差距,於是做起套利交易來——從廉價出售比特幣的地方買入,轉賣給其他交易價格更高的地方。
小賺一個月之後,他跟一群大學時期的朋友合伙,創立一家名叫阿拉美達研究(Alameda Research)的經紀公司。
班克曼-弗里德說創業不易,當時花了好幾個月來熟悉銀行間和跨境周轉資金的技巧,但不出三個月,他跟團隊中頭獎了。
一年前,他對《賈克斯.瓊斯與馬丁.華納秀》Podcast(Jax Jones and Martin Warner Show podcast)說:「我們當時下定決心,破釜沉舟。誰給我們找麻煩我們就設法變通,要是我們的系統應付不了,就再建個新的來幫我們度過難關。」
到2018年1月,他的團隊每天營業額達100萬美元。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一位記者最近問他對此有何感覺。
按照他的方法論述,他理智地認為這「合情合理」,「但打從心底講,我每一天都覺得很意外」。
2021年,薩姆.班克曼-弗里德正式成為億萬富翁,這歸功於他第二門而且更能賺錢的生意——FTX。這家加密貨幣交易所擴張成全球第二大,且成為行業翹楚,日常交易額每日100億至150億美元。
2022年初,FTX市值被評在320億美元,且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字。一座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體育場成為其冠名球場,還有眾多名人為其站台,例如美國全國橄欖球聯盟(NFL)球員湯姆.布雷迪(Tom Brady)。
長期以來,班克曼-弗里德似乎樂於給他的Twitter粉絲們一窺其生活方式。他說,他通常就睡在辦公桌旁邊的懶人沙發上。他說時還附上一張照片,看到他就睡在員工與交易終端機旁邊。

Photo Credit: Twitter / BBC News
在另一條推文中,他在清晨時分寫道:「睡不著,回辦公室去。」
班克曼-弗里德夢想能把一大筆錢捐作慈善用途,而這本來也在進行中。他上月接受BBC電台採訪時聲稱,他捐出去的財產「目前已有幾億」。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