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突破美國禁令,華為「斷尾求生」授權OPPO使用5G專利技術,三星、小米也有望受惠

為突破美國禁令,華為「斷尾求生」授權OPPO使用5G專利技術,三星、小米也有望受惠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通訊科技巨擘華為(HUAWEI)為了突破歐美夾擊,意外授權5G專利技術給競爭對手,並預計於明(2023)年以新晶片設計推出手機,企圖繞過美國制裁。

為了可以突破美國晶片禁制令,中國通訊巨擘——華為(HUAWEI)意外和同為競爭對手的OPPO簽訂5G專利技術協議,試圖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外界預測未來包含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Vivo、小米(Xiaomi)等業者都可能是潛在合作對象。

華為斷尾求生和競爭業者合作

華為發出公告,和OPPO簽訂5G專利技術協議,將以每支手機為單位收取合理的授權費用,未來預計更多品牌業者可以取得5G網路通訊技術。

StrategyAnalytics數據顯示,截止今(2022)年10月,蘋果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居首位。銷量而言,三星在全球市場居首位,小米緊隨其後。

其中,小米在出貨量和銷量上都保持在第3位,銷量榜單後續廠商包括OPPO、vivo、傳音、榮耀、realme、聯想和華為等。意味著排除美系手機品牌業者以外,以上均有可能和華為合作授權5G網路通訊技術。

部分市場人士告訴《DIGITIMES》,Oppo和三星得到華為的技術支援後,其自行研發的手機技術,將有進一步的升級,未來將會對現有的高通(Qualcomm)、聯發科寡佔市場格局帶來衝擊。

事實上,在過去華為是領先全球的資訊和通訊技術 (ICT) 和智慧裝置供應商。它具有競爭力的地方在於一方面跨足電信網路、IT、智慧裝置,另外也有雲端服務,4大重要領域成為強力的整合解決方案公司。

其中,終端產品全面覆蓋面向廣泛,包含: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穿戴裝置、行動寬頻終端、家庭終端和消費者雲端等。2020年華為發布新的開發者技術引起關注。華為一直強調,致力於構建可信賴、公平開放的「生態圈」。

華為建立通訊生態圈失敗,改推「新設計」要避開美國禁令

當時華為強調,在德國、波蘭和俄羅斯新建3個生態合作實驗室,在羅馬尼亞、俄羅斯、埃及、墨西哥和馬來西亞新建5個全球開發者服務中心。他們說,通過當地語系化的服務組織和平臺,更好地服務開發者進入全球市場。

也意味著日前中國利用通訊科技,歐洲、南美和東南亞建立據點。不過受到美國貿易打擊後,開始有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反對華為入主其國內通訊產業。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羅森沃塞爾(Jessica Rosenworcel)28日強調:「我們今日採取的行動(禁制華為、中興),禁止他們進入我國網路的基地台設備。也禁止進入我們家中的手機、相機和WiFi路由器⋯⋯換句話說,此舉(限制令)是全面的。」

此外,FCC也不放行,中國海能達(Hytera)、海康威視(Hikvision)和大華科技(Dahua)的銷售,不允許這些業者參與美國的公共安全和政府等基礎設施。

面對此些困境,華為除了以5G專利技術為籌碼和更多品牌業者合作以外;知情人士也向《金融時報》透露,華為計劃最快2023年重新推出5G手機,以重新設計5G手機、並避免使用受限制先進晶片的方式,來繞過美國的制裁。

報導稱,華為大動作調整手機結構,使用由中國業者生產、可支援5G的晶片,但是製程較落後的晶片,可能會影響用戶體驗。若與華為前幾代手機和蘋果的iPhone 14相比,用戶體驗差距會更大。但是在歐美制裁下,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

半導體專家Douglas Fuller強調,華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立內外部供應鏈,也相當有可能在華為實現目標前,我們早已進入6G時代。意味著華為的困境仍非常巨大。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