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資產所有權:如何避免 FTX 資金挪用發生在我身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總結來說,在幣圈投資、交易、存取的時候,你首先一定要知道,自己所互動的組織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在明確知道可能會有的風險跟評估自己承擔的能力之後,再做出策略及操作的決定。
全球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所FTX 在執行長 SBF 與 CZ 於 Twitter 大戰之後,引動全球用戶恐慌性擠兌,迫使其執行長 SBF 突然在 2022/11/11 宣佈辭職並行使破產法第 11 章進行破產重組。此事件讓中心化交易所人人自危,BlockFi 在第一時間已經暫停了提幣、隨後更申請破產,台灣的 Steaker 也受到波及、已經遭到併購,使得中心化交易所的資產所有權再次成為使用者關注的重點。
幣圈哀嚎片野,用戶們想要提取身家造成擠兌,恐慌更甚。在幣圈外的觀眾,常常可以看到『區塊鏈不是透明的?』、『去中心化找政府要幹嘛』等等嘲笑的言論,值得關注的重點是,大家普遍對於區塊鏈有相當大的誤解。
並非使用區塊鏈技術就是去中心化金融,交易所只是利用了其中的技術,中間用戶存入交易所的金流,還是受到中心化的服務所管理,之後應用到區塊鏈技術。類似的概念像是,中國有投票的類似民主的形式,但最後還是最高執行的官員做決定。這也是真正造成 FTX 破產,而使用者拿不回積蓄的原因,因為沒有使用『完整的去中心化技術及理念』
到底區塊鏈是什麼?去中心化跟中心化又差異在哪裡?
最大的差異在,私鑰是不是在自己手上
區塊鏈運作模式 : 區塊鏈可以想像是網路上一本公開帳本,任何人只需提供【錢包地址/公鑰】,即可以自由在這個平台上相互移轉資產。
中心化錢包 : 交易所的錢包通常都是中心化錢包,他的角色類似銀行,帳戶資產是委託交易所保管,彼此是建立在『互信基礎上』,優點是方便使用,如果私鑰(助記詞)不在自己手上,在第三方錢包上(託管錢包上的擁帳戶密碼,並非是私鑰,而是進入個人帳戶的存取口,可以登入託管錢包的介面看資產),否真正的有資金的流動,都存在在第三方託管錢包的資料庫中,資產的轉移、流動,都可能只是帳面上的數字,或擠兌或是破產,資產可能就回不來了。
例如 : FTX

去中心化錢包 : 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精神,因此去中心化錢包因應而生,如果私鑰(助記詞)在自己手上,是具有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並真正擁有自己的加密資產,資產的流動都在區塊鏈上進行,公開透明,不具備竄改的可能
例如 : MetaMask、KryptoGO 、Trust Wallet 等等,只要好好管理私鑰,相對提升資產的安全性,不需要有信任基礎。
特色面
去中心化錢包 | 中心化錢包 | |
應用方式 | 加密貨幣上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應用,私鑰跟助記詞存取責任在自己身上,基本上低被盜風險。 | 中心化的應用,類似銀行的模式,用戶不擁有私鑰,私鑰的管理權在託管錢包的手中,資金的安全跟風險也都掌握在託管錢包商上。 |
私鑰 保管 | 基本上保管私鑰屬於自身責任 | 私鑰儲存在第三方託管錢包 |
投資交易 | 借貸、付款、交易(換幣、質押、流動性挖礦) | 中心化投資,借貸、交易、付款 |
KYC需求 | 通常不需要 | 通常需要 |
信任面 | 因為錢放在區塊鏈上,不需要信任任何品牌錢包商 | 因為錢放在託管錢包商中,需要信任該品牌的資金流向與儲備金 |
功能面
去中心化錢包 | 中心化錢包 | |
使用方便程度 | 需要透過任何方式入金,再轉進非託管錢包 | 通常需要KYC後可以法幣入金 |
區塊鏈身份 | 可與 DeFi , GameFi 互動,存取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 無法簽署與存取 |
支援衍生性金融商品 | 相對少,去中心化的商品為主 | 相對多,槓桿、網格各類型衍生性商品 |
風險程度
去中心化錢包 | 中心化錢包 | |
錢包商倒閉 | 無需擔心,加密貨幣還在鏈上 | 進入破產模式,法律介入 |
加密貨幣存取模式 | 分散式帳本 | 中心化帳本 |
被盜的可能 | 較低(需要找到每一個帳戶的私鑰) | 較高「交易所系統被駭 or 內鬼,所有人的錢都可能會被轉走」 |
擠兌的風險 | 無 | 大家同時提取資產時可能會發生 |
小結
去中心化錢包 | 中心化錢包 | |
風險程度 | 低 | 高 |
私鑰保管 | 自行保管 | 第三方保管 |
交易功能 | 有 | 有 |
無需信任的去中心化潛力無窮
總結來說,在幣圈投資、交易、存取的時候,你首先一定要知道,自己所互動的組織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在明確知道可能會有的風險跟評估自己承擔的能力之後,再做出策略及操作的決定。有問題的往往不是技術,而是使用的人,我們能做的就是更了解知識並且普及。
在這一波波的風暴不斷打擊區塊鏈世界,更凸顯去中心化的特質及重要性,完全的去中心化是不需要任何信任,可以創造更多可能,公開透明本身就是最有力有效的監管,只有真正的透明本身才是王道,監管的終極就是不需要監管,所有優質的去中心化的產品都仍有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