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女團走進韓國K-pop流行樂壇:不用擔心身材走樣和精神健康,但它們也可以比人類更人類

AI女團走進韓國K-pop流行樂壇:不用擔心身材走樣和精神健康,但它們也可以比人類更人類
Eternity是一支以人工智慧生成的K-pop組合,裡頭的成員都是虛擬的。Photo Credit: Pulse9 / BBC New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Eternity背後操手朴智恩(Park Jieun)說:「採用虛擬藝人的優勢是,當K-pop明星容易受制於身體限制,而身為人類他們也會受到精神緊張困擾的時候,虛擬藝人完全不受束縛。」朴智恩還看到了虛擬團體的其他優勢:每一位虛擬角色都可以由其創作者控制。

自2021年發表出道單曲〈我是真的〉(I'm Real)以來,韓國流行音樂(K-pop)組合Eternity(永恆)已經賺到了數百萬次瀏覽量。

她們能唱能跳,跟粉絲互動與其他團體沒有兩樣。

實際上,她們與你或許認識的韓團之間存在著一個莫大分別——這11位成員盡是虛擬人物。

非人類,以人工智慧(AI)生成的超現實虛擬角色(avatars)。

Eternity背後操手朴智恩(Park Jieun)說:「我們利用Eternity在做的是一門新生意,我想這是個全新行業。」

「採用虛擬藝人的優勢是,當K-pop明星容易受制於身體限制,而身為人類他們也會受到精神緊張困擾的時候,虛擬藝人完全不受束縛。」

過去10年間,韓國流行音樂掀起的文化巨浪產生了價值上百億美元的力量。動聽而朗朗上口的曲調,高科技製作,加上流暢、嫵媚的舞步,讓K-pop成功打進國際主流,成為韓國最賺錢且最具影響力的出口商品。

但無論是頂級K-pop巨星,他們的忠實粉絲軍團,還是希望將他們的成功化作資本的東家,都已在展望未來。

隨著AI,深度仿冒(deepfake,又譯深度造假、深度偽裝)與虛擬角色技術爆炸式發展,這些流行偶像正把他們的名氣引領上一個全新的維度上。

BLACKPINK

Photo Credit: YG Entertainment / BBC News

K-pop天團BLACKPINK也在利用元宇宙(metaverse)來接觸更廣泛的受眾群。

Eternity成員們的虛擬面孔是由科技企業Pulse9利用深度學習技術產生,朴智恩就是這家公司的執行長。

這家公司最初生成了101張憑空想象的臉孔,然後將它們分成四類:可愛、性感、天真無邪和智慧型。

公司繼而邀請粉絲票選他們的至愛,公司僱用的設計師繼而根據粉絲的選擇,給勝出的面孔動畫化。

在直播聊天、影片拍攝和線上粉絲見面會上,Pulse9會僱用匿名歌手、演員與舞蹈員,把虛擬角色面孔投射到他們身上。

他們的技術就像是深度仿冒過濾器,讓角色活起來。

朴智恩告訴BBC百大女性專題組:「虛擬人物可以很完美,但它們也可以比人類更人類。」

隨著深度仿冒技術走進主流,有人擔心這會被利用於未經批准下操弄他人影像,甚或生成危險的誤導信息。

一些女性報警稱自己的容貌被加進淫穢電影中,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r Zelensky)的深度仿冒影片也充斥在社交媒體網站之上。

朴智恩說:「我任何時候都表明,這些都是虛構角色。」

她說,Pulse9在製造虛擬角色時,採用了歐盟的AI倫理道德指引草案。

Eternity

Photo Credit: Pulse9 / BBC News

朴智恩說,虛擬角色「可以比人類更人類」。

朴智恩還看到了虛擬團體的其他優勢:每一位虛擬角色都可以由其創作者控制。

這位CEO說:「真人K-pop明星引發的醜聞可以具娛樂性,但也對業務構成威脅。」

她相信自己能好好利用這些新技術,將K-pop藝人為了追趕行業需求而過度受壓的風險減至最低。

從組合成員的戀愛傳聞到網路欺凌,肥胖羞辱和節食過度,過去幾年,K-pop因為各種社會議題而登上新聞頭條。

一些年輕的K-pop死於非命,也引起韓國討論精神健康與網路霸凌問題。許多追星族認為這些事件給他們帶來莫大衝擊。

2019年,歌手兼演員雪莉(崔真理)被發現死於家中,終年25歲。她據報「肉體與精神因惡意不實謠言擴散而受傷害」,暫停從事演藝事業。

她的閨蜜——另一位K-pop歌手具荷拉——不久後也被發現死於家中。具荷拉在自盡之前曾被男友秘密偷拍,繼而因此遭受慘烈的網路霸凌。她本來正為此興訟維權。

AI進場攪動韓流,是威脅還是補強?

真人明星得披星戴月的練習、驗出和與粉絲互動,讓虛擬角色在虛擬世界支援工作,或許能減輕些負擔。

19歲的韓銳垣是新晉女團mimiirose的主唱,由韓國YES IM娛樂公司擔任經理人。

韓銳垣當了將近四年的實習生,時刻盼望著在鎂光燈下閃耀的機會——與其他候選人一樣,她得每月接受評估,那些被評定為沒有進步的人會被驅逐出團。

韓銳垣說:「我經常擔心自己沒有出頭的一天。」

韓銳垣

Photo Credit: BBC News

mimiirose主唱韓銳垣時刻擔心自己的前途。

沒有K-pop明星是一夜成名。當每年都有新團體問世,要鶴立雞群談何容易。

這位主唱說:「我每天大約10點上班,開聲練習就一個小時。之後我唱歌大概兩、三個小時,跳舞三、四個小時,再鍛煉兩個小時。」

「我們練習加起來就超過12個小時,做的不好就只會加班更長。」

但韓銳垣擔憂虛擬角色在這行業盛行。她認為粉絲們喜歡的是她們真實的一面。

她說:「因為科技突飛猛進,我害怕虛擬人物最終會取代真人偶像。」

Eternity

Photo Credit: Pulse9 / BBC News

Eternity成員的臉孔都是AI合成產物。

也有別的K-pop樂團迫不及待地擁抱虛擬角色技術,其盈利前景似乎還在穩定上揚。

市場調研企業Emergen Research推算,到2030年,全球數位人類與虛擬角色市場規模將達5275.8億美元。

K-pop大戶企業中,至少有四家正在為其明星們大手筆投資虛擬元素;2022年盈利最高的K-pop企業中,有五家已投身到這浪潮中。

把自己複製到虛擬世界讓他們打破時差與語言障礙,去接觸不同粉絲——這是有血有肉的明星們永遠無法做到的事情。

舉例說,女子組合aespa有四位真人歌手兼舞蹈員——Karina劉知珉、Winter金旼炡、Giselle金枝利(內永枝利)和Ningning寧藝卓——與四位對應虛擬角色——ae-Karina、ae-Winter、ae-Giselle和ae-Ningning。這四位虛擬角色可以陪伴粉絲們探索虛擬世界,並能橫跨多平台應用。

K-pop女團aespa

Photo Credit: SM Entertainment/ BBC News

女團aespa成員有四位真人、四位AI分身。