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史看未來:西方憑什麼主宰世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百年若不被「未日騎士」拉下馬,東西方將會同以複式增長三四倍,屆時地理區分將會因科技已突破奇點而失去意義,而我們更關心人類還否能主宰世界⋯⋯
本週「膽粗粗」談歷史書,其實筆者是「小學鷄」。課堂的不快回憶淡忘之後,數度嘗試讀完Will Durant和吉朋以呎為厚度單位的巨著,總是半途而廢,歷史知識依然殘缺,但最少扭轉了中史教科書的刻板及難以信服的印象,驚嘆大史家從浩瀚史料中編撰故事的能力。
上月偶然路過書店,揭開新上架的《西方憑甚麼》,赫然見到仙女木的故事:12,700 年前暖化期間的氣候變化曾引發小冰期,文明曙光差點熄滅。Ian Morris和聯合國專家寫報告一樣,都採用最新古氣候研究,但教授的故事生動得多,正好借來完成在寫中的全球暖化文章。然後找出原著,一頭裁進大歷史。
“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被曾以相同樣題材寫作的Niall Ferguson稱譽為「歷史的統一場論,不可能比它更接近完滿。我愛它」。另一位普林斯頓歷史教授在書評中說,「歷史的學術寫作一直無視科學、經濟及政治的重要性。史丹佛大學考古及史學家Ian Morris寫了第一本真正採用現代技術的所能來演譯歷史進程的世界史。」現代史家站在前人肩上,除了埋首史卷,還要駕馭跨學科知識,這是「現代人擁有神能」之後應做的事。"Each era gets the thoughts it needs";從此,歷史書都要有這樣的氣魄和趣味。
如果Niall Ferguson也示愛,我必須感恩。若非一連串巧合,家中閒置了五年的原著將會繼續封塵,沒有機會為人生補上另一個「只需要知道這些」的不可或缺。
一連兩週寫了科學和歷史的 “Theoretical Minimum“,應是潛意識的驅使,並非巧合。以下為蘋果日報書介原文,加插了圖片及兩段引文。中文譯本有不少缺失,紀錄在案於後,希望有助讀者選擇版本。
西方憑甚麼主宰世界
“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中譯本《西方憑甚麼》最近出版。考古專家兼歷史教授Ian Morris筆下,人類文明的演化興衰是嚴謹的學術,閱讀樂趣卻猶勝奇情小說,對厭惡香港課堂歷史的筆者來說,簡直不可思議。英文版已面世數年,現在終有中譯並讀,不用苦思中外詞彙原文,喜甚。
和去年熱賣的 “Sapiens" 一樣,《西方憑甚麼》亦是在宇宙大歷史廣闊框架內演譯的人類世界史,從整合非洲大草原的考古證據開始,強調在全球開枝散葉的現代智人當中,沒有任何族群有注定稱霸的基因差異。
如果 “Sapiens" 勾勒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由大腦暴漲啟動認知革命,經過農業和科學革命的歷史,只問「擁有神能的現代智人是否更快樂?」;Morris則抱有最大的野心,要從西南亞「丘陵兩翼(hilly flanks)」文明摇籃孕育出來的東西方文明核心的此起落中疏理出歷史脈胳,探究人類何去何從。
「歷史好玩的地方,就是可以拿來討論的。」——從黃仁宇到胡恩威的《萬曆十五年》
中譯本副題《破解中國落後之迷》錯投讀者所好,史家其實只關心歷史的發展。"Sapiens" 的普世進程由社會和生物的規律推動,若要解答「西方憑甚麼」在現代主宰全球,必須以地理解釋東西差異。Morris從海量的數據重組能量、組織、軍力及資訊方面的歷史狀況,組成「社會發展指數(下圖)」,以東西方你追我趕至工業革命時前後腳急升的數字大勢為主線,輔以發展與阻力的矛盾、核心與邊陲的競逐、與及東西核心之間的交匯隔阻,交織成綿密有致的故事肌理,加上飢荒、流民、瘟疫、動亂及氣候變化「未日五騎士」隨機散落的社會崩潰及黑暗時代,構成一部扣人心弦的大歷史叙述。

公元前 14,000 至公元 2000 年間社會發展指數。來源:Ian Morris, Why the West Rules–For New.
