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運動」國際反應:克魯曼稱中國輸掉抗疫之戰,王丹等民運人士呼籲別讓六四屠城重演

「白紙運動」國際反應:克魯曼稱中國輸掉抗疫之戰,王丹等民運人士呼籲別讓六四屠城重演
王丹(中)表示,這個時代是以抗爭為特點的時代,也是中國年輕人覺醒的新時代,更是中國公民社會已經決定不再沉默,而跟暴政對抗的時代。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諾貝爾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Paul Krugman)寫道:「這一切都讓習近平政權陷入自己製造的困局。清零政策顯然無以為繼,但結束它又將意味默認犯錯。獨裁者絕不會輕易這麼做。」並形容,這是一場「沒有人知道會怎麼結束的惡夢」。

烏魯木齊市吉祥苑小區24日晚發生火災,疑因過度封控阻礙居民逃生和搶救釀死傷,官方說法是10死9傷。上海市民26日群聚烏魯木齊中路,點燃燭光悼念死者,悲傷參雜憤怒,現場數度高喊「不要做核酸」、「要自由」、「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等口號,引發國際關注。

對此,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蘇巧慧、林楚茵及中國八九民運領袖王丹等人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並提出3點聲明。

聲明內容為,對於因不當封控造成「1124大火」嚴重傷亡,台灣和全世界關注中國人權的國家,一同哀悼烏魯木齊受難者;呼籲中共政府必須全面檢討失控的清零封控政策;呼籲中共政府必須立即停止對反封控的中國民眾,進行暴力、逮捕、迫害等一切國家暴力行為。

洪申翰說,現在中國的大街上已有人開始高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台,這也是在1989年六四民運後,中國最大的政治反抗運動。

洪申翰指出,現在越來越多人看清習近平極權的真面目,並對強力壓制作出反控,而習近平很有可能對挑戰的人進行暴力壓制,這也是他們今天為何需要出面聲援反抗的中國人民原因。

蘇巧慧表示,今天聲援的是中國想要自由的人民,這不論是台灣、香港、東突厥斯坦或新疆的人們,大家都一樣,而且這是民主和極權制度的分野,如果不聲援,「下一個很可能是我們」。

林楚茵說,聲援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千萬不能冷漠,不論用什麼方式,要用自己方式聲援他們,希望能夠安全和平穩定生活,也期盼有更多人加入。

中國反封控抗爭  王丹:年輕人覺醒的新時代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左)與中國民運領袖王丹(中) 等人29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哀悼烏魯木齊受難者, 也聲援中國反封控抗爭。

白紙運動遍地開花,民運人士籲別讓六四屠城重演

(中央社)白紙運動在中國遍地開花之際,數十位中國海外民運人士發布連署公開信向解放軍、武警與警察喊話,保持清醒的頭腦,依法執法,秉公辦案,絕對不能讓六四屠城的悲劇重演。

不滿中國長達近3年的COVID-19過度防疫清零措施,白紙運動的抗議浪潮,從西部新疆的烏魯木齊延燒到東部的上海及南部的廣州,不少城市出現數波警民衝突,上海等地更在路上設置路障、增加見警率,藉此遏制民眾聚集與抗議。

不少流亡海外的中國人士近日持續在社群平台、國際媒體上發聲,盼能夠喚起關注。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及八九學運領袖王丹臉書(facebook),包括周鋒鎖,人權律師陳光誠、滕彪等數十人,連署發布了「告解放軍官兵、武警官兵、警察書」,向這些執法人員喊話「長江黃河不會倒流,六四屠城的悲劇不能重演」。

這份書信指出,在全國民眾反對野蠻的「動態清零」,反抗暴力維穩的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刻,作為中國共產黨歷次政治運動和政治迫害的受難者、倖存者,「我們痛徹地感到中共當局,尤其是獨裁者習近平可能會利用手中的權力,調動所有的鎮壓機器來維護他個人獨裁的集權統治。」

文中首先強調,解放軍不是黨軍,更不是哪個獨裁者的兵丁、爪牙,無論中國大地上發生什麼,「都要堅守軍營,絕不能再像1989年那樣把坦克車開上天安門。更不能向民眾和青年學生開槍,再製造一次屠城血案。」

對於各級警察和武警官兵則提出要求,「你們不是任何政黨維護統治地位的工具,更不是獨裁者的家奴。你們要遵照憲法、法律的要求履職盡責,絕不做違憲違法者的幫兇。」

書信中也提醒,中國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各層級警察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依法執法,秉公辦案,「如果有人膽敢背棄憲法、違背法律鎮壓人民的合法請願與抗爭,甚至開槍、屠殺,任何施暴者都會被追究責任,絕逃脫不了應有的嚴懲。」

他們同時也呼籲中國民眾,「記錄下你所看到的、聽到的士兵、警察罔顧法律,戕害民眾的人和事實,將用作控告罪犯、懲治兇手的法庭證據。」

除了上述連署信外,中國民運人士王軍濤等42人也連署發布「告中國人民書兼致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政協主席汪洋公開信」,要求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下台,並列出10項要求,包含召集國內外專家專業評估中國的疫情和防疫措施、全國解封、補償因為清零政策對公民所造成的損失、追究習近平責任等。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