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民進黨:無法證明2024會有「鐘擺效應」,但歷史上更多的是「骨牌效應」

提醒民進黨:無法證明2024會有「鐘擺效應」,但歷史上更多的是「骨牌效應」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人樂觀的認為:2022「九合一」的大敗,或許會在2024的總統選舉中獲得「收之桑榆」的「補償」⋯⋯。但是「鐘擺效應」沒有足夠的事證足以證明其存在。在歷史上,更多的卻是「骨牌效應」。

文:黃澎孝

民進黨的基本盤是否鬆動了?其實,台北市國民黨票沒增加,而是,民進黨基本盤沒有出來。蔣萬安以57萬5590票當選了台北市長。對於這樣的結果,最不是滋味的莫過於曾在2014和2018代表國民黨競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和丁守中。

因為,當年連勝文獲得60萬9932票,丁守中獲得57萬7096票,都比蔣萬安57萬5590票的得票還要更高一些。但是,這次蔣萬安卻當選了台北市長。其實,從上列三次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候選人得票數的變動,雖受投票率影響,但是,基本上顯示出國民黨在台北市的基本盤並未增加。

同樣的,民進黨在台北市也有基本盤。這可從2020年總統大選時,民進黨在台北市所獲得的「政黨票」49萬4909票。以及2021反萊豬公投,民進黨在台北市所獲47萬2147「反對票」,可大致推估出,民進黨在台北市的基本盤,應該至少有48萬票上下。但是,這次陳時中卻僅獲43萬4558票。這是否意謂著:短短這兩年中,民進黨在台北市的基本盤,或許已流失了4~5萬票呢?

而這兩年,正好是疫情肆虐的時期。藍營炒作陳時中「仇恨值」也是以「疫情」為基礎。這個「巧合」或許能夠提供民進黨一個檢討的方向:在漫長的防疫過程中,是否忽略了哪些民瘼?連帶傷及民進黨的基層支持者?

下了「年代」陳凝觀主持的選舉特別節目後,女兒幫我叫了部Uber出租車回桃園。駕駛先生眼尖認出了我,於是,我們很自然的就聊起了這次選舉民進黨的失敗。

他以自己的處境為例,這兩年的疫情造成他的業務大縮水,連帶收入銳減,別說養家糊口,甚至於連車貸都還不起了。讓他深感無助惶恐之餘,卻感受不到民進黨政府的關懷。他說了句關鍵的抱怨辭:「無彩我這麼挺民進黨。」

ga6ubpymndpvsz81eb8751aosczk3s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相信,這絕不只是一個單獨的個案,因為,就我所知,有很多社會基層的小商、小販、小店家,乃至於所謂的「販夫走卒」勞動者,都是民進黨當年「起家」的死忠支持者。

很不幸的,這幾年的疫情,他們是受害最深的一群。但是,政府的紓困方案,卻難以讓這群廣大、龐雜又分散的基層民眾得到足夠的幫助。當然難免讓他們當初支持民進黨的心,漸行漸遠,甚至於如煙消雲散般的散去了⋯⋯。

有人樂觀的舉2018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產生的「鐘擺效應」,造成了2020總統大選的大勝為例。認為:2022「九合一」的大敗,或許會在2024的總統選舉中獲得「收之桑榆」的「補償」⋯⋯。

但是,我要提醒可能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大選的賴副總統,「鐘擺效應」沒有足夠的事證足以證明其存在。但在歷史上,更多的卻是「骨牌效應」。更何況,賴副的「起家厝」台南市,這次也選得「險象環生」。

這次選舉藍營相當成功的對陳時中操作出「仇恨值」。但是,另一股「討厭民進黨」的「仇恨」,也已經隨著批評檢討民進黨敗選的聲浪中,悄悄散播著⋯⋯。坦白說,依我看2024絕不容樂觀。不要小覷這股仇恨的歪風,多米諾骨牌效應,往往就是這樣開始的。

本文經黃澎孝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