摩里士不相信英雄造時勢,認為「人類出於懶惰、貪婪、恐懼」在壓力下求變才是歷史規律。假如鄭和首先發現新大陸,工業革命會否在中國首先發生?不會,「是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歐人横越大西洋比東方人横越太平洋更容易。」大明高官禁止遠行和哥倫布冒險,同樣做了對的事。「地理不會留多少空間給自由意志……歐州人一旦發現美洲,後果就乾坤底定了。」再問,如果中國文化沒有轉內向,鄭和會否更進取?不會。「每個時代都得到它所需的思想」,文化和自由意志永不能戰勝生物、社會和地理的規律。
「西方是否會在2000年主宰全球是個機率問題,既非古早決定也非一時碰巧,時間愈往回推,變數就愈多。1800年已看不出有甚麼個人或群體決定、文化趨勢、偶發事件可把西方主宰推到2000年以後。但在1350年,這事則不無可能。只是1350年之後,就很難想出有甚麼可阻止工業革命發生,或讓它發生在東方而非西方。」——Ian Morris, 《西方憑甚麼》頁458
東西方差距正在縮少,中國崛起後能否主宰世界?按社會發展指數的走勢,東方將會在下世紀初再度領先,但已無關重要。人類由遠古穴居到原子時代,指數才增長九百分,未來百年若不被「未日騎士」拉下馬,東西方將會同以複式增長三四倍,屆時地理區分將會因科技已突破奇點而失去意義。我們更關心人類還否能主宰世界,奇點與文明滅絕的競賽將是關鍵。一直推動歷史的「懶貪懼法則」亦將會終結,但歷史不會終結,「真正重要的歷史是全球史和演化史,關於人類從單細胞有機體到『奇點』之間的故事。」
Morris認同Jared Diamond在《大崩壞》的結語,考古學及電視傳媒可挽救世界免陷於難,並補充「只有歷史學家能解釋離間人性的差異,從而阻止它毀滅人類。」但歷史不能再囿於只有兩百世代的文字紀錄,史家必須融匯考古學、遺傳學、語言學等跡證,將人類大歷史的舞台推前至五百世代,如原著副題所標示,萃取 “The Pattern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
後記:中文譯本的一些問題
中華電信 HiNet 光世代持續進化!讓全家體驗「最速」飆網快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網路是每一個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除了出門在外使用行動網路,家中更是需要高速、穩定且優質的寬頻服務,來滿足全家人的上網需求,而本篇文章也透過東方線上最新發佈的家用寬頻「2023年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結果,為大家整理選擇家用寬頻的四大關鍵點。
網路對現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常生活已與網路密不可分,因此速度夠快、穩定性夠高且安全可靠的上網產品也開始受到大家重視。除了一般在戶外使用手機的行動網路,回到家中更需要可靠的家用寬頻環境。不過提供寬頻上網服務的業者不少,到底該選哪一家、何種規格的上網服務才最穩定可靠,相信也是讀者心中的疑問。
近期由知名市調公司 東方線上所發佈的家用寬頻「2023年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家用寬頻用戶最常遇到「Wi-Fi效能差」、「連線不穩定」與「網速慢」等困擾,而且由於家中的寬頻網路多半為全家共用,除了同住的家人,學生族群或是小資上班族也會與同學、朋友合租,而面臨多人共用網路的狀況。因此多人同時上網的連線穩定性,儼然成為許多人選擇家用寬頻時的關鍵考量!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也將為大家彙整四個選擇家用寬頻的重要關鍵,只要掌握住這幾個訣竅,自然讓你不花冤枉錢不踩雷!

關鍵一:選擇「光纖到府」全家一起暢快飆網!
最近幾年,我們可以從市面上各個家用寬頻業者的宣傳廣告中看到,不少業者都已經標榜使用「光纖網路」,也讓一般消費者難以分辨是否每一家口中所說的「光纖」都是相同規格、相同品質?
