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榮格心理學分析電影《捍衛戰士》:英雄(獨行俠)的陰影和人格面具的整合之旅

以榮格心理學分析電影《捍衛戰士》:英雄(獨行俠)的陰影和人格面具的整合之旅
Photo Credit: 《捍衛戰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捍衛戰士:獨行俠

此時,獨行俠心中盤旋不去的慘痛記憶終被解開,而他也告訴獨行俠:「一位優秀的飛行員必須反省過錯並加以改進,到了空中我們必須全力以付,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教官將選擇權丟給了獨行俠:參加結訓典禮或者永久退出。

這位教官如同榮格原型理論中的「智慧老人」——「那是一種靜謐的品質……不似英雄般的叱咤風雲,也不像父親那樣的雄性勃發,而是一股自心田流出的奇妙力量,能在個人的內心衝突之中起指導和保護的作用」(Hopcke, 1989/蔣韜譯,1997)。

他以自身灼見、直覺開導在泥濘中爬行的獨行俠,開啟了獨行俠的陰影與人格面具的整合之路,使得英雄的冒險之旅得以繼續前行。我們可以在許多神話、宗教故事中看到該角色:英雄的救援者、回應召喚的典型人物,他回應了英雄所接收到的「召喚」,並引導他進入試煉領域,因此,他是保護者同時也是誘惑者(Campbell, 1949/朱侃如譯,2020)。

教官眼鏡蛇打破結訓典禮中歡樂的氣氛,教官給隊員們指派臨時接到的緊急任務,教官對獨行俠說道:「如果你在航母上找不你的通訊員(RIO),我會和你一起飛」。

24小時後,在航母上蓄勢待發的小隊準備升空,獨行俠的任務是擔任後援機,此時獨行俠在座艙中握著呆頭鵝的「狗牌」流下了眼淚,隨著隊友「好萊塢」被擊落,獨行俠被命令升空支援(啟程),但一升空獨行俠又被捲進噴射氣流中,這頓時讓他想起過去的創傷(呆頭鵝之死),「情結」的「聚合」(constellation)現象在此時發生。

1670319660618
Photo Credit: 《捍衛戰士》

陰影與人格面具的整合

榮格認為「情結」來源於心靈在消化經驗的同時在客體中重建的殘留物,情結的結構是「由創傷時刻的相關意象和冰凍記憶所組成」(Stein, 1998/朱侃如譯,2017),這些受壓抑的記憶深埋在潛意識中。

因此,情結可以說是一種內在事物,而情結透過「聚合」現象,特定內容被聚合起來,外在情境在心靈中引起激烈活動,它將心靈能量激發並干擾意識,此時個體通常會以可預期的方式反應,「心靈中充滿情結的區域,我們在口語上稱之為「樞紐」……換言之,你聚合了某個情結。當你和某人相識多時後,就會知道他的某些樞紐,你要不是避免觸碰這些敏感脆弱地帶,就是不顧一切的觸碰它們」(Stein, 1998/朱侃如譯,2017),不幸的是,飛機的噴射氣流沒有人類的意識,獨行俠的樞紐被徹底開啟。

在捲進噴射氣流後,雖然座機的姿態穩定了,但「情結」以可預期的方式在陰影與人格面具(自我的雙面性)尚未完全整合的獨行俠的內心中產生反應,在空中的獨行俠一直不敢迎戰,混亂和恐慌向獨行俠席捲而來,他害怕自身的陰影(衝動、魯莽行為)又導致同伴的殞落,無線電和後座的通訊員不斷地呼叫獨行俠快進入戰區協助。

此時,獨行俠手上握著呆頭鵝的「狗牌」,嘴裡不斷唸著:「快告訴我,呆頭鵝」,他在找尋、回憶往昔「雙子生英雄」攻無不克的情境與方法,他也正向呆頭鵝的靈魂尋求精神上的「推動、激勵」之力,但他最終意識到自己已不再是「雙子生英雄」,他必須自行彌補對立面(陰影與人格面具的矛盾)。

此時,獨行俠看到被敵人尾隨的友機,獨行俠將座機轉進入了空中戰區替隊友解圍,他在無線電裡大喊著他在「重生」前絕不會說的話:「我不會拋棄任何同伴!」,陰影與人格面具在此時順利的整合,最終,獨行俠運用以前看似危險的直覺反應擊落了大量敵機,因為「英雄要發現、同化他的對立面……然後他會發現他與自己的對立面並非不同種類,而是一體的」(Campbell, 1949/朱侃如譯,2020)。

已逝去的雙子生英雄透過宇宙中的無形之力回應獨行俠的召喚,瞬息之間,獨行俠的陰影與人格面具順利整合,英雄的精神層面獲得了昇華,獨行俠在其「個體化歷程」中向前邁進一大步。

榮格認為心理分析的目的,是將潛意識帶進意識層面進行整合並實現真正的自我,以達到心靈的完整,他將此過程稱為「個體化歷程」,而在現實中,人格面具與陰影的整合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有些人一輩子都無法完成整合,因此,生命的結束是個體化歷程的終點。

我們可以在英雄身上看到人類心靈整合之路的縮影,獨行俠以極短的時間完成了自我的統整(啟蒙),它是英雄神話中的「戲劇訴求」同時也是「較深沉的心理訴求」,而電影《捍衛戰士》也透過夢的母題(人們夢中不斷出現的情境、感受,例如:飛行、墜落、以無用的武器戰鬥),使我們深刻地體會與英雄並肩而行之感。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