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疇《後中共的中國》:觸及中共國體的10種全光譜「大幅改變」

范疇《後中共的中國》:觸及中共國體的10種全光譜「大幅改變」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共解體後的中國,將由誰人來做主?何方來收拾殘局?可能的長相有很多種,在本書中畫出了整體光譜,由小變化到極端變化皆予羅列。作者以世界史而非中國史的宏觀角度點明,「後中共的中國」無論型態如何,都代表著「中華民族」意象的破產,以及共產主義內殖民時代的正式結束。

文:范疇

大幅改變——由不得中共決定方向的天翻地覆

以上的「小幅改變」及「中等改變」,都還只是「政體」的層次。「大幅改變」,就得到「國體」的層次了。到了國體層次,演化的動力就不來自中共自身了,而會來自本書所敘述的各種「牆內」及「牆外」動力變因的交織,以及
下文會談到的「大動力脈絡」。

如同氣象學,成百上千種因素的交雜,究竟最終形成四級颱風?還是七級颶風?亦或五級龍捲風?只有到「圖窮匕首見」的最後一刻,人們才能判定。

不論從人性、政治學和歷史經驗來看,若要中共主動作「大幅改變」,應該是緣木求魚。因此,這裡完全沒有期待或呼籲中共當局的意思,也沒有警告他們的意思。中共統治機器的財政解體後,中共會在什麼時候「被大幅改變」,沒
人知道,就像沒人知道股市何時會崩盤一樣。

人生在世面對變局,結論都是自己達到的,決定都是自己做的。只有一件事是我當下就可以肯定的:在中共集權體制的財政解體之後,若中共(無論誰在當政)選擇「不作改變」,千百種的內因、外因就會在某個時機匯合,驅動出一
種失控式的「大幅改變」,為未來100年的歷史學者提供極為豐富的研究題材。

提出此點的唯一用意是,希望大局中的「利害相關方」(stakeholders) ——尤其是其中弱勢方,能夠提前繫好心理、物理的安全帶,減少過程中的連帶傷害,這也是我將個人網站命名為「前哨預策」的本意。

我先約略勾勒出「大幅改變」的邊際線,超過這邊際範圍的,就是類似預言小說的範圍了,不在本書的範圍內。

當然,預言小說也並不一定是「謠言小說」。1949年,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所預想的《1984》(Nineteen Eighty-Four),在成書70年後,世態早已讓他當年的想像變成了「落後」。這有點像毛澤東所說「人民的眼
睛是雪亮的」,1990年代的中國人民就喊出一個道理:「謠言往往是遙遙領先的預言」。這民間智慧,後來被證明為真的比例,不下於七、八成。

全光譜的10種大幅改變

目前為止,各方人士觸及國體大幅改變的類型,大約包括以下:

1. 地理的「中國」分裂為七塊(日本學者及李登輝)、27塊(1920年的毛澤東)、無以預測的多塊論(諸多東西學者參照歷史上諸如戰國、五代十國等史實而得)、諸夏獨立成為國際法理承認的共和國群體(劉仲敬)⋯⋯分裂多塊論的資料太多,煩請各位自行上網檢索。

2. 鬆散的合縱連橫混局,例如「聯省自治」和「XX 區自保」,這是在設想一種「一夕回到大清國解體前」的境況。

3. 出現「漢莎同盟」(Hanse)現象(12至15世紀,出現於今日德國北部,後擴及今日北歐,南至倫敦),以經濟區、城市共同利益體為主體的商業政治生態圈。

4. 邁向類新加坡式的「開明專制」,強於法治但弱於民主、自由。實質上,仍然由一黨說了算,給國家幾十年的時間過渡。這想定下,可重拾香港在「國安法」前的治理經驗,將2020年前的「香港行政特區」模式逐步推向全國,猶如當年將「深圳經濟特區」推向全國的路線。

5. 經過混亂後,邁向「聯邦體制」(federation),有人提美國式聯邦制,也有人說美國制不合適,德國式比較合適。

6. 在出現數個獨立國體之後, 形成「邦聯體制(confederation),類似今日歐盟的雛型,或阿聯酋(阿拉伯酋長邦聯)。

7. 蘇聯解體模式。出現數個獨立國體之後,獨立國家之間通過協議成為「獨聯體」,埋下日後互相侵略或再度翻來覆去的種子。

8. 出現數個獨立國體之後,形成僅具形式意義的「共同富裕國協」(Common Wealth),類似大英帝國在二戰後,被迫放棄各殖民地所形成的大英國協,包含澳洲、紐西蘭和新加坡等。

以下則是除了上述想定,我於2009年至2011年間所感知到的兩種另類狀況:

9. 四合院模式。就像北京的傳統雜居四合院,每家人各居一端,各自獨立、各有出入通道,然中間有一大塊各家都無可避免的共用空間(在這個隱喻中的共用空間是虛擬空間,由文字、語言、習俗所組成),各家心情好時可以相聚,心情不好時關起門戶各行其是,要罵對方時打開窗子就可大吼大罵,然後關起窗子過日子。

10. 紅色網格模式。實質上,由大約500個權貴家族及集團形成的統治網,由於數量夠多,這些權貴家族之間會出現自然的制衡力量,致使統治情況不至於太惡劣,也形成一種具有系統演化力道的生態圈。這視角值得注意,因為在一場失控的「被大幅改變」局面中,已然成形的權貴家族或集團,無論是紅二、三代,軍二、三代,企二、三代,還是無血緣關係的勢力集團,都不會缺席,國際間也不會允許他們缺席,因為他們各有實質的地盤,即使是破碎的權力,也能多少保障各國已經在那片土地上的利益。

以上陳述了10種「大幅改變」的樣貌(當然這10種樣貌之間也有重疊交雜之處),也聲明了對這10種樣貌的探討不會受限於任何成見或框架。所有人的想像力於此時都應該放開,問一問自己:一旦中共的集權骨架解體,在當今依然
是「主權體系」當道的世界,國際間希望看到一個怎樣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