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多項貪汙指控,秘魯總統卡斯提略試圖解散國會「搞政變」,火速遭彈劾下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國會提出第三度彈劾,卡斯提略則搶先一步宣布將解散國會,並提出應起草新憲法的要求。這樣的舉動被視為加劇了秘魯政治動盪的風險,並讓拉丁美洲的民主面臨空前的威脅,秘魯憲法法庭批評這是一場「政變」。隨後國會召開緊急會議,再次提出卡斯提略彈劾案,最終以101票贊成、6票反對、10票棄權壓倒性通過。
文:Taylor Mei
秘魯政府於12月7日出現巨大的政治風暴,原本的總統卡斯提略(Pedro Castillo)確定遭到國會彈劾,現任總統改由副總統博魯阿特(Dina Boluarte)代替。
在秘魯,總統與國會之間的對立,其實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如2019年的秘魯總統畢斯卡拉(Martin Vizcarra)也曾下令解散國會,但後續又因適逢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國內經濟面臨嚴重衰退,加上失業人數的不斷攀升,導致畢斯卡拉總統一職也遭到國會拔除。
在遭彈劾前試圖反將一軍
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當時畢斯卡拉無法繼續擔任秘魯總統,其實讓不少民眾和政府官員感到訝異。像前總理凱特蘭諾(Pedro Cateriano)就稱,國會對畢斯卡拉展開的拔官罷免舉動實為「政變」(coup d’etat)。
後續以國會主席身份接任總統的梅里諾(Manuel Merino),則因試圖組建極右派政府,引發民眾上街抗議且有人因此不幸身亡後,不到五天的時間,又旋即宣布辭去總統及國會主席一職。
相較於畢斯卡拉和梅里諾,卡斯提略遭到國會彈劾,主因他無法帶領秘魯度過政治危機,且短短上任一年多內,即重新指派替換了共67名部長及內閣成員。加上國會先前已因質疑卡斯提略有賄選,向他提出過兩次彈劾。
今(2022)年53歲的卡斯提略原為一名學校教師,後來選擇步入政壇,於去(2021)年4月以些微的差距,贏過當時的競爭對手,也就是前秘魯總統藤森謙也的女兒藤森惠子後,順利登上總統大位。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由於深陷多項貪汙指控,可能面對國會提出第三度彈劾,卡斯提略則搶先一步宣布將解散國會,並提出應起草新憲法的要求。這樣的舉動被視為加劇了秘魯政治動盪的風險,並讓拉丁美洲的民主面臨空前的威脅。卡斯提略於7日電視演講中表示:「我們選擇要重新籌組政府團隊,以重建法治與民主的社會。」同時對全國實施宵禁,並強調將會尊重民眾的私有財產和商業自由。
面對卡斯提略出怪招,秘魯國會火速通過彈劾
卡斯提略此話一出也引發外界輿論沸騰,在他發表演講後沒多久,秘魯財政部長布耶諾(Kurt Burneo)、外交部長蘭達(Cesar Landa)與司法部長吉羅(Felix Chero)紛紛提出請辭。
然而,礙於秘魯憲法規定,必須在總統無正當理由解散國會,或涉嫌觸犯叛國罪等情況下,國會及司法機關才能有較大的機會彈劾成功。因此,針對卡斯提略先前種種不當行為,如頻繁替換政府官員、碩士論文抄襲風波,以及任內無明顯政績等情形,國會皆無法順利通過投票,將卡斯提略從總統大位上撤下。
不過,面對卡斯提略一聲令下解散國會,對民主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秘魯憲法法庭批評這是一場「政變」。隨後國會召開緊急會議,再次提出卡斯提略彈劾案,最終以101票贊成、6票反對、10票棄權壓倒性通過。
隨後秘魯金融市場也跟著受到影響,秘魯新索爾(PEN)下跌1.7%,是繼去(2021)年以來最大的盤中跌幅,而股市基準指數更是下探近一個月來的新低點,跌了2.4%。
比起副總統接位,民眾更想總統直選
接替卡斯提略出任總統、現年60歲的博魯阿特,則對於目前秘魯政壇提出願景,期待各政黨間能停止對彼此的攻擊,以重建社會安全,並讓秘魯的經濟持續成長。
然而,究竟博魯阿特的上任,是否能為秘魯政壇帶來穩定仍是未知數。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對秘魯民眾來說,與其讓副總統「轉正」,更希望的是能實施直接選舉,讓民眾有機會重新投票決定未來的領導人。
新聞來源
- Peruvian politician Boluarte sworn in as president after Castillo's removal(Reuters)
- Peru's new president accused of coup after ousting of predecesso(The Guardian)
- Peru’s leader and his wife investigated for allegedly plagiarizing master’s thesis(The Guardian)
- Peru's top court says dissolution of parliament was legal(BBC News)
- Peru President Pedro Castillo Accused of Coup After Move to Dissolve Congress (Bloomberg)
- A New Minister Is Appointed Every Six Days in Castillo's Peru(Bloomberg)
- Five Takeaways From Peru’s President Castillo Impeachment, Political Crisis (Bloomberg)
- Peru has had five presidents in seven years. Is Castillo next to go? (The Washington Post)
- Peru's President Pedro Castillo replaced by Dina Boluarte after impeachment (BBC News)
- Peru plunges into political crisis as president ousted(Financial Times)
- Peru’s President Tried to Dissolve Congress. By Day’s End, He Was Arrested(The New York Times)
延伸閱讀
- 上任半年換四次內閣、最短命總理才當三天,秘魯總統領導能力備受質疑民調創新低
- 農民出身卡斯提略當選秘魯總統,反對者憂心過度左傾馬列主義,恐步入委內瑞拉衰退後塵
- 秘魯總統大選難分軒輊,日裔「藤森家族」如何擄獲選民支持數十年?
- 《秘魯史》:日裔總統藤森謙也,如何拯救通膨2775.3%的崩潰國家?
- 哥倫比亞出現史上第一個左翼政府,「第二波粉紅浪潮」如何衝擊美國與拉美關係?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 Chatbot 、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