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大火燒出民怨,中國反封控抗議潮湧現街頭和校園,「白紙行動」成示威象徵

烏魯木齊大火燒出民怨,中國反封控抗議潮湧現街頭和校園,「白紙行動」成示威象徵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白紙在27日開始的這一波抗議潮中,代表了無法自由表達言論的憤怒。2020年香港抗議活動高峰期間,當地活動人士也舉起白紙抗議,以避免出現國安法禁止的標語。莫斯科的示威者今年也用白紙來抗議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

中國反封控抗議潮燒進街頭和校園,白紙成示威象徵

(中央社)中國的抗議人士已轉向用白紙來表達他們對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限制措施的憤怒,這項罕見、廣泛的公眾異議表達已超越社交媒體,進入中國一些街道和頂尖大學。

《路透社》報導,網路上流傳的圖像和影片顯示,南京和北京等城市的大學學生舉著白紙進行無聲抗議,這項策略部分是為了逃避審查或逮捕。

儘管世界大部分地區都在嘗試與COVID-19病毒共存,中國仍在堅持其強硬的清零政策。

最近一波怒潮是由烏魯木齊24日一場公寓大火導致10人死亡所引發,這座遠在西部的城市,有些人被封鎖長達100天,有人猜測COVID-19封鎖措施可能阻礙了居民逃生。

根據目擊者以及影片,上海26日深夜一群人開始聚集,他們舉著白紙,為烏魯木齊遇難者舉行燭光守夜活動。

一段流傳甚廣、據稱為26日晚所拍但無法獨立查證的影片顯示,一名女子獨自站在南京中國傳媒大學台階上,手拿一張紙,後來一名身分不明男子走入現場搶走它。

其他圖像顯示,隨後有其他數十人拿著白紙走上大學台階,他們用手機的手電筒照亮夜空。

後來可以見到一名男子斥責抗議人群。在《路透社》所看到的影片裡他說道:「有一天你們會為你們今天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人群中有人喊道:「國家也必須為它所做的事付出代價。」

在中國,廣泛的到場抗議很罕見。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政下,異議空間被消除殆盡,迫使人民大多在社交媒體上發洩,並與審查人員玩貓捉老鼠遊戲。

27日聚集在北京清華大學校園唱中國國歌的人群中,可以看到類似的紙片。

《路透社》在聊天群組中見到成員分享的內幕消息,至少一場籌畫中的示威,抗議者獲建議攜帶一張白紙。

白紙在27日開始的這一波抗議潮中,代表了無法自由表達言論的憤怒。2020年香港抗議活動高峰期間,當地活動人士也舉起白紙抗議,以避免出現國安法禁止的標語。莫斯科的示威者今年也用白紙來抗議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

27日,一名王姓北京居民與鄰居一起向地方當局施壓,要求解除對其公寓的封鎖,他說自己在聽聞涉及COVID-19政策的「二次災害」時,感到悲哀。

王提到社交媒體上引起眾怒的事件,包括一名孕婦在1月間被西安一家醫院拒收後流產,貴州一輛運送被隔離人員的巴士發生致命車禍,以及蘭州一名小男孩在封鎖期間死於煤氣中毒。

他告訴《路透社》:「這些都可能發生在我或我妻子身上。」

一些網路使用者透過微信或微博發布空白白色方塊或他們拿著白紙的照片來表達聲援。到27日早上,「白紙行動」的標籤在微博上被封鎖,引發用戶對審查制度的哀嘆。

一位微博用戶寫道:「如果你連一張白紙都怕,那說明你內心脆弱。」

新疆大火燒出反封控民怨,中國進退失據陷兩難

上海市烏魯木齊中路警民對峙(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上海市哀悼新疆烏魯木齊火災罹難者的民眾27日下午於烏魯木齊中路再集結,現場持續湧入人群,警方架起路障後,警民面對面地對峙。官方稱這場火災釀10死9傷,事故原因疑為過度封控阻礙居民逃生和搶救。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攝 111年11月27日

(中央社)新疆封控釀10死引發公憤,不滿情緒蔓延中國各地。26日上海民眾聲援新疆時高喊「習近平下台」。學者形容中共現在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既無法立刻開放,封控也無法解決疫情。

新疆烏魯木齊市一小區日前發生火災,疑因過度防疫封控釀死傷。上海市民26日晚群聚烏魯木齊中路,點燃燭光悼念罹難者,現場高喊「不要做核酸」、「要自由」、「習近平下台」。此外,北京大學也出現「不要封控要自由」文字及南京學生舉白紙等,多地抗爭蔓延。

稍早更傳出一份中國各大學要求解封的連署書,已超過50所大學連署。

旅居澳洲的學者、中國民主團結聯盟主席鍾錦江27日上午出席「2022中國海外民主人士看台灣大選」時,受訪指出,學生串聯、各地民眾上街聲援與抗議,顯示出中國民眾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過去10年倒行逆施,從開放到閉關鎖國,接著終身連任的不滿。中國民眾對於這樣的變化是「有認識」的,只是平時不好說,所有的民怨透過這次的事件爆發出來。

鍾錦江說,中共現在很頭疼,繼續封控引發民怨,卻又不能馬上開放,因為如果是順著民意解封,習近平下不了台,沒辦法交代,畢竟採取嚴格封控措施就是習近平的意志與堅持。

出席同一場活動的澳洲西澳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科學及國際關係研究主任陳杰指出,對於習近平而言,清零是「政治問題」,即便清零過了頭,中共也不會馬上鬆手,因為這樣會打擊習近平的個人形象。「如果現在宣布解封,就是代表習近平是錯的,動態清零是很傻的政策。」

他也提到,日前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葬禮時,全程戴著口罩,是「戴給習近平看」。

中國民運人士、對話中國智庫所長王丹27日上午在臉書(Facebook)發出5點呼籲,希望外界關注正在中國發生的事情,「鎮壓是一定會發生的,但這樣的口號(習近平下台)一旦喊出,象徵意義極為重大。」

這份呼籲強調「千萬不要說風涼話,要多加油,多鼓勵」,並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將這個消息「儘快開始大量傳播到中國國內」;對於在海外的行動,要鼓勵,要支援,但要以個人名義,不要以組織名義去號召「不要給中共機會,說他們的行動是境外勢力挑動的。」

此外,「密切關注,隨時傳播」;並請有能力的人「聯絡國際媒體,讓全世界開始關注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

RTSDLEHK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北京民眾27日手持白紙,上街抗議官方過度防疫。

習近平母校北京清大也現抗議潮,逾百名學生喊要民主法治

(中央社)中國多所大學陸續傳出藉悼念烏魯木齊火災遇難者表達對防疫封控政策的不滿。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母校北京清華大學,27日也有數百名學生集會抗議,並喊出「民主法治,表達自由」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