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鬆綁部分地區陽性不須通報,官方新增病例下降,卻傳診所因病人太多缺藥停診

中國大鬆綁部分地區陽性不須通報,官方新增病例下降,卻傳診所因病人太多缺藥停診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官方通報的每天新增病例持續下降,但微博廣傳發燒症狀等病人擠滿診所及醫院的影音及相片。通川區另一位診所醫生表示,從幾天前開始,發燒、咳嗽類病人逐漸增加,「平時每天就30、40人,現在每天70、80人,有時能達到上百人」,是平日的3倍。

北京大鬆綁,快篩陽性核酸異常自行隔離不用上報

(中央社)中國防疫鬆綁,北京市在染疫人數大增下放鬆控管。多個社區宣布,自行用快篩檢測為陽性者即在家隔離,不用上報;接獲核酸混檢異常簡訊通知者,更可自行選擇是否加做單管核酸。

另據台商反映,在成都入境接受隔離的境外旅客9日晚間接獲通知,即日起入境人員在酒店隔離滿5天,就須全數退房離開自行前往目的地,再依當地指示接受居家隔離,而不再像先前般可選擇住滿8天。

上述措施均未由北京市政府透過發布新聞稿或防疫記者會宣布,而是由最基層的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透過公告及微信群組向轄區內各小區物業及住戶轉達。

但在居民不再向居委會上報染疫,甚至接獲核酸混檢異常也可選擇不複檢下,上述措施形同宣告北京市政府乃至於中國國家衛健委每日發布的北京染疫人數,不再具有意義,全市實際染疫人數可能是官方發布人數的數倍乃至十數倍,充滿「黑數」。

像是北京市朝陽區武聖農光社區居委會9日即通知,居民若接獲北京市疫控部門以簡訊發出的核酸檢測「十混一」異常通知,可根據通知內容,採「自願原則、非強制」前往核酸檢測站進行「單人單管」覆核,「無需向社區報備」。

通知還提到,若自感身體不適,可在家居家隔離,自行購買抗原(快篩)試劑,「無需向社區報備,社區不代購不代銷抗原試劑盒或藥品,社工(居委會人員)也是家中自行購買。」

同在朝陽區的將府錦苑東社區則通知,核酸檢測「十混一」陽性者不再電話通知、也不再臨時管控及上門採樣,改由北京市政府統一發送簡訊通知,可採「自願原則」前往核酸檢測點憑簡訊做「單管」檢測,不需再向社區報備。

北京市海淀區西三旗街道永泰園第一社區則通知,出現發熱等症狀者可自行購買抗原試劑和所需藥品。若自行檢測呈陽性即自行居家隔離,自覺不外出。

至於成都宣布,入境隔離人員住滿5天即須離開酒店,北京、上海、廈門等其餘3個台籍旅客直航點到發稿為止尚未跟進。至於離開的台籍旅客中,有前往江蘇無錫者反映,抵達後即可自由活動不須隔離;但有前往廣東深圳者反映,當地居委會在他抵達住處後即上門貼封條,必須依規定繼續隔離3天。

混管檢測異常大增  北京人如今聞核酸色變(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北京近3週染疫人數攀升,10人混1管的核酸檢測異常數量大增,許多人因此久等不到檢測結果。圖為北京市內一處核酸檢測點的公告,告知民眾若24小時內沒 收到檢測結果,就是「十混一」混管異常。

中國通報病例降,四川診所卻因病人太多缺藥停診

(中央社)中國推行優化防疫新10條後,9日新增本土病例降至1萬3585例,但多地出現市民到醫院及診所排隊求診情況。有四川達州市醫生表示,因求診人數急增,診所藥物耗盡,約30家診要暫時停診。

據中國國家衛健委官網,截至9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08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48例,本土病例3034例中,包括廣東1115例,北京924例,重慶240例,海南122例,河南104例,四川100例等。

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萬729例,其中境外輸入178例,本土10551例,包括重慶2248例,廣東1819例,北京1308例,黑龍江769例,山西643例,陜西452例等。

截至9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4萬1559例(其中重症病例159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29萬6639例(境外輸入1705例)。

相較於衛健委通報7日新增2萬1439例(含確診與無症狀感染者),本土占2萬1165例,8日新增降至1萬6797例中,本土占1萬6592例,9日新增1萬3811例,本土占1萬3585例。

雖然官方通報的每天新增病例持續下降,但微博廣傳發燒症狀等病人擠滿診所及醫院的影音及相片。

《界面新聞》9日報導,近日網上流傳一張四川省達州市一家診所內,10多個市民圍坐一邊打點滴,一邊取暖及玩手機的相片。

達州市多家診所醫生表示,網傳圖片情況屬實,並指近幾天達州市內有發燒、咳嗽症狀的人大量增加,一些診所對體溫較高的病人打點滴或打針等,導致病人嚴重聚集。

通川區另一位診所醫生表示,從幾天前開始,發燒、咳嗽類病人逐漸增加,「平時每天就30、40人,現在每天70、80人,有時能達到上百人」,是平日的3倍。患者主要症狀是發燒、頭暈、喉嚨痛等,與感冒症狀類似。

該醫生表示,向患者解釋一般3至5天症狀能緩解,但普通老百姓仍較焦慮,一開始診所為發燒較高的人打針或吊點滴,出現聚集現象後,衛健部門下發通知,禁止診所對患者打針、點滴治療,要求患者到指定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

但這位醫生稱,有些醫院需要核酸陰性報告,患者或未及時採集核酸,或採集多次後核酸結果未出,影響去醫院就診,最後不得不折回診所。

這位醫生稱,一刀切禁止診所給患者打針、點滴並不合理,有些孩子高燒不退,光靠藥物退燒效果不佳,去醫院又可能因為沒有核酸陰性證明,或醫院沒有床位得不到治療。

目前醫生只能給患者開抗病毒類藥物,但近日求診人數急增,許多診所的藥物很快耗盡,而重新採購藥物又遲遲無法到貨,診所被迫關門停診。據其了解,當地9日約有30家診所停診。

達州市通川區衛健局有關人士證實,已經向轄區個體醫療機構下發通知,要求停止對病人打針、點滴,主要是防止病人聚集,減少感染。

有關人士指出,新防控政策實施以來,當地感染人數較多,通川區衛健局也有多人感染,目前正在居家隔離,估計這波感染可能會在一週後趨於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