若是仔細深究不同業者所使用的固網佈建規格,不難發現到其中有不少「貓膩 」,其中有線電視業者通常採用的是與傳統同軸電纜整合了「混合式光纖架構」,也就是從業者的機房端到用戶家中的網路傳輸線路中,僅有部份採用光纖架構,除了傳輸速度與穩定性可能大打折扣,甚至網路訊號的延遲時間(RTT)也比較高,直接影響玩線上遊戲或是上網搶票的使用體驗!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發生,建議大家在選擇家用寬頻時,首選以FTTH「光纖到府」方式提供服務的業者,像是目前家用寬頻龍頭中華電信 HiNet 光世代300M 以上頻寬採用「光纖到府」,確保使用者能享有「一條光纖直通府上」的品質。並且中華電信的線路,從機房端至用戶端,主要佈建在專用的地下電信管道內,如此一來,線路可以受到良好的外在保護,可大幅降低連線品質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干擾的可能性, 網速體驗自然最快、最穩,也讓通訊延遲更低,讓你連線電競或是上網搶購都快人一步免焦慮!
除了「光纖到府」是關鍵,另一個與上網體驗有關、但卻經常被大家忽略的,就是「國際連線頻寬」的規格,畢竟大家在使用網路時,不會單純只瀏覽或使用台灣本地的網站服務,更多會是跨國連結至國際伺服器的使用型態,若是家用寬頻業者的國際連線頻寬不足,很容易遇到上網尖峰時段發生網路延遲、甚至連線相當緩慢的狀況!值得一提的是,TWINC在今年10月最新公佈的國外連線頻寬統計,全台連外頻寬最大的固網業者正是中華電信 HiNet,頻寬規模是其他業者的 3 倍至 50 倍[1],除了直達路由的延遲較低,也具備多套備援路由,提升國際連網的穩定度,對使用者更有保障!
關鍵二:「雙飆新升代」成主流,升級雙向大頻寬 讓上傳和下載一樣順暢
從最新的家用寬頻「2023年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中,不難發現到此次調查的結果也延續了去年的趨勢-有愈來愈多消費者傾向於升級更大的頻寬,其中尤其是 101-300M 之間的用戶成長度最高,而隨著家用寬頻龍頭HiNet 光世代積極推動300M、500M方案的「雙向對稱頻寬」2 ,用戶無需額外花費就能體驗到上傳與下載相同速率的極致飆網體驗,不僅避免上傳頻寬壅塞導致影響下載速度的窘境,也符合現代人比過去更仰賴上傳頻寬的使用情境,包括開直播、社群分享大量照片、影片,以及常見的雲端服務、即時通訊工具的檔案分享,都能更有效率!而雙向對稱頻寬的「雙飆新升代」相信也將成為消費者家用寬頻的主流選擇。

關鍵三:不只有線飆速,同步提供最佳 Wi-Fi 無線連網體驗更重要
在此次東方線上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到不少消費者的上網需求並非只侷限於有線連網,Wi-Fi 無線連網的需求相對更重要,也產生許多使用上的「痛點」,包括家中無線網路涵蓋的範圍不足、死角過多,使用的 Wi-Fi 分享器不夠穩定、常斷線,或是家中使用者、連網裝置太多,使用者難以自行解決 Wi-Fi 產生的使用問題…等。

即使家裡裝了無線路由器,但仍然有很多收訊死角?透過中華電信Wi-Fi全屋通服務,可針對家中實際狀況來設置無線路由器,甚至面對大坪數、多樓層空間也能建構Mesh Wi-Fi網狀網路,讓涵蓋訊號更全面。
除了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等常見的設備需要無線連網,還有家中愈來愈多的 IoT 智慧物聯網裝置,例如:智慧家電、智慧安防等設備,也同樣需要穩定的 Wi-Fi,所以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家用寬頻時,須進一步了解業者是否有同步提供 Wi-Fi連網的佈建服務。以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 為例,用戶可以選搭「Wi-Fi 全屋通」的整合服務,在施工的同時,專業工程師也會依據客戶家中環境不同,提供完整的無線網路環境規劃,並搭配優質的 Wi-Fi 6無線路由器,近期更推出最新的Wi-Fi 6E規格,具備更大頻寬、更低延遲速率及低干擾的優勢。如果是大坪數、或是多樓層透天厝,則能透過兩台以上無線路由器組成Mesh Wi-Fi 網狀網路架構的超涵蓋訊號,打造隨時隨地、全屋漫遊的無縫上網環境,同時以月租方式租用設備,不僅沒有初期大量投資設備的成本,也不需要負擔後續產生的維護成本,只要有任何問題,一通電話找24小時客服,就能快速為你解析問題,不用擔心要自行上網做功課,還要 DIY 到心很累了!
