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後與東協互動關係:對中國而言,東南亞在政經戰略上都存在無比重要的價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在東南亞議題上將更勇於跟美國對抗,透過強勢且不懼摩擦的戰狼姿態,持續向前進逼,藉以建構更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外交樣態。尤其是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到:「持續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篇章;旗幟鮮明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毫不動搖地反對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淩行徑。」
文:蕭督圜(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中國與東協國家關係的回顧
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中國與東協即因為雙方著眼於加強經濟貿易合作,展開了相對穩定且持續的互動關係。自江澤民在首屆中國與東協的10+1峰會,發表「建立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後,開啟了中國與東協國家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機遇期。而在此基礎上,過去20多年來中國不斷強化與東協國家的多元互動,透過高層領導人出訪、打造自由貿易區、建立多層次金融合作網絡、擴大基礎建設的合作等多領域連結,試圖逐步取代過去美國對東協國家的影響力。
尤其是,美國歐巴馬總統任內,提出「重返亞洲」(Return to Asia)、「亞太再平衡」(Rebalancing to Asia-Pacific),並戮力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希冀藉此不同的軍事與經濟戰略,作為在亞太區域對中國的遏制與圍堵。是以,中國也以「一帶一路」戰略及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作為對美方的回應。顯見,中國拉攏東協國家最主要的方式集依然是在經貿發展與基礎建設領域,藉以深化供應鏈整合,打造互賴關係。
而2020年發生新冠肺炎後,東協國家一度面對疫苗短缺困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高調將中國開發的疫苗視為國際公共財,宣布捐贈東協國家疫苗物資進行抗疫;包括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等人都相繼施打中國捐贈的科興疫苗。在西方國家優先為國民施打疫苗之際,中國的疫苗外交確實爭取了東協國家的認同,直到美日等國也投入對東協國家的疫苗捐贈行動。
簡言之,在2018年中美開啟貿易戰,而後升級成戰略競逐後,東協國家成為中美積極拉攏的對象。固然,面對中美的競爭與示好,多數國家都選擇了避險策略(Hedging),希冀從中獲取最高利益且保障自身安全,對此中國應是心知肚明。事實上,根據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2021年度發布的調查報告可以明顯看出,雖然有4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疫情期間對東協區域提供最多援助的對話夥伴,但更有63%的受訪者並不信任中國,主要多是擔憂中國會利用經濟與軍事力量來影響東協國家。尤其,進入中共二十大的習近平第三任期新時代下,中國與東協互動關係會如何發展,各界多表達高度關注。

中國與東協國家關係的展望
展望中國與東協國家未來的關係,從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北京會見東協國家駐華使節時所談及的:「中國對外政策保持着連續性和穩定性,將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內外政策的穩定性對冲國際局勢的不穩定性,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為全球復甦提供可持續動力,以負責任態度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不懈努力。」
基本上可以預期,未來彼此之間的互動將在既有經貿基礎上持續深化並向政治關係拓展。若搭配觀察中共二十大的政治報告,不難理解中國處理與東協國家的議題上仍將秉持「堅持親誠惠容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
由於東協國家既是中國近鄰,亦是目前彼此第一大的貿易伙伴,尤其今年是REC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是實施首年,彼此在經貿的關係持續成長,相互依存更高。可以想見,中國將把對東協國家的關係視為是周邊外交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印尼、泰國、柬埔寨將相繼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G20)、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東亞峰會(EAS),中國必然以更柔軟的姿態與手腕來拉攏東協國家,進而完善「宣導實踐真正的多邊主義」及「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的外交目標。
只是在美中戰略競逐的國際對抗格局下,進一步推估未來中國對東協國家的戰術策略,仍可從三個角度進行觀察,分別是:以一帶一路夯實命運共同體、在多邊框架下強化雙邊關係、強勢的戰狼姿態應對百年之變局。
首先,自2013年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後,雖國際上有不少質疑的論點,但是對部分基礎建設不足的東協國家而言,採取跟中國合作不僅有實質上的助益,更是國家發展策略下的理性選擇。
從已通車的寮國中寮鐵路,到即將啟用的印尼雅萬高鐵,即為明顯的案例。對這兩個發展中國家而言,西方長年提倡的現代化發展只是紙上理論,只有中國願以實際行動協助。習近平2021年底在中國與東協峰會30周年的講話上提到,要建構「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的基礎建設在東協國家的逐步完善,將會更鞏固彼此的關係。
其次,中國在處理東協國家的議題上,主要還是採取多邊主義的框架,經貿上的RECP以及南海問題上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就是典型的例子。只是在多邊的架構下,要與美國勢力進行對抗殊為不易,因此,如何推進雙邊關係藉以深化多邊架構,將是中國未來的主要作為。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