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祈禱與掠食》:當豹成為母親,生而為人或動物並沒有甚麼不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南美洲Wari’人的神話、巫術與傳統信仰中,人與動物之間只有身體上的不同,他們彼此分享同樣的觀點,而差別只在人(wari')、敵人(wijam)、獵物(karawa)身分運用上的不同。
1986年,來自里約的Aparecida Vilaça來到馬莫雷河(Río Mamoré)流域進行田野工作。
她和養父Paletó一家人住在一起,研究Wari'人的神話、巫術與傳統信仰。2002年,Vilaça回到村子裡,發現她的Wari'家人變得像是尋常的巴西基督徒。他們上教堂做禮拜、吃米飯、麵食,薩滿也不再與動物溝通。
因為知道養女對傳統文化更感興趣,Paletó甚至瞞著她偷偷上教堂。Vilaça很震驚,但她沒有輕易地把眼前的景象化約為「文化的喪失」,而是更深入地思考「轉宗」對當地人的意義。
就像Wari'把自己打造為基督徒,Vilaça也把自己重新認知為研究基督教的人類學家。她下苦功鑽研這個陌生的領域,寫出了第三本書《祈禱與掠食》。
Vilaça進入田野的1980年代末到整個1990年代,其實是兩波轉宗浪潮之間的間歇。新部落福音會(New Tribes Mission)的傳教士在1960年左右來到這個流域。
1969年,Wari'大規模轉宗,第一次成為了基督徒。1980年左右,他們集體「放棄了上帝」,薩滿回頭去尋找他們的動物眷族。2001年,Wari'看到電視上的911事件,他們擔心末日要來了,如果沒有信主,恐怕很快就會在地獄中受折磨,因此決定再度投入教會的懷抱。
重返田野的Vilaça要面對的是一個很棘手的理論難題。一方面,她仍然在意Wari'的傳統、相信她的報導人們並沒有因為基督教而徹底「失根」;另一方面,人類學家也必須放棄長期以來對基督宗教的偏見,不把轉宗簡化為壓迫。
Vilaça認為,人類學家的文化觀念擅長處理延續性,卻很少指引我們該如何分析一場劇烈的轉變。
她決定從基督教怎麼創造新的「關係」出發,觀察神學概念如何轉換人與人、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的連帶,同時指出轉譯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模稜兩可,正好讓傳教士與當地人各取所需。
Vilaça對南美洲低地文獻的深厚掌握,為她的分析提供堅實的民族誌基礎。她說,在亞馬遜,傳統與創新往往難以區分,延續和變異其實是一體兩面。因為結構主義而聞名的二元論不只是靜態的觀念,許多亞馬遜原住民所展現的,是可以逆轉的兩極擺盪模式。
人(wari')、敵人(wijam)與獵物(karawa)
一切還是必須先回到Wari'的人觀。人(wari')的對立面是敵人(wijam),這個詞涵蓋其他的亞馬遜人群、白人、 美洲豹、西貒、南美貘、捲尾猴、刺豚鼠、犰狳、魚、鳥與爬蟲類 。
在過去,人類與動物之間只有「身體」上的不同,他們共享一樣的「觀點」。換句話說,人類眼中的動物也把自己視為人(wari),而把人類視為敵人(wijam)或獵物(karawa)。
A'ain Tot是一位六十多歲的女性,她向Vilaça說起五十年前的往事。有天,她被大人派到河邊取水,她的「母親」在不遠處叫喚她,她就跟著走了。兩人在路上遇到棕櫚果樹,「母親」從籃子裡拿出玉米,一起配著果實吃。
夜裡沒有營火,她在「母親」的懷裡入睡,看到一位「男人」溜進來與「母親」性交。第二天,母女繼續上路,她突然聽到哥哥的聲音朝她大喊。「母親」說自己要去如廁,一溜煙消失在樹林裡。A'ain Tot被家人發現的時候,身上覆滿了豹毛。

人們說,她吃下的「棕櫚果」其實是犰狳的尾巴。對作為人(wari')的美洲豹來說,犰狳的尾巴是棕櫚果、駝鼠是木瓜、奇洽酒(chicha)則是動物的鮮血。Wari'認為豹有同情心,但美洲貘沒有,他們不會釋放被拐走的人。
人獵殺動物為食,動物也「掠食」人類。牠們試圖把人變成自己的眷族,這對人類來說等於死亡,靈魂將永遠跟動物群體住在一起。
對Wari'而言,處於掠食者位置的就是人(wari'),處於獵物位置的就是非人( karawa) 。所有「人」都具有變形的潛力,被捕獲的一方會被轉化成另外一方。只要稍不注意,人類隨時可能把其他動物錯認為人類。
被動物誘拐的故事在Wari'地區非常普遍,Vilaça養母的母親也有類似的遭遇。在被美洲豹誘拐、與動物親密地相處後,她回到村落,成了有「兩種身體」的人。
她生吃捲尾猴,喝牠們的血,但在場的人都見證到她吐出來的不是血,而是奇洽酒;她吃下鯰魚,但吐出來的時候卻變成桃椰子酒渣;她在河裡抓到小魚,掌心攤開卻變成幼蟲。她的身體像一本雙語字典。
大概從這個時候,她開始為村民治病。薩滿擁有雙重的身體,所以也具備兩種觀點 。他們成為了動物的眷族,卻沒有徹底失去人的身分。有時候,薩滿們會抱怨自己跟著動物在森林裡鎮日奔走而疲憊不堪。
換句話說,人類的身體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初生嬰孩要被仔細檢查後才能被確認是「人類」。在亞馬遜的許多地區,嬰孩甚至需要被用手「揉捏」出人形後,才真正被視為一個人。
當Wari'人碰上基督教
Wari'必須時時刻刻把自己置身在有親屬關係的人群之中,透過各種身體物質(kwerexi'),包括體液、言語、照護、情感、以及共享的食物,來避免變形成動物。如果「人性」真有所謂的本質,那就是一再嘗試與動物作出區隔的意圖。
Vilaça從傳統人觀切入,不是為了走回封閉的世界。事實上,正是「人」的不穩定解釋了Wari'對基督教的興趣。她注意到村民們特別喜愛《創世紀》。傳教開始的五十年之後,《創世紀》仍然一再被引述。
Tags: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