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風吹】六四以來最大抗議浪潮,中國「白紙運動」接下來怎麼發展?官方如何回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北京、上海、廣州到成都,這波抗議浪潮席捲了全中國至少17座城市,為什麼這波示威潮,跟中國以往的抗爭行動通通都不一樣?抗爭爆發前10天內,官方如何回應?接下來又有什麼可能發展?
從11月底開始,中國出現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大的抗議浪潮,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以及數十所大專院校,都有群眾聚集,對當局發出不滿聲浪。主要訴求是解除嚴格的防疫和封控措施,但也有不少人要求更廣泛的言論自由和政治權利。
由於很多群眾高舉白紙,這波示威潮又被稱作「白紙運動」,或甚至「白紙革命」。這一集就要來看看,為什麼這波示威潮,跟中國以往的抗爭行動通通都不一樣?抗爭爆發前10天內,官方如何回應?接下來又有什麼可能發展?
一場大火,點燃累積三年的反封控民怨
從北京、上海、廣州到成都,這波抗議浪潮席捲了全中國至少17座城市。甚至有群眾直接對中國共產黨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怒吼。
一開始的導火線,是11月24號在新疆烏魯木齊發生的高樓大火,疑似因為嚴格的封控措施,導致受災戶逃不出去,消防隊也難以靠近現場救災,最終釀成10死9傷的悲劇。而上海首先在26號出現民眾聚集哀悼這場火災的場面,隨後擴大到全中國各地。
疫情來襲這三年來,這種為了堅持清零卻造成人命傷亡的事件,已經在中國反覆上演。看不見盡頭的封控、做不完的核酸檢測,也不斷累積民怨。
例如,4月份的上海封城,明明是一線大城,被封在家的市民卻差點搶不到食物、必需品,工作、收入也成了問題;9月份,貴州隔離巴士疑似為了連夜載走密切接觸者,凌晨時分在高速公路邊坡翻覆造成死傷;10月底的河南鄭州富士康廠區,大量員工擔心疫情升溫又要被封,爆發了徒步返鄉潮。而這次,各地民眾為烏魯木齊哀悼之際,終於發出了怒吼。
面對民怨沸騰,各大城市街頭很快出現警力維安。有單純舉著白紙、沒有呼喊口號的民眾遭到盤查。
👮警察问:你为什么要举着一张白纸?你有什么目的呀?
— Jixian Wang (@hellojixian) November 28, 2022
我想说:你是在执法么?我触犯哪条法律了么?我身边人作恶太多我举着白纸辟邪,行么?你看那边天就快亮了,害怕不? pic.twitter.com/2GhY7t2w14
不過比較大規模的群聚行動則遭到警方驅散。根據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的報導,警方開始在各大城市公共空間,例如上海抗議熱點烏魯木齊中路,架起路障或封鎖線,預防群眾聚集。同時也加強街頭臨檢,盤查來往路人的隨身物品、手機資料,甚至登記姓名。活動現場也有人被扣留在警局24小時,被要求寫悔過書,承諾不再參加等等。
跨地域、跨族群自發性抗爭,史上罕見
其實,抗爭活動在中國並不少見,但這次的白紙運動,卻跟數十年來的各類抗爭都不太一樣。劍橋大學崇華教授(Chong Hua Professor of Chinese Development)赫斯特(William Hurst)分析,1989六四事件以來,中國抗爭活動可粗略分成五種:勞工抗爭、農村抗爭、學生抗爭、城市治理抗爭,以及系統性的政治抗爭。
其中,前兩種是最常發生的。90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國營企業紛紛轉向私有化,裁撤大量人力,引發勞工反私有化的抗議潮。另外也有私有化之後,勞工要求改善工作環境和待遇的抗爭事件。而農村抗爭則主要是抗議稅費徵收、土地徵收,以及貪官污吏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廣東省烏坎村事件。為了抗議不公平的土地徵收,村民與地方政府爆發激烈衝突,釀成死傷與流血衝突。
相較之下,學運、城市治理抗爭比較少見,而像是「零八憲章」這種公開要求改革的政治抗爭則是最罕見。但不論哪一種,幾乎都集中在特定地點與族群,很少有不同地區、不同身份的人士同時發起示威,而這次的「白紙運動」,卻是在反對封控、反對清零的大框架之下,出現自發性的集體行動。
雖然包括不滿封控措施這樣的治理議題,或者像鄭州這樣的勞資糾紛,以及對校園管理的不滿,但街上出現的群眾卻不只是學生或勞工,而是各種人都有,甚至有相當多女性衝上第一線,同時訴求也從政策提升到政治改革層次。這些特性都是數十年來前所未有的。
堅持清零政策不只重創經濟,也引發廣大民怨。北京當局並不是完全不清楚。赫斯特教授指出,當局第一時間並沒有太過重手鎮壓,令人玩味,顯示領導階層對於如何回應,可能還沒有達成共識。在此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月30日被《路透社》記者問到當局是否考慮結束清零政策,非常罕見的沈默幾十秒鐘,似乎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
Awkward silence: China official @zlj517 speechless after question on ongoing peaceful protests in China #WhitePaperRevolution #ChinaUprising #XiJinping pic.twitter.com/bcA0Eg4nms
— Kalsang Jigme བོད། (@kalsang_jigme) November 29, 2022
中央不回應示威,解封與否仍是未爆彈
儘管官方沒有明確表態,但還是有蛛絲馬跡可循。白紙運動爆發後,負責維安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11月28日召開全體會議,會中強調要打擊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社群媒體上,除了個別小區還是有民眾抗議封控措施之外,大城市街頭的群聚行為變少了。不過,面對全國性的抗爭,甚至下台的呼聲,習近平本人卻始終沒有任何表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紐約時報》報導,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刻意的策略。正面回應的任何言詞,都可能激化民眾的反應。光是承認抗爭的存在,就可能鼓舞抗爭者繼續示威。當局不希望製造示威能帶來改變的印象,因此保持沈默。
問題核心,還是在於要如何從清零走向共存。如果太快鬆綁,似乎是打臉官方長期以來的堅持,但如果維持現狀,又可能引發更多反彈。其實,「白紙運動」爆發前,11月11號,當局宣布了所謂「二十條」防疫優化措施,似乎暗示要逐漸走向解封。然而,頒布之後的10天內,中國確診病例激增。

結果,包括北京部分地區在內,很多地方又走回封控的老路,凸顯出地方官員進退兩難。
它對第一線地方執行封控政策的官員,也形成直接面對民意的壓力。所以等於說老百姓的不滿,跟第一線地方官員的不滿,匯流、合流在一起。
所以我覺得這對北京中央政府和共產黨,是非常嚴厲的考驗。
——國策研究院基金會執行長 郭育仁
從抗爭開始以來,可以看到許多城市有慢慢鬆綁的趨勢。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