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染疫暴增亂象頻傳:北京數千癌友無法化療,COVID-19仿製藥黑市熱賣到斷貨,防疫險憂慘賠急下架

中國染疫暴增亂象頻傳:北京數千癌友無法化療,COVID-19仿製藥黑市熱賣到斷貨,防疫險憂慘賠急下架
圖為北京城區內一家三甲(最 高等級)醫院8日排隊做核酸的人潮。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鬆綁疫情防控,染疫人數暴增之際,中國民眾為自保,近日搶購易取得的COVID-19仿製藥,已熱賣到斷貨。對此,《我不是藥神》本尊陸勇呼籲不要隨便購買。他向民眾提醒,有很多假藥冒充印度仿製藥,在某些國家生產,藥效不可靠,可能還有害。呼籲大家不必慌張,不要被騙,不要盲目購買。

中國染疫大增排擠資源,傳北京數千癌友無法化療

(中央社)中國防疫鬆綁染疫者暴增,嚴重排擠醫療資源。中國媒體報導,多個城市醫院因收治染疫病人,導致癌症及洗腎患者治療受到影響,北京甚至傳出數千名癌症病患無法正常化療的情形。

同一時間,中國各地醫院陸續發現,一些民眾因為染疫濫服退燒藥,或是未經醫囑混服中西藥,導致肝腎功能嚴重受損陷入昏迷而緊急送醫,甚至因此喪命的情事。

綜合《財新週刊》及《鳳凰Times》報導,北京1名肺癌患者家屬表示,他的外公原本應在11月25日前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接受化療。但因院內發現陽性患者而全部關閉,外公只能一直等待,而醫院也不清楚何時能恢復看診。

這名病患家屬透露,北京不少醫院的腫瘤科都已停診,只收治危重病人。而他在一個癌友組織擔任義工,發現近期北京多達數千名癌症患者因為疫情爆發,無法正常化療。

他表示,自己隸屬的這個癌友組織整理了北京還能做化療的醫院名單。結果發現,全市只剩下中日友好醫院等9家醫院可以預約化療。

除北京外,河北省會石家莊市一名女性肺癌病患11月20日病情加重,但醫院通知病床不足無法住院。直到11月28日病患出現高危併發症肺栓塞,血氧濃度一度降到65%,幾經輾轉才住進一家三甲醫院隔離病房。但5天後,這名病患被檢出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陽性。

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市一名腎小球腎炎患者也表示,他原本每2天需要洗腎一次,但目前已經暫停6天,原因是醫院出現COVID-19陽性患者,導致透析(洗腎)室幾乎所有醫護人員都被隔離。

此外,河北省一家三甲醫院(中國等級最高的醫院)有近300名醫護人員,12月3日以來至少有半數染疫,加上疫情爆發前醫院人力就嚴重不足,導致如今未染疫的醫護人員只能身兼多職。而全院1000多個床位已有2/3供染疫患者使用,只好犧牲其他病患,若非性命垂危就直接拒診。

另據民眾反映及網路訊息,中國各地醫院急診室陸續出現肝腎嚴重衰竭的患者。經醫師詢問得知,這些患者幾乎都是在染疫後或一出現發燒症狀,就大量服用各種退燒、止咳藥,或是併服目前最搶手的退燒藥「布洛芬」及屬中藥的「連花清瘟」,導致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而陷入昏迷,甚至不治死亡。

儘管如此,中國民眾近來仍然爭相前往藥房或是上網購買上述成藥,導致嚴重缺貨,並出現價格哄抬現象。部分民眾乾脆湧向醫院看診,並要求醫師開立這些藥品,卻大幅加重了醫院的負擔。

1200x1596_wmky_196429187000
中國防疫鬆綁,首都北京醫療體系背負重壓,上門求診染疫病患大排長龍,但醫護人員更大批染疫卻仍被要求上班。圖為北京市海淀醫院的領藥窗口上,貼出了「全體藥師帶病上崗,請寬容對待」的告示。(取自推特)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傳真 111年12月13日

北京醫護疫情中淪陷,專家:比照戰時輕症應上班

(中央社)北京疫情正快速蔓延。中國專家曾光說,為了讓醫院正常運作,無症狀和輕症的染疫醫護人員仍需工作,現在要如戰時「輕傷不下火線」。至於這是否會增加病人感染風險,他坦言要看情況。

《澎湃新聞》今天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首席科學家曾光說,COVID-19疫情風暴來的太快,醫護人員被感染的不在少數,如何保證醫院的正常運轉成為焦點問題。

他指出,北京有的醫院已經號召65歲以下的離退休醫護人員返院上班。

曾光認為,在病人大量增加的情況下,北京市提出了緊急應對措施,醫護人員中無症狀感染、輕症患者堅仍要上班,如同戰爭時期「輕傷不下火線」。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發燒門診24小時運行,做好中、重度患者的診療和搶救工作。

但染疫醫護在院工作,是否會增加免疫能力較弱的病人的感染風險?曾光說,這要與疫情的嚴重程度相權衡。「目前感染的醫護人員如果不上崗,那麼損失更大,病人會都進不了醫院,造成更大的問題。」

此外,他也說要加強醫護人員的防護措施,對非傳染科室,特別是老年和慢性病病房,盡量安排未感染的醫護人員到班。

曾光表示,醫生要加強防護,醫生要最早接種疫苗,現在已經不是等什麼都準備好以後,疫情再來。現在醫護崗位上的人員很緊缺,先要完成治病的需求。

609x764_wmkn_417354095114
COVID-19仿製藥在中國掀起搶購潮。(圖取自微博網頁weibo.com)

中國熱賣COVID-19仿製藥,付訂金還要等兩週才到貨

(中央社台北13日電)中國鬆綁疫情防控,染疫人數暴增之際,《我不是藥神》類似劇情又上演。中國民眾為自保,近日搶購易取得的COVID-19仿製藥,已熱賣到斷貨。對此,《我不是藥神》本尊陸勇呼籲不要隨便購買。

《界面新聞》報導,許多人都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該片根據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印度仿製抗癌藥格列衛的真實故事改編拍攝。

報導指出,輝瑞藥廠的COVID-19口服藥「倍拉維」(Paxlovid)以及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的海外仿製藥已悄然流入中國,在黑市銷售流通,售價不菲。

中國2月已批准「倍拉維」進口使用,患者必須到醫院看診由醫師開具處方才能取得,醫療機構的醫保採購價格為人民幣2300元(約新台幣1萬元)。今天一度傳出有線上藥局開出每盒預購價2980元,但消息傳出後又緊急下架;「莫納皮拉韋」目前則尚未獲批。

報導引述一名前海外藥企代購商指出,其銷售「倍拉維」仿製藥為印度藥企Azista仿製生產,國內現貨一盒賣1200元,非現貨的月底貨則可以便宜至800元;不過最近幾天,現貨與月底貨均已售罄。「現在只能接受預訂,印度那邊也沒貨了,需要者要等下個月下一批。」

另一管道的代購也表示,目前「倍拉維」仿製藥在國內已斷貨,想要預定需先付訂金200元,預計兩週時間到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