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泰國大選:總理帕拉育盼執政至2025,前總理戴克辛之女貝東丹談及勝選後願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泰國前總理戴克辛的女兒、現年36歲的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在6日時承諾,她將開啟一個社會平等的新時代,並表示如果其所屬政黨、泰國最大反對黨「為泰黨」(Pheu Thai Party)在明年選舉中勝選,將會結束泰國的貧困狀況。
泰國將在明年5月前舉行全國大選。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6日(週二)時表示,如果其所屬政黨在2023年5月前舉行的大選中獲勝,準備再執政兩年。另外,在先前2023年泰國大選初步民調支持度獲得領先的泰國前總理戴克辛.欽那瓦(Thaksin Shinawatra)的女兒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也在同日談及其政黨勝選後的願景與規劃。
總理帕拉育:希望能再次執政至2025年
《路透社》與《法新社》指出,帕拉育在8月因任期爭議被停職,9月憲法法庭判決使其重新復職後,在6日首次公開談論其未來規劃。帕拉育表示,根據憲法法庭判決,他只能執政至2025年。
根據泰國憲法規定,總理任期不得超過8年。因此,當時泰國主要反對黨認為,帕拉育的總理任期應始於2014年8月。他當時為陸軍總司令,在當年5月發動軍事政變後就任總理。不過,憲法法已確定其任期從2017年開始計算,代表如果他再次當選可以任職至2025年。
'2 more years'https://t.co/jZ362bSrRb
— Bangkok Post (@BangkokPostNews) December 6, 2022
Gen Prayut Chan-o-cha says he wants to stay prime minister another two years after the next general election, and then find a suitable successor. #BangkokPost pic.twitter.com/UwYjzHY0Ww
帕拉育6日時表示,「如果我必須留下來(擔任總理),只能執政至2025年。」帕拉育也說,「我會在這兩年裡盡力而為,之後會有一個大眾可以接受的合適總理人選接手我的工作。」
《法新社》進一步指出,外界普遍認為,帕拉育將在大選前離開當前執政聯盟「人民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 Party),並加入被認為專門為帕拉育設立的新政黨。不過,他6日時拒絕證實相關傳言,僅稱「我稍後再談。」
泰國前總理戴克辛之女貝東丹談及若勝選後的願景規劃
泰國前總理戴克辛的女兒、現年36歲的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在6日時承諾,她將開啟一個社會平等新時代,並表示如果其所屬政黨、泰國最大反對黨「為泰黨」(Pheu Thai Party)在明年選舉中勝選,將會結束泰國的貧困狀況。
Eligible voters in Thailand’s central region favour Paetongtarn Shinawatra, as Thailand’s next prime minister and the Pheu Thai Party to govern, according to an opinion poll by the NIDA.
— Thai PBS World (@ThaiPBSWorld) November 13, 2022
Read more: https://t.co/q8x8740wyG#ThaiPBSWorld #ThailandNews #ThailandUpdate pic.twitter.com/FPHFZxDM5J
《美聯社》指出,貝東丹向支持者表示,如果為泰黨在明年5月獲勝,人們將看到政府發生明顯變化。她說,「接下來的四年將使我們國家反彈,並重獲尊嚴與自豪感⋯⋯大膽思考和聰明行動有助於重建我們的國家,並改善泰國人民生活,這就像一個奇蹟。只有政治穩定才能幫助我們。」
貝東丹也概述了若其所屬政黨勝選後,想達成的一系列願景,包括將每日最低工資提高一倍、擴大醫療健保覆蓋範圍,以及降低曼谷大眾運輸系統票價等。不過,她未詳細說明為泰黨會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此外,為泰黨也尚未宣布其總理候選人,但自去年貝東丹擔任其參與與創新諮詢委員會主席以來,便引起廣泛關注。貝東丹也表示,她與父親戴克辛仍非常親近且常與他見面。
戴克辛在2006年時遭軍事政變後被推翻下台,之後過著自我流亡的生活。其胞妹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在2011年7月的大選中領導為泰黨獲得勝利,並成為總理。2014年時,時任陸軍參謀長的帕拉育推翻由盈拉領導的民選政府。
新聞來源:
- Thai PM says wants to remain in power for two more years(路透社)
- Thai PM indicates 2023 election run(法新社)
- Daughter of ex-Thai PM Thaksin outlines opposition’s vision(美聯社)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陳曉芙
核稿編輯:杜晉軒
最新發展:
-
泰國大選:流亡前總理表示若能返泰願入監服刑,總理帕拉育獲提名競選連任 5小時前
-
泰國總理帕拉育宣布解散國會,大選將在5月舉行 6天前
-
【東南亞週報】菲美4月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泰總理準備解散國會|VinFast推出出租服務 1週前
-
泰國大選將至,總理帕拉育可能下週提前解散國會 2週前
-
泰國警察形象一直都負面的嗎?泰國警察地位如何從備受敬仰到一落千丈 1月前
-
【東南亞週報】泰前總理戴克辛女兒貝東丹宣布競選總理|越國家主席阮春福請辭|菲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逃稅案獲判無罪 2月前
-
泰國總理帕拉育正式加入「泰國民族團結黨」,暗示將在全國大選爭取連任 2月前
-
【東南亞週報】緬軍軍政府法庭判翁山蘇姬總刑期達33年|泰總理帕拉育加入新黨尋求連任|越印領袖會談完成南海專屬經濟區談判 2月前
-
中國幫派份子在泰國從事不法行為受包庇,民眾不滿情緒升高 3月前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