關鍵四:守護網路安全一步到位,更讓人安心
雖說網路帶來不少便利,但相對潛藏於網路背後的資安威脅也不免讓人膽戰心驚!尤其上網時,有可能因為一時不察點擊到帶有惡意的連結,又或是連上的網站或應用服務本身就潛藏惡意程式,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因此而「中招」,輕則系統不穩、當機,嚴重的可能造成個人隱私資料外流,甚至因為勒索病毒讓重要檔案付之一炬。

尤其是家人、朋友共用網路,但卻完全沒有資安意識的情況,很有可能成為病毒、駭客與詐騙的「破口」,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家用寬頻時,可以進一步留意業者是否有提供額外的網路安全加值服務,像是中華電信就提供了相當完整的防護解決方案,包括防駭守門員、色情守門員、防毒防駭…等服務,而HiNet光世代 300M (含)以上的用戶也免費享有「上網守衛服務」,提供「有感防護阻擋頁面」,讓網路上的「有駭」網站不得其門而入,進而確保網路使用無後顧之憂,並降低被駭風險!
結語:全家的數位生活,讓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 一手包辦!
從東方線上歷年來的「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都能看出消費者對於家用寬頻選擇的需求變化,消費者在家使用網路需求愈來愈高,對於追求高速網路方案的態勢更為明顯,而且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家用寬頻業者至關重要的還是在於「網路穩定性」、「品牌口碑」與「解決網路使用問題的能力」這幾個面向,尤其對於網路重度使用者來說,一時半刻的斷線都是難以忍受的,而在所有業者中,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連年獲得滿意度 No.1 的肯定,顯示不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客戶服務,都獲得了消費者的信賴。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速在必行 2.0」方 案為大家帶來網速有感升級!升級雙向對稱頻寬300M、500M方案也有超划算的價格,也能搭配Wi-FI全屋通一次完成家中無線網路環境的建置!
對於重視居家上網品質,尤其是要符合多人共用需求的消費者來說,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在不少人心目中持續霸榜家用寬頻業者的第一首選,而近期推出的「速在必行 2.0」方案也持續提供優惠資費與加碼好康活動,其中 300M、500M 雙向對稱頻寬也成為最為超值的選擇,搭配「Wi-Fi 全屋通」即可輕鬆搞定家中無線連網環境,所以選擇家用寬頻,當然就要選擇最適合全家共享,大家都滿意的中華電信HiNet 光世代!
手刀申辦 >> https://cht.tw/x/26kp
[1] 數據來源:TWNIC 2023年10月公布數據 https://map.twnic.tw/
[2] 光世代網路服務因受距離及設備限制,供租對象為本公司採用產品技術可達之範圍為限,請逕洽客服0800-080123或至中華電信網站查詢是否可供裝光世代。光世代之網路各速率係指最高可提供之線路速率(Line rate),客戶實際上網傳輸資料速率(Data rate)會因上網終端設備之軟硬體、距離、客戶所在位置之環境及到訪網站之連外頻寬、同時使用加值服務(如:MOD、OTT…)等因素之影響,有時會發生上網速率下降的現象,因此於提供上網服務時依國際標準網路品質分類歸屬為Best Effort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