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聯邦資金利率」要上升到何種水準才能抑制通膨?鷹派、鴿派大對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整份投影片完全沒有文字提到聯邦資金利率應該上升到哪裡,這也是FED官員一貫的態度:不洩漏底線以避免市場產生金融投機。但其實圖一的灰色區域已經明顯地洩漏出利率區間:在5%~7%之間。消息一出,引起華爾街一片譁然。目前聯邦資金利率在3.75%~4.00%之間,離泰勒法則的利率目標區還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
美國公布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後,市場樂觀看待通膨走勢,同時引發鷹派鴿派論戰:到底聯邦資金利率(Fed Fund Rate)最終要上升到何種水準才能抑制通膨?不僅華爾街分析師積極提出看法,連Fed官員與學術界教授都加入論戰。
從11月23日FOMC公布的會議記錄(Minutes of 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November 1-2, 2022)可以看出,Fed官員在內部會議對於是否減緩升息步調也是爭議不休,呈現正反意見交相論戰的局面。這對FOMC在12月是否只升息兩碼產生一些不確定性。
本文首先討論聯邦準備銀行聖路易分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提出「極鷹派」的最終利率(Terminal Rate),同時探討「泰勒法則」(Taylor Rule)的預測結果。其次解讀FOMC的會議記錄,觀察美國高利率政策體現在台灣經濟的結果。
11月17日聯邦準備銀行聖路易分行總裁布拉德發表標題為「進入目標區」(Getting into the Zone)的演說。布拉德認為,縱使應用寬鬆假設(generous assumptions)版本的泰勒法則,政策利率仍未處在可能被認為具有充分限制性(be considered sufficiently restrictive)的區域。
他表示,使用寬鬆假設的泰勒法則算出的結果是政策利率的最小建議值(minimal recommended value ),屬於鴿派政策(dovish policy);嚴格假設下得出的結果是利率的上限(upper bound),屬於鷹派政策(hawkish policy)。這兩個數值形成一個利率區間,即〈圖一〉之灰色區域,這是FED理論上的利率目標區。
何謂泰勒法則(Taylor rule) ?
J. B. Taylor是著名的新興凱因斯學派(New Keynesian)學者,於1993年發表中央銀行制訂政策利率的公式:將「物價」與「產出」兩個變數帶入公式,即可得到政策利率的水準。Taylor的理論相當簡單易懂,這個公式也收錄在大學教科書,成為財經科系學生必讀的教材。之後泰勒和其他學者經過多次修改,成為最新版本的泰勒法則,但基本原理還是一樣。
整份投影片完全沒有文字提到聯邦資金利率應該上升到哪裡,這也是FED官員一貫的態度:不洩漏底線以避免市場產生金融投機。但其實圖一的灰色區域已經明顯地洩漏出利率區間:在5%~7%之間(但布拉德已於11月29日再度明確表示FED需要至少升息至5%~7%區間的下限)。
消息一出,引起華爾街一片譁然。目前聯邦資金利率在3.75%~4.00%之間,離泰勒法則的利率目標區還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
筆者親自到聯邦準備銀行亞特蘭大分行的網站檢測泰勒法則,也得到一樣的結果。若以布拉德估計的5%~7%區間中位數6%來計算,利率上限至少還要上升8碼(eight quarter)以上,這勢必造成金融市場極大的衝擊。

布拉德暗示的利率區間的確讓人驚訝。市場出現許多反駁的聲浪。例如MarketWatch網站作者Rex Nutting認為Fed同時減少持有公債、機構債、機構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y , MBS)(註1),等同收縮資金,也是一種貨幣緊縮政策,「升息」與「減持」兩項政策同時進行,聯邦資金利率不需要上升這麼高。台灣財經雜誌社長謝金河認為美元指數處於高檔與油價回落,物價會加速回跌,利率上升有限。
但筆者認為不宜對利率太過樂觀。同時筆者也不認為一昧相信泰勒法則就可以解決通膨問題。經濟個體(Agents)無時無刻都在改變其經濟行為,而且還有很多非經濟因素在左右世界的經濟活動,這些是公式沒有包含在內的。例如烏俄戰爭造成原油、穀物價格上漲,與中國防疫嚴控造成供應鏈中斷,將是明年2023年通貨膨脹最大的無法操控變數。
Fed極力打壓市場樂觀預期,但市場想法背道而馳
Fed在11月23日FOMC公布的會議記錄中,處處可見鴿派鷹派的爭論。但到會議最後,與會者卻罕見地一致表示:
「目標區間持續上調將是合適的,以便獲得足夠嚴格的貨幣政策立場,使通膨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到2%。成員們一致同意在會後聲明中加入這些措辭,理由是這將會強調委員會的觀點,即使需要採取充分限制性的貨幣政策立場才能實現其雙重的任務目標。」
「成員們同意在會後聲明中增加這方面的措辭,以明確傳達他們在未來執行貨幣政策時將要考慮的因素」
無怪乎11月3日鮑爾在會後記者會第一句話就是:「同儕和我強烈地保證將通貨膨脹率拉回至我們2%的目標。」
這樣的鋪陳就是要讓市場明瞭Fed將通膨拉回2%的堅定決心,避免市場產生不當的預期,引起金融市場的波動。11月3日FOMC會後這段期間,Fed大多數官員都是鷹派的言論,意在消除「通膨已減緩」的市場預期。因為如果明年非經濟變數更加惡化,金融市場將會產生極大的波動,造成的後果更難以收拾。與其到那個程度,不如現在打預防針,不要讓市場過飆漲。
但市場想法與Fed的思維背道而馳。
自從11月10日美國公布CPI為溫和成長之後,市場是一片樂觀的氣氛,加深投資人對通膨開始降溫的預期。近一個月來,美國道瓊指數上漲7.4%,台股彈升16.10%,都是在這種預期之下的市場現象。投資人幾乎套牢一整年,迫切期望股市在今年年底前有一波行情,能即時解套獲利出場。
華爾街分析師也在此刻推波助瀾,強調通膨已經降溫。甚至國外媒體出現若干不精確的訊息,略有誤導之嫌。Fed打壓的思維,加上市場訊息雜音不斷,真讓投資人無所適從。
非經濟因素還是2023年景氣榮枯的主軸,油價與供應鏈是問題核心。截至完稿為止,俄羅斯繼續向烏克蘭發射飛彈,鴻海鄭州廠發生了兩次大規模員工脫逃事件,這是筆者認為2023年物價仍不宜過度樂觀的主要原因,也是FOMC會議記錄從頭到尾一直強調的內容。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