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了嗎?四位專家分享如何脫困

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了嗎?四位專家分享如何脫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更多的經濟自由化可以促進繁榮,但那將迫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放棄政治控制,而後者的可能性不大。那麼,中國經濟如何脫困?看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對迫在眉睫的巨額債務的處理。可以假設的是,至少就目前而言,繁榮時期已經結束,一個新的、遠不那麼光彩奪目的時代已經開始。

「整個系統都受債務困擾。你知道,這種情況很難持續,因為完全是債務推動。因此,存在很多迫在眉睫的問題。」她解釋說。

前進的第一個絆腳石是地方政府積累了大量借款,而這些借款現在看起來並不穩定。

其次,當房地產巨頭恆大宣佈無法履行其付款義務時,信心受到嚴重打擊。

莎拉.舒說:「房地產行業最近出現的一個債券違約令外國投資者驚訝,那似乎是一隻保證債卷。他們本來認為政府願意償還這筆債務,因為它是有保證的。然而,該公司仍然拖欠債券,投資者沒有得到賠償。所以我認為,外國投資者真的感到了痛楚,因此不太可能向中國地方政府或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貸款。」

當然,還有對個人財富的威脅。

她說:「因為人們覺得,他們的工作可能會因為經濟困難而不保,另外他們也真的很擔心房價下跌。中國大多數人的財富都在房地產上,因此,如果人們擔心他們的收入可能會受到侵蝕,或者他們的房地產財富也可能被侵蝕,就會增加儲蓄,而不是花那麼多錢。」

因此,借款和減少儲蓄來推動經濟運轉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選擇。

還有更多問題。

「青年失業率仍較高。人們感到了壓力,因為很多人無法去工作。即使是卡車司機和運輸工人,在大規模防疫封鎖時,他們也無法送貨。所以那成了一個大問題。很多人現在減少了消費或放慢了消費速度。 」

價格下跌的時候,人們會等,等東西變得更便宜。

莎拉.舒說,「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相對較低。我相信,有些人甚至說,有潛在的通貨緊縮。因此,這與西方所經歷的相去甚遠,特別是因為根本沒有真正的需求。」

那麼,怎麼辦?習近平的未來願景是什麼?因為似乎需要在政治控制和允許經濟繁榮之間找到平衡。有衝突嗎?

莎拉.舒認為這(找平衡)會很困難,因為過去由於經濟增長,人們相對滿意。而現在經濟中的亮點相對較少。

「我認為中國仍然會繼續增長,特別是在技術領域,因為中國確實支持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所以我認為它仍然會增長,特別是在這些領域。」

更多的經濟自由化可以促進繁榮,但那將迫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放棄政治控制,而後者的可能性不大。

那麼,中國經濟如何脫困?看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對迫在眉睫的巨額債務的處理。

可以假設的是,至少就目前而言,繁榮時期已經結束,一個新的、遠不那麼光彩奪目的時代已經開始。

節目

Photo Credit: BBC News

  • 請前往BBC國際台《調查》- The Inquiry 欄目收聽英文廣播;這期《調查》節目的製作:拉維.納伊克(Ravi Naik)和本.庫珀(Ben Cooper)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