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病蟲害威脅農作物生存,數百年前的小麥樣本能解決世界糧食供應問題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世界需要更多的小麥,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50%,研究人員需要發現多樣化的小麥品種:能夠在目前不能種植小麥的地方種植、而且需要能夠應付環境改變的小麥作物。

Photo Credit: BBC News/Tony Jolliffe
在氣候變遷當中確保全世界有充足糧食供應的答案,可能在博物館中有300年歷史的藏品中找到嗎?
研究人員抱著這個希望在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藏品中篩查12,000個小麥及其近親植物的樣本。
最有希望的樣本是那些取得基因組定序的小麥,研究人員以此尋找小麥當中生存能力更強的品種。
氣候變遷、害蟲和疾病為農作物生存帶來巨大壓力。
在數百個紙箱中保存的過去的不同種小麥的樣本在博物館的地下室被整齊排列。每種小麥都有幹葉,幹枝,或穀物的穗,有的樣本枝,葉,穗俱全,這些都是好幾百年前的穀物樣本。
這些樣本都有凖確的標籤說明,許多標籤是用過去那種漂亮的銅板印刷體書寫而成,記錄了發現的時間和地點。這些都是十分有用的信息。
拉里莎・維爾頓(Larissa Welton)是研究團隊的成員,她負責將藏品數字化,在網絡展示。她說,「藏品的時間能夠上溯到1700年代,裡面有庫克船長首次航行去澳洲時收集的樣本。」
英國皇家海軍軍官、探險家和製圖師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收集的是一種野生小麥植物。這些小麥看上去像野草,和現在農田中的小麥品種差別很大。不過讓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恰恰是這種差別。
「我們擁有的樣本是來自各種農業技術誕生之前的時代,因此它們能告訴我們小麥在野生狀態生長的情況,或使用諸如人工肥料之前的生長狀況。」

Photo Credit: BBC News/Tony Jolliffe
為什麼小麥如此重要?
小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是許多食品的原料,如麵包、麵條、早餐麥片、糕點等等,在我們飲食當中佔重要地位。
烏克蘭是主要的穀物生產國,現在烏克蘭戰火令全球糧食供應受到威脅。
除此之外還有氣候變遷的問題,極端氣候產生衝擊,按照科學家的估算,全球氣溫升高一度就會導致幅度高達6.4%的全世界農作物減產。
病蟲害也構成主要的挑戰,每年造成1/5作物減產。
現代小麥品種也遇到困難。1950和1960年代的綠色革命導致農場側重高產的品種。這種方式帶來豐收,但意味著多樣性減少,包括那些能夠應對極端氣候的品種,小麥品種的多樣性減少。
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基因專家馬修・克拉克(Matthew Clark)博士說,「我們希望能夠發現一些已經消失的品種,那樣我們就能讓這些品種加入到現代小麥的多樣性品種中。」
這一點十分重要:隨著人口增加,世界需要更多的小麥,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50%。因此研究人員需要發現多樣化的小麥品種,能夠在目前不能種植小麥的地方種植、而且需要能夠應付環境改變的小麥作物。
克拉克博士說,「例如,通過研究能夠在更邊緣地區存活的作物品種,即酷熱,乾旱的地區,將有助於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加糧食供應。」
他解釋說,這些可以通過傳統的作物雜交,基因改變或基因編輯來實現,基因編輯是凖確添加或移除、或替代基因的技術。

Photo Credit: BBC News/Tony Jolliffe
挪威約翰英納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的研究人員也在古老的小麥品種中進行搜索。
他們的藏品被稱為瓦特金・蘭德雷斯(Watkins landrace)收藏,裏面有歷史逾百年的樣品,包括了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品種。這些藏品被保存在4度的低溫環境中,因此這些種子還可以用,即種植後可以生長。
正在研究這些藏品的西蒙・格里菲斯(Simon Griffiths)博士說,「我們想做的是尋找新的、有用的不同基因。」
「目的的是能抵抗疾病,對付環境壓力,增加產量,增加吸收肥料效力。」
約翰英納斯中心的團隊正在用一些古老的品種同現在的品種進行雜交,他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
格里菲斯博士說,「小麥黃鏽病是一種主要的疾病,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而且應對它的難度越來越大。」
「在老的小麥品種裏面,發現了能夠對付這種小麥疾病的新的抗體,培育人員用這種抗體來解決小麥種植面臨的威脅。」
研究團隊也希望找到更富有營養的不同類型的小麥品種。
格里菲斯博士說,「比如,小麥裏面包含什麼?我們知道我們能夠增加小麥裏的纖維成分、礦物成分。」
我們種植的小麥也將發生改變,研究人員希望,研究過去,重新發現那些消失的品種,是向前發展的最佳途徑。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